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朱棣迁都 为什么说朱棣迁都北京,加速明朝灭亡,坑惨清朝?

导语: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就成为了明朝、清朝乃至现在的中国首都。我们自然佩服明朝皇帝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心,然而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正是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才导致了明朝国祚不久,也让满清统治者苦不堪言。 明成祖朱棣

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就成为了明朝、清朝乃至现在的中国首都。我们自然佩服明朝皇帝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心,然而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正是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才导致了明朝国祚不久,也让满清统治者苦不堪言。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登基称帝以后就曾考虑过迁都,但由于国家初立百废待兴,直到朱元璋去世南京城依旧是大明朝的首都。朱允文登基以后由于着急削藩,仅仅在位四年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搞了个生死不明,下落成谜。朱棣登基以后,就开始准备迁都北京事宜。

永乐元年朱棣下旨,把北平城改为北京城;永乐四年,开始征调大批工匠和百万民夫修建北京城,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故宫。永乐九年,朱棣下令开始整修运河,为迁都以后向北京运粮做准备。永乐十九年,正式下旨迁都,改北京成为京师,而南京则作为陪都继续存在。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何会迁都北京城呢?

首先,明朝是在灭亡了元朝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明成祖朱棣时时刻刻都把明朝灭亡后留下的蒙古部落当成首要的敌人,而作为龙兴之地的北京城自然是最理想的以前指挥部。朱棣登基以后,遍观全国似乎最容易发生战事的地区就是在北方,虽然朱棣也曾经和越南打了两仗,但根本算不上是心腹之患。

明朝地图

有人说即使南京作为京城,也可以派手下大将驻守边疆,防范蒙古入侵。朱棣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他又能把军权放心的交给谁呢?如果首都还在南京城的话,朝廷的军队大部分会驻守在南京附近,长途调兵不但容易贻误战机而且后勤保障也是个十分沉重的负担。而且北京地势险要,向南通过大运河可勾连中国的南部地区,北方则可以辐射到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

其次,由于南京城地处江南地区,地方势力错综复杂,豪绅大族和朝廷官员勾结串通,严重阻碍了朱棣的政治改革。而直接迁都北京,更是对他的父亲的朱元璋”徙富民政策“的完美贯彻。虽然在朱棣登基以后,江南的各家政治势力已经向朱棣低头,但估计在朱棣心里认为这些人其实是“不可用”的。

土木堡之变

虽然在当时看来朱棣有不得不迁都的理由,但事实上迁都北京不但遗患无穷,而且影响相当深远。首先,虽然将一国天子至于战略要地,表明了抵抗异族侵略的决心,但是也将明朝的软肋直接置于异族侵略者的兵锋之下。由于明朝首都和草原距离很近,所以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经常会很轻易的打到北京城下。就好比两个人打架,还没有动手就已经把后颈亮给了敌人。如果是一个绝顶高手还可以这么冒险,但事实上朱棣的子孙们比它的老子差的太远,根本称不上雄才大略。

京杭大运河上繁忙的运粮船

将都城迁往北京之后,作为国家的新政治和经济中心,北京城的人口大量增长。有人就需要吃粮,然而当时明朝的主要产粮地基本都在南方,虽然可以通过漕运向北京运输粮食,但是几千公里的运输线造成了大量的人力和粮食浪费。这样的一条运输线也堪称灰色利益的输送线,从地方到朝廷,上下其手者多不胜数。而万历以后,明朝更是遭受了旷日持久的小冰河气候,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即使满清入关以后,也受困于产粮地离北京太远。所以说,朱棣的迁都决定,虽然看似大气有血性,但遗患无穷。

毒妃说历史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结局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结局 曲蔚然被判罪夏木入狱6年下一篇:秦始皇姓什么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