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康熙怎么死的 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到底是怎么死的?从清朝史料入手,分析真实死因

导语: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 这场战争历时六十八年,历经三朝,最终以清朝的胜利告终。抛开政治立场,噶尔丹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本来已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

这场战争历时六十八年,历经三朝,最终以清朝的胜利告终。抛开政治立场,噶尔丹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本来已经出嫁不问世事,但因为其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所以他在自己师父的支持下还俗,并且击败政敌,夺得准噶尔部统治权。

他以雷霆手段夺取了准噶尔政权,成为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战场上,他数十年戎马生涯,在马背上打来了属于自己的领土;在朝堂上他纵横捭阖,用超出年龄的成熟计谋搞定一众反对他的政敌,成为北方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的领导之下,准噶尔汗国日益强大。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首先他的军事决策十分激进,一心想要扩大领土,不惜在国家内部还不稳定的时候威逼京城,迫使清朝多次出兵讨伐。其次他不懂得圆滑变通,在政场上树敌太多,应对清朝的同时还要防范来自身边的威胁。三十五年昭莫多之战,噶尔丹主力军被清军击溃,部众叛离,三十六年三月卒于科布多。

关于他的死亡日期和骨灰归属地有着多种说法,有许多还是相悖的,《清内阁蒙古堂档》等官方档案记录如下: 1697年4月4日,康熙皇帝未达宁夏前,噶尔丹已在科布多地区的布颜图河边的阿察阿穆塔台地方病亡,护从丹济拉等火化了其遗体后,携骨灰与噶尔丹之女钟察海一起,率部到巴雅恩都尔这一地方准备降清。

但是,策妄阿喇布坦派遣的堪都等尾随而来,将噶尔丹的骨灰和女儿钟察海截去。在清朝的要求下,策妄阿喇布坦于康熙三十七年、四十年,先后将噶尔丹的骨灰和女钟察海送入清朝。

在另一些史书档案中记载又有一些出入,比如说《蒙古史纲要》称,“1697年4月4日,康熙帝未达宁夏之前,噶尔丹在科布多地区布颜图河畔之阿察阿穆塔台地方,患病而死,终年53岁。噶尔丹死后,其随从丹济拉等火化其:尸体,并携其骨灰与其女儿钟察海及属下降清”。

毕力格的《准噶尔史略》则认为,“一六九七年闰三月十三日,噶尔丹窜至阿察阿穆塔833台地方,暴病而死,丹济拉、诺颜噶隆、丹济拉之娟拉思伦寺,携喝尔丹骨灰及喝尔丹之艾钟祭海共三百户至内地降清”。

不过其中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均认为,噶尔丹死后,丹济拉率噶尔丹的女儿钟察海降清,并献出噶尔丹的骨灰。总结来说,史书档案中对于这件事记录有偏差的地方主要在于时间,死因以及噶尔丹的骨灰入清的具体情形。

噶尔丹在1675年降服鄂齐尔图汗,在之后的三年中相继平定了杜尔伯特、辉特等漠西卫拉特各部,成功地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政权。从1681年以后噶尔丹几乎每年都要向西方远征,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人都是他的目标,他在1684年之后,先后征服了哈萨克人的统治根据地塔什罕和赛蓝在内的乌孜别克、吉尔吉斯、诺盖等众部族。

消息传到清朝之后,自然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对于这头崛起于北方的苍狼,他抱有充分的警惕。他认为:“噶尔丹灭回族之萨玛拉罕、布哈尔、哈萨克、布鲁特、叶尔钦、哈思哈尔、赛拉木、吐鲁番、哈密等诸国,得一千余城,擅战之国明矣。”果然,将西部土地都纳入版图的准噶尔很快将目光转移到了东方,同清朝的康熙帝展开了决战。

康熙帝面对强势的准噶尔铁骑,很快想出了齐全的应对之策,首先在外交方面拉拢尼布楚,康熙指示,俄国“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由于清政府的让步,中俄尼布楚尔约得以签订,清政府在外交上占到了先机。俄国政府从尼布楚条约中获得实利,于是俄国不再急于与噶尔丹建立联盟,而是隔岸观火,不再给予行动上的支持,之后还严禁向卡尔梅克人输出军火,噶尔丹失去了最强大的潜在盟友。

除此之外军事上的准备也是必要的,康熙亲自出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得清军面对高大的准噶尔铁骑也能勇猛作战。两次大规模作战清军都取得了胜利,康熙带兵乘胜追击,成功挫伤了敌军的锐气,自此噶尔丹一蹶不振。噶尔丹的“东进政策”终以彻底破产告终,而这次战争不仅终结了准噶尔的雄心壮志,还结束了他的生命。

噶尔丹的死因和日期考察在《宫中档康熙朝奏折》、《清实录》、《清内阁蒙古堂档》当中都有相关记录,但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说《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记录为:噶尔丹是在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暴亡,丹济拉、诺颜噶隆、丹济拉的女婿拉思伦将噶尔丹的骨灰和噶尔丹的女儿钟察海等一行300户携入降清。其中认为噶尔丹是暴亡,也就是猝死,而《清实录》中却认为噶尔丹是在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三日饮药自尽,还有一种说法是周围人喂之以毒药药死。

关于噶尔丹的死亡的原因和日期,学术界的公开研究成果有冈田英弘的《康熙帝手紙》四和宫胁淳子的《最后的遊牧帝国》,以及齐木德道尔吉的论文《昭莫多之战以后的噶尔丹》等。《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和《清实录》均采用了噶尔丹在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三日仰药自尽的说法,而康熙帝有或饮药自杀,或周围人等鸩杀的推测。

因为引用范围广,所以这一说法后来被大家认可接受,继而成为了既定事实,但这不代表这个说法一定是正确的,根据当时的档案,噶尔丹实际是在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十三日病死。

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厄鲁特丹济拉等人派遣齐奇尔寨桑等九人来报告,三月十三日噶尔丹阿察阿穆塔台地方后身亡。

《清实录》之记录:“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十五日甲子,御舟泊布古图地方。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疏报,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臣等至萨奇尔巴哈孙地方,厄鲁特丹济拉等遣齐奇尔寨桑等九人来告曰,闰三月十三日,噶尔丹至阿察阿穆塔台地方,饮药自尽。丹济拉、诺颜格隆、丹济拉之婿拉思伦携噶尔丹尸骸及噶尔丹之女钟察海,共率三百户来归, 丹济拉因马疲瘠,又无粮糗,是以住于巴雅恩都尔地方候旨。”3日后,丹济拉的使者齐奇尔的报告内容与上面的奏内容基本一致。

《清内阁蒙古堂档》七月二十二日的敕书中,清政府要求策妄阿喇布坦将噶尔丹的骨灰和女儿送到清朝的记录更具有说服力。将这些信息结合来看,就能推断出大部分事实,丹济拉一行人确实在康熙三十六年四月来到巴雅恩都尔,等待皇帝的命令。

档案记载“丹济拉,率其子道尔吉色卜腾、拉思伦等前来归顺清朝中央政府。噶尔丹的骨灰,和女儿钟察海,程贝藏布,其妻,幼子,诺颜噶隆,均被汝派遣的人马截取,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去寻找汝等”,因此要求速将这些人归还。

康熙帝得知噶尔丹的骨灰和钟察海被截的消息后震怒,下旨要求策妄阿喇布坦立刻将人与骨灰都送入清朝,否则清朝将单方面结束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策妄阿喇布坦无法,只得遵命,钟察海送交清朝的时间是1699年6月一1702年9月,据《清内阁蒙古堂档》满文档案,噶尔丹的女儿钟察海直到康熙四十年,噶尔丹之女钟察海才被送到北京,所以噶尔丹的骨灰最终还是入清了的。

康熙帝给策妄阿喇布坦的敕书内容如下:“至是,策妄阿喇布坦以云端格隆充使,同喇锡等,来献噶尔丹骸骨。拉稀等奏闻。上命喇锡等带噶尔丹骸骨置京城外,悬挂示众”。《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中记载为,康熙三十七年九月,策妄阿喇布坦将噶尔丹的骨灰献于清朝,与实录记载大约有1个月的差异。

对于准噶尔生平与死因的记载,最详实的记录应该来自于内阁蒙古堂,这是保存了最多与蒙古、西藏、回部和俄罗斯等的往来文书记录的地方,其中还包括诸藩部上奏表文及向各藩部下谕之诰敕、碑文、匾额或对事件的指示灯。

《清内阁蒙古堂档》的有关文书纠正了《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或《清实录》中对噶尔丹的死因和日期等史实的错误记载,主要错误在于死因和日期,还有噶尔丹骨灰入清及其女儿钟察海降清的情形。

《清内阁蒙古堂档》中对于此事便有所记载,在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十三日,噶尔丹就已经在科布多地区布颜图河边的阿察阿穆塔台地方病亡。在噶尔丹死后,他的护从丹济拉等人火化了他的遗体,带着他的骨灰,与噶尔丹之女钟察海一起,率领部落众人来到了巴雅恩都尔地方,准备降清。

然而准噶尔蒙古的策妄阿喇布坦派遣的堪都等人却跟了上来对其加以阻拦,以致于噶尔丹的骨灰和女儿钟察海、诺颜噶隆、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最终全部落到了策妄阿喇布坦手中。丹济拉则与部落失去了联系,在哈密见到他的儿子后才一起归降于清朝,清朝将最终将他们安置在八旗察哈尔内。

此后,清朝开始着力对付策妄阿喇布坦等人,并以断绝贸易相威胁,要求策妄阿喇布坦归还噶尔丹的骨灰及其女钟察海、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等。直到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康熙四十年,策妄阿喇布坦不堪施压,才分别将噶尔丹的骨灰和钟察海送至清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简介,长勺之战的故事下一篇:叶绍翁简介 南宋中期文学家叶绍翁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