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世界上最坏的文化遗产 阿富汗的历史遗产

导语:阿富汗的历史遗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文化遗产之一。长期的战争和冲突导致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和损毁。这些遗产代表了阿富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现在却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目录导航:

  1. 世界上最坏的文化遗产
  2. 阿富汗是哪个文明古国
  3. 阿富汗著名的雕像
  4. 什么的宝藏填空词语什么么的方向
  5.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最坏的文化遗产

很难说哪个文化遗产是最坏的,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些文化遗产可能与不道德或残酷的实践有关,如奴隶制、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

这些文化遗产应该被谴责和反思,以确保人们不再重复这些错误的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批判性地审视它们的价值和影响。

您好,世界上最坏的文化遗产很难确定,因为文化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于什么是好或坏的文化遗产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是负面的文化遗产的例子:

1. 纳粹德国的纳粹主义:纳粹主义是对人类价值观和人权的严重侵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

2. 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包括了对原住民文化的压制、剥夺和歧视,这种文化对于原住民族群体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3. 奴隶制度:奴隶制度是一种残酷的文化遗产,奴隶被剥夺了人权和自由,这种制度对奴隶和他们的后代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4. 穆斯林极端主义:极端主义者对于其他宗教和文化的仇恨和恐怖主义行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破坏

5. 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是一种对特定种族或族群的歧视和隔离,这种文化遗产造成了持久的不平等和社会分裂。

这些例子只是一部分被广泛认为是负面的文化遗产的示例,但要注意,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遗产,我们应该以开放、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阿富汗是哪个文明古国

古代阿富汗的名字叫大月氏。

大月氏,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

历史上的阿富汗曾有着不弱于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这里曾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心,也是欧洲、中亚往返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巴米扬佛教洞窟还是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中亚

阿富汗是中亚文明古国,在古代,阿富汗地区的西部是波斯文明(伊朗),南部是印度文明,所以受二者的影响很大。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是普什图人,其在语言上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东伊朗语支,在信仰上最初信奉拜火教(源于波斯)和佛教(源于印度)。

唐朝之前,我国称阿富汗地区为大夏;

唐朝之后,我国称阿富汗地区为吐火罗。

1,大夏

大夏,是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知道的最早的西域古国之一,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阿富汗地区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所统治。

至汉朝通西域之时,那里属于从我国河西走廊西迁的大月氏人,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被其所败。

东汉初期,大月氏五个翕侯中的贵霜翕侯起兵攻灭其他四翕侯,建立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以阿富汗为中心,版图从中亚一直延伸至北印度,与汉朝、安息、罗马并立于世。

至公元4世纪后期,也就是我国的南北朝初期,贵霜帝国被从游牧民族嚈哒人所灭,嚈哒原本臣属于柔然,后来西迁中亚,西败波斯,南攻印度笈多王朝,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嚈哒游牧帝国。

2,吐火罗

至公元6世纪中叶,突厥崛起于柔然境内。

公元563~567年﹐突厥人与波斯萨珊王朝联手攻灭了嚈哒帝国。两国以阿姆河为界,阿姆河以北属于突厥,以南的吐火罗地区(阿富汗)属于波斯。

后来,波斯与突厥战火又起,而波斯不敌突厥,突厥人遂南下攻占了吐火罗,西突厥雄主统叶护可汗以其子镇守吐火罗之地。

时间进入公元7世纪后,我国的唐朝崛起于东亚,并迅速将势力深入中亚,包括吐火罗地区。

公元657年,唐朝名将苏定方攻灭西突厥,吐火罗地区也同时纳入了大唐帝国版图。

次年,即公元658年,唐朝在今日的阿富汗地区设立了月氏都督府,治所在阿缓城(今阿富汗昆都士省昆都士市)。

月氏都督府,领大夏、蓝氏、佛敌、汉楼、盘越、沙律、伽倍、粟特、双泉、迟散等二十四州,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由于离中原地区过于遥远,唐朝在中亚地区的统治确实并不稳固,不过依然延续了100年左右。

我们知道,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帝国几乎同时崛起于亚洲的西方,当唐朝攻灭东西突厥之时,阿拉伯人也将萨珊波斯送入了历史。

于是,两大帝国开始接壤,并在中亚地区展开了博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势力无暇西顾,退出了中亚地区的争夺。

之后,我国的中原王朝再也没有到达过阿富汗地区。

此后,阿富汗地区和波斯、中亚地区一样,开始了漫长的伊斯兰化进程。

3,波斯化和伊斯兰化

阿富汗地区自古以来战略地位便非常重要,波斯可以以此为根基经营中亚,中亚的游牧民族可以经此向印度扩张,此外,印度人如果想北上,自然也必须要先占据阿富汗。

当阿拉伯帝国灭了萨珊波斯之后,波斯人东迁,类似于我国的衣冠南渡,于是阿富汗和中亚地区首先开始的其实是波斯化。

波斯人以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为宗主国,名义上承认哈里发主权,但却在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波斯王朝,比如:

塔希尔王朝(820年~872年)

萨法尔王朝(867年~1002年)

萨曼王朝(874年~999年)

同时,新波斯语的文学创作在此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波斯民族的史诗《列王纪》也是在萨曼王朝时期编著的。

《列王纪》记载了从远古神话到萨珊波斯灭亡这数千年期间波斯文明的神话与历史。

所以,波斯帝国虽亡,但波斯文明却在中亚发扬光大。

4,突厥化和伊斯兰化

为了压制波斯人,阿拉伯帝国开始在内部扶植突厥人。

公元999年,波斯人的萨曼王朝被突厥人的两个王朝——中亚的喀喇汗王朝和波斯地区的伽色尼王朝萨曼王朝所灭。

与此同时,在阿富汗地区崛起了古尔王朝,这三大突厥王朝鼎足而立,开始了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西亚地区的突厥化进程。

后来,伽色尼王朝被另一个突厥王朝塞尔柱帝国所败,然后被古尔王朝所灭,而古尔王朝又最终被花剌子模帝国所灭。

公元13世纪初,花剌子模帝国版图横跨波斯、中亚和阿富汗,盛极一时。公元1215年,花剌子模王摩诃末对蒙古人的挑衅,也引起了蒙古人的西征。花剌子模的这一挑衅,几乎毁灭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只有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幸存。

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中亚和阿富汗也不可避免的打上了蒙古烙印——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之后,统治阿富汗地区的是脱胎于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之后,阿富汗地区又成为波斯人的萨菲王朝和帖木儿后裔莫卧尔帝国的争霸场。

从公元9世纪开始,阿富汗地区在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之间兜兜转转,但不管统治者是谁,这里不变的根基都是波斯文明,而信仰又都是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没有出场,但其实也一直都没有缺席。

波斯化、突厥化、伊斯兰化,是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包括阿富汗的整个中西亚的历史发展主线。

如果以粗线条的形式简单区分中西亚的话,伊朗和阿富汗属于波斯文明,土耳其和中亚属于突厥,而剩下的则是阿拉伯国家。

至公元18世纪中叶,波斯开始走向没落,阿富汗普什图族酋长艾哈迈德乘机独立,于公元1747年建立了杜兰尼王朝。

至此,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

从此,阿富汗又开始了“帝国坟场”的无奈历史,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苏联)、美帝都在这里争霸天下、折戟沉沙。

贵霜、大夏、吐火罗等都是古代中国对阿富汗的称呼。

阿富汗历史攸久,受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影响较深。汉朝时其境内的贵霜帝国比较强盛,几与大汉并列。

后突厥崛起,阿富汗开始突厥化、伊斯兰化。

现在的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在此受措。

狭长的瓦罕走廊将阿富汗与中国连在一起。

是波斯。

阿富汗王国建立于1747年,曾一度强盛。

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

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8月19日为独立日。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9年2月,苏军撤出。后因各派抗苏武装争权夺势,阿陷入内战。

1994年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

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阿实行伊斯兰统治。“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在联合国主持下,阿富汗启动战后重建“波恩进程”。

阿富汗著名的雕像

巴米扬大佛,英文名(Bamyan / Bamian)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镇境内,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阿富汗巴米安东北郊的山坡上,曾矗立着世界上最高的立式佛像——巴米扬佛。这座佛像有2000多年里历史,是东西面向的两座巨佛。

两像相距400米,高者58米,低者53米,佛像两侧的暗洞高数十米,大佛像身着红色袈裟,小佛像身披蓝色袈裟,脸部和双手都是金色。两佛像于公元2-5世纪先后建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类的文化遗产,却在2001年2月被摧毁了。

什么的宝藏填空词语什么么的方向

神秘的宝藏、丰富的宝藏、悠久的宝藏、珍贵的宝藏、稀奇的宝藏、神圣的宝藏、神奇的宝藏、巨大的宝藏、难得的宝藏等。

正确的方向 、弥漫的方向、 成功的方向 、前进的方向等

一、珍贵的宝藏

造句:这些佛像是珍贵的宝藏,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仅仅属于居住在阿富汗的人民的文化遗产。

二、正确的方向

造句:如果有一天,我不小心走丢了心情,请指引正确的方向。

答:

1.丰富的宝藏。

词语名称:丰富。

拼音

fēng fù

释义

①充裕富厚。②广博;充沛。③使丰富。

例句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近义

丰裕丰厚充足丰盛

反义

缺乏匮乏贫乏单一

2.错误的方向。

词语名称:错误。

拼音

cuò wù

释义

①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②不正确的认识、行为、动作等。③错过;耽误。

例句

这就是我发明的神奇修改笔,有了它,同学们再也不会为修改错误而烦恼了。

近义

谬误过失过错

反义

准确无误正确精确

河南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历史遗迹众多。中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53项中,河南占了5项。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

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安阳殷墟景区——200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中国大运河河南段——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河南段——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58402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燧发枪是多久发明的 法国历史上的火枪下一篇:古代人的身高普遍较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