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鲜卑山 古代鲜卑族的历史简介

导语:本文介绍了鲜卑民族的起源、历史和分布情况。鲜卑祖先是商代东胡的一支,后被匈奴打败,分为五环人和鲜卑人。1980年发现的磨仙洞证明鲜卑山是大兴安岭的古称。鲜卑民族建立了十个国家,随着封建主义的深入,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消亡。

鲜卑祖先是商代东胡的一支。秦汉时期,被匈奴打败,部分逃入五环山,称为五环人;另一部分逃入鲜卑山,被称为鲜卑人。

鲜卑山在哪里?这是一个历史之谜。直到1980年夏天,考古学家在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自治区首府阿里镇东北部的森林深处发现了一个古老的洞穴。当地人称之为“磨仙洞”,崖上刻有201字的悼词,是北魏皇帝陀涛的使者李长来于443年留下的,与舒威的记载一致,证明鲜卑山是大兴安岭的古称。后来他们把蒙古大草原从深山密林中搬了出来。著名的《智利歌》是鲜卑人唱的:“智利川,阴山下,天如琼庐,笼盖四野。天空灰蒙蒙的,荒无人烟,风和草都低到看不到牛羊。”这首歌是他们历史的生动写照。

公元91年,东汉和南匈奴联合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一击,北匈奴西进。鲜卑趁机占领漠北地区,留在那里的10多万匈奴人并入鲜卑民族,鲜卑从此强盛起来。主要分为宇文部、慕容部、拓跋部、秃部、赤阜部,从东到西分布于长城外的整个蒙古草原。

三国时期,拓跋扈酋长统一各部落,迁都乐圣,与曹操友好相处,并派其子沙漠可汗到洛阳当人质。后来中原皇帝让沙漠汗回来,给了很多财产,指望他把战争变成玉。李伟也很高兴儿子回来了,派首领去阴亭迎接他。

我没有多想,但是大漠汗的仪态服饰已经不自觉的汉化了,这让酋长们暗暗担心。众头领大吃一惊,私下议论道:“太子说话不同,穿衣不同,又有特长。将来,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酋长,他一定会改变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我该怎么办?”于是他们离开了宾的沙漠可汗,在那里杀了他。

十六国时期,鲜卑部落趁中原大乱,建立了慕容朱妍、西秦、南凉、代国等国。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进行大规模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民族建立了十个国家。此外,在青海和甘肃,还有部分由鲜卑慕容转化而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鲜卑民族建立政权后,大部分部落解体,人们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主义的深入,与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与其他民族融合,逐渐消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9945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林丹口型 林丹八个避孕套动态图,奥运会每个运动员用八下一篇: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什么灭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