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导语:文章讲述了马援作为使者观察公孙述和刘秀的故事,通过对两人的表现和对待使者的方式,揭示了两人的不同性格和才华,最终预示了刘秀复兴汉朝的局面。

建武三年,盘踞在天水的军阀肖伟,不知是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于是派马援为使者,仔细观察谁更有帝王风范。

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老乡,也是一起裸奔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很深。在他的想象中,即使他们见面后没有“牵手看泪”,也会特别亲热。但其实等他是另一个场景。

公孙述穿着耀眼的龙袍,高高地坐在金殿之上,周围都是武士,戒备森严。礼宾官引导马援按照规定的宫廷礼仪会面并表达敬意。没等说几句话,就被送到酒店休息,被赶去做布匹便服和帽子。后来公孙述准备在皇家祠堂里召集文武百官和老朋友。大家都准备好了,公孙述的御驾从宫中出发了。在大锦衣卫以绣有鸾鸟的大旗和一群驱逐邪灵的骑士为首之前,全城戒严,驱逐普通百姓。在御车上,公孙述不停地向跪拜迎接他的官员点头。在后来开始的宴会上,文武官员的阵容也很隆重。

跟随马援使命的追随者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排场,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嫉妒。公孙述深受老同学喜爱,当即封为侯,封傅为辅。马援的随行人员喜出望外,期待着留下来。马援笑着说,他还有一个使命。当官以后再说吧。

马援的第二站是洛阳。刘秀的实力远超公孙述。他不知道皇帝会玩什么把戏。到了洛阳后,我等了很久,才有太监来领他入宫。我看不到强大的战士或支持他的部长。而刘秀则连标准的工装裤——龙袍都没穿,只裹着布条,像是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宣德堂的走廊里微笑着迎接。

马援曰:“吾自幼与公孙述交好,至成都,公孙述高坐金殿,令武士把守,方唤入。如今我来了这么远,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来见我?”刘秀笑着说:“你不是刺客,只是个说客。”两人相顾大笑。刘秀接着说:“我丈夫在两个皇帝之间漫游,这让我感到惭愧。”马援对他表示感谢,并说:“这并不奇怪。当今世界,不仅统治者选择统治者,统治者也选择统治者。”

刘对十分赞赏,觉得相见恨晚很有道理。马援在洛阳呆了很长时间,刘秀见过他几十次。每次谈话都很轻松,他无话不谈,有时从早聊到晚。

第二年,马援回到天水,肖伟问起他的观感。马援回答说:“现在世界一片混乱,结果不确定。公孙述不知招天下之才。他虽然排场大,见识却小。我觉得他只是井底之蛙,什么都不会做。刘秀是非正式的,对人们开放。他从不玩弄皇帝的威严。我觉得他心胸开阔,气势恢宏,过去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九年后,公孙述战败而亡,但刘秀复兴了汉朝,史称“光武中兴”。

当一个人需要外在的排场来支撑自己的面子和威严时,排场越大,越显示出自己狭隘的才华和浅薄的见识;而越是能卑躬屈膝的人,背后的东西往往是一个宏伟的举措。宋代学者刘智说:“学者应先取器械之学。”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决定了他的成就,甚至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390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游牧民族有一定数量的牛羊 他们真的天天都有肉吃吗下一篇:古代当一个侍卫到底多难 除了武功外还有哪些条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