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清代一到七品官 清代一到七品官 帽子上的那颗珠宝值多少钱 如今市场上能捡漏

导语:本文介绍了清朝官员的官帽顶珠,不同等级的官员所配备的顶珠材质和颜色不同,如一品顶珠为红宝石,二品为红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为水晶,六品为砗磲,七品及以下为黄金或镂金。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清朝一至七品官帽子上的首饰值多少钱?现在市面上有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一品顶珠:红宝石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 清朝官员的朝冠被称为「 ”顶戴”,这种帽子通常配有花翎,所以又被叫作「 ”顶戴花翎”。花翎在等级森严的清王朝,是一种「 ”辨等威、昭品秩” 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花翎本身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所谓「 ”眼”, 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 每一只顶戴的最高处都有一颗珠子,这些珠子被叫作「 ”顶珠”。对于顶珠的材质,清政府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色泽象征的是不同的官阶。 清礼规定,一品顶戴应嵌红宝石,并配黄金底座。 红宝石被誉为「 ”彩色宝石之王”,清朝皇帝与亲王的冠冕上也常有大块红宝石装饰,由此可见清朝皇室对于红宝石极其痴迷。 红宝石在我国的流行始于元代,此后明清两代,缅甸的红宝石大量出口中国,主要供皇室享用。清代宫廷红宝石库存惊人,即便是在清末依然数量可观。比如慈禧太后的陪葬品里就有红宝石朝珠一对,红宝石佛27尊,红宝石杏60枚以及红宝石枣40枚。 目前,清朝一品官员的红宝石顶珠多见于博物馆,民间鲜有发现,其价值据称在百万元以上。 二品顶珠:红珊瑚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清礼规定,二品顶戴应嵌红珊瑚,并配黄金底座。 红珊瑚位列红珊瑚、珍珠、琥珀三大有机宝石之首,以红珊瑚为顶珠,恰恰象征其人才难得。 相比红宝石顶珠,红珊瑚顶珠的存世量较大,民间亦有收藏。2015年,一枚品相完好的红珊瑚顶珠在香港某拍卖行上拍,最终以3.8万元成交。该顶珠直径仅3厘米,就其体量而言,价格已然不菲。 三品顶珠:蓝宝石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 清礼规定,三品顶戴应嵌蓝宝石,并配白银底座。 清宫中蓝宝石储量也十分惊人,据说慈禧的陪葬中就有蓝宝石饰物上千粒,其中重68克拉的大粒蓝宝石就有18粒。 四品顶珠:青金石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 清礼规定,四品顶戴应嵌青金石,并配黄铜底座。 清代三品与四品官员间有一道分水岭,二者权力、待遇差距甚大,这点从其顶珠的材质可见一斑。青金石因其天蓝夹金的色彩而受到一些帝王的青睐。清代四品中多出学士、中书,负责编纂、修缮文献,以青金石配之,或许正是皇帝对于学士们「 ”若众星丽于天也”的期盼吧。 五品顶珠:水晶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清礼规定,五品顶戴应嵌水晶,并配黄铜底座。 水晶就是二氧化硅结晶,清宫旧藏中有大量无暇水晶工艺品,其中以大型摆件居多,工艺上乘,玲珑剔透。清代五品官员虽官阶不是很高,但其中不乏宗人府理事官、太医院院使这样与宫廷走得较近的职务,这样一来,皇帝自然要求他们的心如水晶般澄明,忠心可鉴。 六品顶珠:砗磲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清礼规定,六品顶戴应嵌砗磲,并配黄铜底座。 砗磲是一种巨大的贝类,其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时下砗磲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因而禁止捕捞、开采。 砗磲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洁白,被誉为世界上最纯的白色,所以容不得瑕疵。从清代六品官员的组成来看,其中大多为京官,而外官也包括京县知县、通判这样的「 ”肥差”。皇帝以砗磲提醒这些官员们要廉政奉公、洁身自好。 七品及以下顶珠:黄金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清礼规定,七品顶戴应嵌素金,七品以下为镂金。 清代卖官鬻爵现象比较严重,许多七品及以下的官职都是买来的,不论是素金还是镂金,一般都由官员自己决定。 朝廷为了节约开支,发的官帽上并不一定有货真价实的宝珠。比如清雍正八年,就以颜色相同的玻璃顶珠代替了宝石。乾隆以后,朝廷所发顶戴上的原装顶珠基本上都是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制成,至于黄金更是被黄铜所顶替了。 一些有财力的官员碍于面子,获得顶戴后,就私下把顶珠给换成真的,把原装的偷偷藏起来。现如今,市场上也有一些清代玻璃顶珠,价格通常不过万,您若遇到真品也可以入手。 革职或者降职的人是不能在配备顶戴的,就要将他们的帽子收走。 另外,清代官员的补子大体分为文、武两种。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566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中原王朝从不把朝鲜纳入中国版图 为什么中原王朝从不把朝鲜纳入中国版图下一篇:文景之治的弊端:汉武帝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状 文景之治的弊端:汉武帝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