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古罗布泊 丝绸之路—千古之谜—揭开罗布泊的三大谜团

导语:介绍了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塔里木盆地的聚水聚盐中心、沙漠分布和沙尘暴活动中心、古代人类文明活动中心——罗布泊的科学研究历史和新进展,讨论了罗布泊是否为“游湖”、大耳朵的形成原因以及楼兰古城的兴衰原因。

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塔里木盆地的聚水聚盐中心,沙漠分布和沙尘暴活动中心,古代人类文明活动中心。这里是罗布泊

至于科学研究在罗布泊的重要性,刘东生院士曾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地质实验室,第四纪地质学的许多科学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自19世纪中期以来,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成为科学探索和调查的热点。凯尔·波洛、、彭·...中外探险家在这“死亡之海”中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引发了一个世纪的学术争论,留下了许多科学之谜。

现在,谜团正在解开。6月中旬,由曾26次进出罗布泊的中国著名沙漠科学家夏牵头的“新疆罗布泊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在京通过评估。专家组由孙红烈、刘东生、孙舒、叶大年等院士组成。认为罗布泊地区综合研究的新进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总体上达到了罗布泊研究的领先水平。

罗布泊如钟摆?

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是一个“游荡的湖”,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的游荡期为1500年。他解释说,进入湖泊的河水携带了大量沉积物,沉积在盆地中,抬高了湖底,导致湖泊向较低的地方移动。一段时间后,被泥沙露出的湖底被风吹倒,然后又回到原来的盆地。就这样,罗布泊像古老的钟摆一样,由北向南飘移。从此,“流浪论”占据了绝对优势。

经过夏、等科学家的实地考察,发现罗布泊没有因大规模地面风蚀而发生明显的湖泊迁移,其水体变化受来水系统变化的控制。罗布泊不是“迁徙的湖泊”。

夏成勋认为,从海拔来看,罗布泊南部的罗布泊和喀拉拉和顺是部分落在平原的小洼地,罗布泊较低。

“罗布泊最低点778米,与罗布泊相邻的卡拉和顺湖最低点788米。两者相差10米,水往下流,罗布泊不太可能倒流到卡拉和顺”。在考察过程中,夏率领的考察队还看到,干涸的湖底是一层坚硬的盐壳,用锤子很难打碎。"风蚀不容易使湖底再次下降."。

根据斯文·赫定的推测,超过10米的沉积物将在1500年左右形成。但经过在湖底钻探取样,发现1.5米深度的沉积物是3600年前沉积的。而且沉积物中含有蒲黄和莎草科的花粉,这些水生植物的花粉分布在不同的层中。据夏介绍,这说明近万年来,罗布泊经常出现死水。

一般水流先进入卡拉和顺,最后到达目的地罗布泊。卡拉和顺湖也是淡水湖,不是目的地湖。

因此,罗布泊是南北向“游湖”的提法是不现实的。历史时期没有罗布泊水体流入卡拉和顺湖的现象。”夏对说道。

现场看,罗布泊及周边地区为宽浅洼地,高差较小。2003年秋,夏带领科研小组在湖底实测了一条50公里的水平线,最大高差只有3.02米。

“由于塔里木河下游和孔雀河水系频繁变化和改道,罗布泊在终湖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将发生很大变化”。

罗布泊“大耳朵”为什么会产生?

“卫星上拍摄的罗布泊干涸的湖盆形状与人耳的轮廓十分相似,所以‘大耳朵’的名字就叫开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这只大耳朵是如何形成的。

夏·成勋于1980年5月参加中国科学院沙漠代表团访美时,拜访了美国遥感专家阿尔·巴兹的家。他看到艾尔家里挂着这张“大耳朵”的照片。艾尔通指着“耳轮”、“耳垂”和“耳洞”,问夏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当时,夏成勋无法给出答案,但他对艾尔说,“我以后再告诉你。”

夏根据“大耳”的位置在地形图上用地形高程进行嵌套,发现“大耳”的范围正好是罗布泊海拔780米的等高线,实测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我们终于用大耳朵给出了答案:‘螺旋线’是湖水萎缩蒸发的痕迹;‘耳洞’是一个伸入湖中的半岛,将罗布泊分为东西两个湖;‘耳垂’是喀拉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夏和项目组科研人员通过水准、光谱、分段采样分析等综合分析,进一步对罗布泊“大耳朵”有了新的认识:罗布泊“大耳朵”的形成受原有湖岸地形控制,尤其受伸入湖中的半岛影响;“大耳朵”图像上的“螺旋线”是湖水后退形成盐壳过程中的年、季节律线。

夏等科学家确定“大耳朵”是湖水快速退退形成的,具体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4 ~ 5年之间。

是什么让楼兰古国不再繁华?

1901年,在当地导游的帮助下,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北部发现了古城楼兰,这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中外学者认为,古代楼兰国曾在丝绸之路上繁盛一时,楼兰古城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历史遗址。而以前的西域政治、经济、交通枢纽,现在变成了废土,楼兰发生巨变的原因有很多。

气候干燥导致人口迁移;高山冰川萎缩,河水减少,导致古城衰落;河流变迁使居民迁徙,楼兰被遗弃...也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罗布泊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楼兰的兴衰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变化的综合反映。”夏认为,单一的因素不能完全揭示楼兰兴衰的原因。

“‘陆段成空”和‘水段成空”是楼兰兴衰的两大因素”。夏等专家认为,交通路线的变化是楼兰兴衰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西汉时期,楼兰成为西域重要的交通枢纽,肩负着“担水为食,送迎汉使”的重任。为了保护这条通道,设置官员屯田,带来了楼兰的繁荣,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但在天山南麓逐渐取代了穿越楼兰的道路后,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作为中西交通中继站的地位,被称为“路破城空”。

还有一个原因是楼兰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水系变化较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另找地方生活,那就是“水碎城空”。

“一个世纪以来,罗布泊从一个巨大的湖泊变成了一个干涸的‘大耳朵’。它所经历的变迁给我们留下了干旱地区的发展史。”从事沙漠研究50年的夏成勋,又开始思考罗布泊的未来。

罗布泊终于在1965年干涸

●3700年至2500年前,罗布泊的演化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干涸事件,当时东西湖全部干涸,从这个时候到公元1958年东湖干涸。

●2500年至1200年前,气候好转,西湖盛满水,湖泊一度扩大,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为微咸湖泊。

●1200-700年前,是罗布泊气候环境最好的时期——中世纪的暖期,是淡水湖——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微咸湖。

●从700年前开始,湖水逐渐干涸,在公元1930年前后一度扩大。西湖面积1900平方公里。1958年夏,天山被淹,东西两湖同时被水淹没,形成5350平方公里的大湖,但1965年干涸。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1292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烟袋斜街简谱 胡同文化—说出烟袋斜街的秘密下一篇:董宣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洛阳令董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