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哪位开国将军身经1308战 从班到军一级不漏都干过 哪位开国将军身经1308战 从班到军一级不漏都干过

导语:开国将军王诚汉经历了1308次战斗,从红军到新中国,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各级无一缺漏,被誉为身经百战的军人典范。他勇猛顽强,率部多次打出惊人战绩,被称为“老虎团”团长。

经历了1308年战争的开国将军,从阶级到军事层面,无所不为。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核心提示:在新中国一千多位开国将军中,有这样一位奇特的将军:他13岁参加红军,15岁当班长,16岁当排长,17岁当连长,19岁晋升团长……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各级无一缺漏,直至成为大军区司令员。 原题:罕见的开国将军:身经1308战!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一级不漏都当过 >在新中国一千多位开国将军中,有这样一位奇特的将军:他13岁参加红军,15岁当班长,16岁当排长,17岁当连长,19岁晋升团长……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各级无一缺漏,直至成为大军区司令员。 >红军时期,除红二方面军外,他在其他几支主力红军中都战斗过;抗日战争时期,率团挺进豫西,所在团被誉为“老虎团”;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一、二、三和华北野战军里当过指挥员;新中国成立后又跨过鸭绿江挥师东进。 >人们通常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军人作战经验丰富,但据军事研究人员考证,此人一辈子先后参加过1308次战斗。 >就连战功赫赫的张爱萍上将也曾感叹,像“他这种复杂多变的战斗经历,在全军将领中是不多见的”。 > >他就是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又晋升上将的开国将军王诚汉。 >1917年12月23日,王诚汉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红一军副军长徐向前率部进驻河口镇,年仅13岁的王诚汉报名参加了红军,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 >第二年夏天,王诚汉首次参加战斗,就生擒了一个远比自己高大强壮的反动民团分子,这令他深受鼓舞。 >他首次立功受奖则是在1935年10月的劳山战役中,当时他身为红75师225团4连连长。此役中,他率领全连指战员歼敌百余人,击毙敌营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1年秋,王诚汉所在的红25军决定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当时,王诚汉是224团2营4连副连长。红25军的行动,引起了敌人的高度注意,派出数十倍于我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 >​11月26日,天刚蒙蒙亮,敌人的“追剿队”追上来了,与红25军的后卫部队接上了火。军部命令第223团在副军长徐海东指挥下就地阻击,负责殿后,其他部队迅速北进。那天行军,王诚汉所在的红224团作为全军的前卫,走在全军的最前面。 >午后,红224团进至方城县七里岗。此时,风雪交加,天昏地暗,由于能见度太低,224团指战员根本没有发现几十米外埋伏的敌人。遭到了敌人的猛烈袭击。 >红224团当时伤亡特别大,特别是走在最前面的一营,不少战士被击中倒在地上,紧跟其后的2个营也已处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左右都遭到敌人的猛烈扫射,许多战士纷纷倒下。 >王诚汉毫无惧色,挥舞着大刀,率领全连战士大力砍杀,并大声喊着:“同志们,先砍马腿,再杀敌人!”不一会儿,王诚汉就成了一个血人,身上多处挂彩。 >敌人的进攻势头仍然很强。红225团也处在敌人的包围圈中,伤亡也很大。就在这时,徐海东所率后梯队223团赶了上来,从七里岗左侧向敌人发起猛攻。 > >经过一番血战,把刚才企图包围上来的敌人反击了下去。由于军情太紧张了,红军无法收拾烈士的遗体。后来,走在碎石路上,王诚汉才发现自己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丢了,身上的几处伤口开始钻心地痛起来。 >1935年11月初,红15军团与中央红军主力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21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中,王诚汉率部突击,他先是左手负伤,为了不影响全连士气,王诚汉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不让血继续渗出来,仍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后在追歼逃敌时,他怕左腿股主动脉被子弹穿过,血流如注,伤势很重,幸被一名战士从阵地上抢救下来。由于失血过多,王诚汉当时就昏了过去,直到第二天晚上才苏醒过来。 >战役结束后,王诚汉被转到红军医院疗伤。当时,他腿部伤口感染严重,必须进行手术割腐和药物处理,因为当时麻醉药物奇缺,他说:“别管我,把药品留给重伤员。” >王诚汉找来一根木棍咬在嘴里,忍着那钻心刺骨的疼痛接受手术。手术后,医务人员用白布裹着枪捅条,沾上白酒,塞进他腿部的伤洞里消毒,他疼得汗水直淌,却一声不吭,把医务人员感动得眼泪直流,他们赞扬他是最坚强的战士。 >几个月后,王诚汉左腿的伤基本痊愈,但从此左腿比右腿萎缩了几厘米,以至于从此他左脚的鞋里总要多垫几双厚鞋垫,即便如此,走起路来还是能看出来他两腿不平衡。 >1936年6月,王诚汉在红军大学学习结束时,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任命他为红军第30军第262团团长。 >王诚汉作战以勇猛顽强着称,在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送他一个绰号叫“老虎团”团长,这个绰号的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 >1944年,27岁的王诚汉担任豫西抗日独立支队35团团长,小金店攻坚战是他率团挺进豫西的第一场战斗。 >小金店是位于河南登封和白粟坪之间的一个大石寨,日军凭险据守。为攻破这个要寨,王诚汉带领突击队用棉被覆盖在桌子上面当作“土坦克”,迎着敌人的扫射前进。八路军的勇猛士气压倒日军,最后迫使据点里的日伪军全部投降。 小金店一战让老百姓对王诚汉刮目相看,他们把这支敢打敢冲的部队称作“老虎团”,“老虎团”从此名声远扬。此后的一年内,王诚汉带着“老虎团”打了200多场硬仗,歼敌近6000人,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472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武宁春节的习俗 武宁春节的习俗下一篇:“上方谷之战”天公不作美 如果不下雨司马懿会死吗 “上方谷之战”天公不作美 如果不下雨司马懿会死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