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导语:本文介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和其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这些条约对中国主权的严重破坏和领土损失。

背景介绍

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海军在广州黄埔抓获中国船只“亚罗”号上的海盗,出兵攻打广州。法国以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莱在广西西林被杀为借口,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进攻大沽口。大沽堡陷落,英法联军入侵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和花沙娜与俄、美、英、法的代表签订《天津条约》。同年,沙俄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义山签订《元徽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以拒绝进京承包为由,率领舰队炮轰大鼓。府尹石荣春率领守军反击,击沉敌舰10艘,杀伤敌兵近500人,英军舰队司令何波受重伤,石荣春身亡。1860年8月,1.8万英法联军从北塘登陆,占领天津。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击败英法联军。清朝咸丰帝带着皇后和易贵妃离开北京,逃到承德。10月13日,盟军从安定门入侵北京。联军发现清军虐杀了不少英法使节后,决定对中国的野蛮行径进行报复,并教导中国皇室以后不要轻视英法。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在京郊劫掠焚烧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景明园、景怡园、长春园等被焚毁。清廷派易为全权公使和谈,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盟军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宦官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强烈谴责这一点,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签署国

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以调停的名义诱使清政府缔结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13日,清朝的钦差大臣桂良和花沙娜,以及俄国驻华公使普京在天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法》。一共十二个。主要内容:

俄罗斯要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省、琼州等七个港口进行贸易。如果其他国家在沿海开放更多港口,俄罗斯是允许的;

俄罗斯要在中国的贸易港口设立领事馆,派船在这些港口停泊;

俄罗斯东正教神父不得不进入大陆自由传教;

中俄派人员勘察“以前未确定的边界”;

如果中国以后给其他国家贸易特权,俄罗斯全部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是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条约,俄国获得了它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试图获得的沿海贸易权,并凭借最惠国待遇条款,获得了英、法、美等国未来可能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同时,该条约为俄罗斯以划界为名进一步割占中国领土奠定了基础。

中美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原名《中美和解条约》,1859年8月16日在直隶北塘交换批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的名义,诱使清政府缔结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18日,清朝的钦差大臣桂良、华夏纳和美国驻华使节列维廉在天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法》。一共30款。主要内容:

如果清政府允许他国大臣进驻北京,也应该允许美国这样做;

增加潮州和台湾省作为贸易口岸;

耶稣会牧师不得不自由传教;

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涉及船舶的海面、经贸、政商往来等。”,美国得“摸一个身子”;

确定领事管辖权。

中美签署《天津条约》,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难,在没有任何士兵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过这一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王霞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利和利益,并享有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详细而严格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夺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粗暴践踏中国主权的历史证据,也是美国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清朝的钦差大臣桂良、华夏纳和英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尔金在天津签字。共五十六段,附专文。主要内容:

英国大使住在北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增设牛庄、邓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贸易口岸;

耶稣会和天主教神父不得不自由传教;

英国人不得不住在大陆旅游贸易;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的每个河口航行;

中英派人员在上海开会修改关税;

中国给英国赔款四百万两银子;

确定领事管辖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原名《和约宪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桂良和华沙娜,清朝的钦差大臣,与法国驻天津的全权公使葛洛签订了协定。一共42款。此外,制定了《和平条约宪法补编》的六项条款。主要内容:

法国大使住在北京;

增设琼州、潮州、台湾省、淡水、邓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并在各口岸设置领事官员;

天主教神父可以自由进入大陆传教;法国人不得不去内陆旅行;

法国可以“分享”中国与其他国家商定的所有关税、关税、吨税、关税和进出口税;

法国军舰可以在中国各贸易港口停泊;

中国给法国200万两白银赔款。

中英贸易宪章

《中英贸易宪章善后条约》又称《中英贸易宪章》。中英天津条约补充条款。1858年11月8日,清朝的钦差大臣桂良、华夏纳和英国的特命全权大使尔金在上海签订了和约。总共有十个项目,附有关税。主要内容:

海关雇佣英国人;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按时间价值的100%征税;

如果外国货运到内地销售,只缴纳2.5%的分口税,不再缴纳利津税;

鸦片允许进口,每100斤征收32两进口税。从此鸦片公开进口,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和其他国家签约

同治元年中葡《天津条约》、同治二年中丹《天津条约》、同治三年中西《天津条约》、光绪七年中比《天津条约》、中巴《天津条约》。

历史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爱辉条约》等和平条约,列强侵略加深。结果,中国在东北和西北损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1210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瑗珲条约 天津条约下一篇:梁思达 梁启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