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铁良 为什么说铁良是唯一一个能和袁世凯抗衡的人 他都做了哪些事情

导语:清末,铁良与袁世凯在政治观点上存在分歧,铁良违背历史潮流,最终成为失败者。袁世凯主张宪政,而铁良则强烈主张政治纪律。铁良曾挤掉袁世凯成为满清权利中心,但由于个人素质和眼界问题,最终失败。

清末,铁良被誉为唯一能与袁世凯抗衡的人,一度将袁世凯挤出满清权利的中心。然而,铁良最终没有与袁世凯战斗,成了一个失败者。其实两个人视角不同。铁良劝慈禧培养政治,袁世凯劝慈禧立宪。从两个人的思想观点来看,铁良违背了历史潮流。与袁世凯相比,优劣一目了然。从这个角度来说,难怪清朝崩溃了!

铁良1863年出生在满洲,挂着一面白旗。1906年,随着官制改革,兵部、训练部、太仆寺统一为兵部。铁良离开了军用飞机,成为了陆军部的全职部长。

在满族权贵中,铁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也受到慈禧的重用。当时慈禧担心袁世凯的尾巴会失败,将北洋六镇全部置于铁良指挥之下,造成铁良与袁世凯之间的“均势”。

后来,铁良担任陆军部部长,掌握了一切军事事务。袁世凯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和外交大臣,他一脚踢上了梯子,失去了最后的军事权力。可以说,铁良在袁铁之争中占了上风。

但是,从个人素质和眼界来看,铁良和袁世凯已经不在一个水平上了。

铁良强烈主张政治纪律。什么是政治纪律?在旧封建时代,皇帝退位当皇帝,继承人皇帝还是要下指令处理重大政策,或者皇太后听政府的,这叫“政治训练”。言下之意是国家可以改变,但真正的权力还是要留在皇室手里。

铁良之所以这样说,可能与他是清朝的权贵有关,但这已经与当时的社会潮流背道而驰。很多基层民众热切希望清朝皇室推出统治中心,把自己的权利交给人民。

而袁世凯则一直主张宪政。什么是宪政?也就是说,在《宪法》的框架下,各级官员都是通过选举实现民主的。这种宪政的提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很先进的,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铁良劝慈禧实行政治纪律,袁世凯劝慈禧实行宪政。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不再处于同一水平,铁良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慈禧死后,载沣成为摄政王。两人一致反对袁世凯,本来是可以结盟的。然而,铁良认为载沣太无能,摄政王的职位应该由他来担任,所以他们发生了冲突。

1908年,摄政王载沣被解除铁良战争事务大臣的职务,并将军事权力归还给王室。1909年,铁良被排除在京,1910年调任江宁将军。

之后袁世凯东山再起,掌握了清朝的军事大权,最终迫使满清皇室退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1383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万冬儿 万冬儿的身世如何 不一般的名门小姐 养育一位伟人下一篇:上大挂 抗日女英雄李秋岳被俘后经历了什么 用皮鞭蘸凉水抽打、灌辣椒水、上大挂、舔火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