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张著 《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生平事迹考略

导语:本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的生平事迹,并分析了他们对金代文学史和《清明上河图》研究的作用。文章主要涉及张择端、张著、张公药、郦权、王、张世积等人的生平和作品情况,以及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和题跋。

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生平事迹考略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明上河图》早期题跋者生平事迹考略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后题跋中,以金张著、张公药、郦权、王 、张世积等五人的题跋为最早。考察他们的生平事迹,不仅对金代文学史的研究不无益处,而且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研究也很有帮助。

  一

  北宋宣和后期,张择端完成其成名之作《清明上河图》。此画虽被宫廷选入“神品”、藏于内府,但画家本人及其作品却不见于《宣和画谱》。不久,汴京被金人占据,《清明上河图》流藏北方,在北宋王朝灭亡五十余年后,金人张著为《清明上河图》写下题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张著事迹见《中州集》卷七:“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可知张氏为《清明上河图》作跋,在其进入金内府的前19年。

  永安这一地名,乃金沿袭辽之旧称,隶大兴府。《金史》卷二十四“地理上·大兴府”:“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 “燕山”,府名,《宋史》卷九十“地理六”:“宣和四年改燕京为燕山府”,治析津、宛平。《大金国志》卷三十三“地理”云:“燕山为中都,号大兴府,即古幽州也,其地名曰永安。”永安曾先后为辽、金两代的京师。张著题跋自署“燕山张著”,是表明其祖籍所在。

  金刘勋《读张仲扬诗,因题其上》诗:“布衣一日见明君,俄有诗名四海闻。枫落吴江真好句,不需多示郑参军。”可知张著出身平民,后以文才被召入宫廷。

  金刘祁《归潜志》卷八:“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故张翥仲扬,由布衣有名,召用。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如‘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又‘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人号‘张了却’”。当时文人以其诗句中的“了却”二字称号张著,可见他不仅做诗有名,而且诗风以“尖新”见长。

   

  需要指出的是,张跋所记张择端生平及其作品情况,当引自《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向氏一书是最早著录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典籍,后人正是借助张著的跋文,得知向氏一书及其相关记载。如今向氏一书早已失传,然而当年张著作跋之际,向氏一书与《清明上河图》竟同时出现在张著手中,张择端由此传名后世。

  二

  张著题跋之后,接有金张公药、郦权、王 、张世积等人的跋诗:

  门东去接隋渠,井邑鱼鳞比不如。老氏从来戒盈满,故知今日变丘墟。楚柂吴樯万里舡,桥南桥北好风烟。唤回一饷繁华梦,箫鼓楼台若个边。

  竹堂张公药

  峨峨城阙旧梁都,二十通门五漕渠。何事东南最阗溢,江淮财利走舟车。车毂人肩困击磨,珠帘十里沸笙歌。而今遗老空垂涕,犹恨宣和与政和

以上内容由本站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727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杨家将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真的有杨门女将吗?下一篇:水牛角丝 犀角牛角哪儿不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