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伊朗与沙特的历史渊源 伊朗五十年代历史

导语:伊朗与沙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代,这是两国关系开始复杂化的时期。从那时起,伊朗和沙特一直在政治、宗教和地区冲突等方面存在着紧张和复杂的竞争关系。

目录导航:

  1. 伊朗与沙特的历史渊源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事件
  3. 伊朗男乒为什么这么厉害
  4. 金三角的历史
  5. 伊朗沿海城市
  6. 伊朗最著名的景点
  7. 伊朗百姓的真实生活
伊朗沙特历史渊源

沙特和伊朗有长达千年的恩怨

沙特人的祖先是阿拉伯人,就是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那个阿拉伯人,他们灭了波斯帝国,不巧的是,伊朗人的祖先是波斯人,这是世仇啊。

两国还有严重的宗教冲突,两国虽然都属于伊斯兰教国家,但伊斯兰教分了两派,逊尼派和什叶派,沙特阿拉伯自封为逊尼派的老大,伊朗自封为什叶派的老大。

两个教派都觉得自己才是伊斯兰教正统,对方是假冒伪劣产品,都想消灭对方来证明自己的唯一正确性。

一山从来不能容二虎,两国是中东的大国,沙特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3617万,伊朗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502万人,更别说是两只有过节的老虎。 沙特在外交上早早倒向了美国,作为欧佩克国际石油组织的老大,它帮助美国建立了美元石油的体系。

美国则支持沙特和伊朗对着干,并多方制裁伊朗,让伊朗成为中东的一匹孤狼,处境艰难。但是伊朗的军事实力强大,不畏美西方强权,让周边新西方国家感觉到了威胁,这也是中东国家一直坐在火药桶上的重要原因。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为何同为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和沙特会如此水火不容,苦大仇深呢?

一、两个民族的历史情仇。

虽然同处中东,但沙特和伊朗却并不是一个祖先,以沙特为首的中东阿拉伯国家,祖先是起源于撒哈拉北部地区至阿拉伯半岛一带的闪米特人;而伊朗人的祖先,则是雅利安人中的波斯分支,他们起源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

最初的时候,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并没有什么交集,虽然波斯帝国巅峰时期,也曾占据东至印度河,西至埃及,北至小亚细亚、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但是对于贫瘠的阿拉伯半岛,始终没有什么兴趣。当时,阿拉伯人还只是游牧民族,随水草迁徙,居无定所,两个民族间几乎没有什么冲突。

伊斯兰教兴起后,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击败,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附庸。为了独立,波斯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双方的矛盾主要是种族之间统治和反抗矛盾。

这种矛盾随着外敌入侵,最终被淡化,尤其是西方殖民时期,两个民族还一致对外,共同争取民族解放。

二、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

一战之后,逊尼派穆斯林的奥斯曼帝国解体。沙特在英国扶持下,在阿拉伯半岛上崛起。随着石油的被发现,一夜暴富的沙特财大气粗。再加上它坐拥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为伊斯兰教发源地。因此无论是从财富和精神方面,沙特都以伊斯兰世界的老大自居。

但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相互仇视杀伐已有千年。沙特自诩伊斯兰世界老大时,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自然是满心不服,认为伊朗才是伊斯兰的中心。对于沙特占据麦加、麦地那两座圣城深为不满,直接质疑沙特王室的合法性。

巴列维王朝时代,伊朗的朝圣者,前往沙特圣城祭拜。可能是由于天热的原因,在圣城发生了呕吐行为,结果沙特人认为伊朗人在圣地泼洒污秽之物,将其活活打死,伊朗举国愤怒不已。由于当时伊朗推行世俗化社会,教士阶层受到打压,并没有能力采取报复行动。不过这样的事一多,两个教派间的梁子越结越深。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与沙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世纪伊斯兰教基础构建的时代。在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政治格局的演变中,伊朗和沙特之间出现了多次冲突和竞争。其中,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成为了以什叶派为主导的伊斯兰共和国,而沙特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逊尼派国家之一。由于两国所处的阶级、地缘政治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加之肆虐多年的地区紧张局势,两国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在中东政治格局更替的背景下,伊朗与沙特的关系长期受阻。

伊朗和沙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世纪初伊斯兰教诞生以来的阿拉伯-波斯冲突。在伊斯兰教的早期,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统治者试图征服波斯,但被波斯的萨珊王朝抵抗。在14世纪,沙特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但与伊朗的关系一直紧张。20世纪初,伊朗的现代化和沙特的油田开采引发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地区影响力争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变得更加敌对。此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多个冲突中对立,包括叙利亚内战和也门内战等。

伊朗与沙特之间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当时两国都是波斯帝国的领土。然而,随着波斯帝国的衰落,两国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

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沙特成为了伊斯兰教第一个真正的王国,而伊朗则成为了一个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国家。这导致了两国在宗教和政治上的分裂和对立。

20世纪初,伊朗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并在政治领域走向民主化。与此相反,沙特继续保持着传统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制度,成为一个严格的伊斯兰教国家。

在20世纪中叶,伊朗通过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在该地区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引起了沙特的不满和竞争。另外,伊朗的支持下,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和影响力,这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分歧和对立。

目前,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两国之间有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多方面的争端和矛盾。最近几年,两国之间的关系因为地区政治形势的复杂性而变得更加紧张。

伊朗和沙特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纪早期,当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传到了阿拉伯半岛,那个时候,历史渊源是兄弟关系。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恩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当时伊朗的伊斯兰教政权试图通过宣传和支持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传播来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沙特作为逊尼派的领袖国家,感到对其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的挑战和威胁。此外,伊朗和沙特之间的恩怨也受到了许多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因素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事件

1970年,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卫星成功。

·1970年10月,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族”成立,它的出现与西欧青年中盛行的极左思潮有关。

·1971年4—5月,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被揭露。这一政治丑闻使尼克松在8月8日晚被迫辞去美国总统职务。

·1973年1月,越南战争结束。

·1973年8月8日,韩国民主人士金大中在日本抨击朴正熙集团的独裁统治,遭韩国中情局特工绑架,被押回汉城受审。世界舆论反响强烈。

·1974年8月,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世界人口会议,从政治和发展角度审议人口问题。

·1976年7月20日,美国“海盗一号”不载人宇宙飞船在经过近11个月的5亿英里的飞行后,在火星软着陆成功。19分钟后,着陆成功的消息传回地球。 同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7月26日,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同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

·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伊朗革命:霍梅尼从巴黎返回德黑兰。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1981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医学中心诊断出首例爱滋病。

·1982年,南极上空臭氧洞扩大,威胁人类生存。

·1982年,非洲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干旱,殃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1.5亿,100万人死于饥荒。

·1982年4月,英阿马岛争夺战。

·1982年12月1日,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贾维克医生为克拉克进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时53分钟。

·1983年3月28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使美国不再生活在“核毁灭”的威胁下,将研制太空布置反弹道导弹系统,即“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9月1日,韩国客机被苏联导弹击落。

·1984年12月3日,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生毒气泄露事故。

·1985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公布严厉的禁酒决定,针对4000万酗酒者开展“反酗酒运动”。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失事。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联合国确定当天上午8时35分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出生的婴儿马特伊·加伊帕尔为第50亿个出生的人。

·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坍塌,德国结束分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其中:

1970年中国首枚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改革开放。

1979年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3年中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研制成功。

1988年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组装成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历史大事:

1、改革开放。

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建立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一系列新区,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长期的生产队集体生产使农民失去了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实施极大的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伊朗男乒为什么这么厉害

伊朗男乒之所以厉害,原因在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伊朗乒乓球运动历史悠久,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就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其次,伊朗政府高度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为乒乓球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条件。

此外,伊朗乒乓球运动队伍注重实战训练,通过参加各类国际比赛,与世界顶级选手同场竞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最后,伊朗乒乓球运动群众基础广泛,普及程度很高,使得大量伊朗年轻人投身乒乓球运动,为伊朗男乒在世界赛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金三角的历史

金三角地区包含的是“泰国、缅甸、老挝”这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处于三个国家“最边境最难以管理”的地区。

因为是边境地区所以在经济方面十分的落后。但是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山清水秀很适合种植植物。从“1825年开始,就有许多的考察队来到这里,这其中就有英国的考察队。”英国团队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种植鸦片。”当地的人因为经济非常的落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不知道鸦片是什么,只觉得有人给钱进行。将种植好毒品送到印度进行加工,然后在运往世界各地。

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毒品源。历史 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毒品生产高潮,

在毒品渗透到金三角的每一个角落之前,这里曾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农业产地。在这个河流冲击而成的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与优越的水源,让这里的庄稼长势并不差,秋天一到,田里的麦穗遍地金黄,金三角因此而得名。而有关于金三角的种植毒品历史,其实只能追溯到150多年前的19世纪中叶。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导致有着4亿人口的中国成为了鸦片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以英国为首的贪婪殖民者,为了向中国更快地输出毒品,将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选为了毒品种植加工基地。

金三角是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一个三角地带,这一带的人都很贫穷,山峦叠嶂,交通闭塞,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之间,但是气候环境适合农作物生产,加上地貌和气候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这个区域的民族生存发展和各式各样的割据势力,民族武装发展创造了条件,当地的势力选择了种植毒品提炼来源罂粟,后来又一边种植一边加工毒品。

伊朗沿海城市

伊朗阿巴丹,伊朗胡齐斯坦省港口城市,人口50万(2005年)。地理位置北纬30.4度,东经48.3度。位于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岛北岸,东南距波斯湾53公里,西北距霍拉姆沙赫尔15千米,伊朗石油输出的集散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人口约30万,是伊朗第五大城市,最大港口。世界最大炼油中心之一。炼油厂建于1913年,炼油能力年达3,000万吨。石油制品由油管输往马沙尔港输出。原油来自阿瓦士东北面诸油田。

伊朗胡齐斯坦省港口城市。位于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岛上,距波斯湾约50千米,伊朗石油输出的集散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

阿拔斯王朝时代,仅是个小小的港口和沿海城镇,以产盐和编席著称。14世纪,规模缩小为村落,经过与土耳其的周旋之后,于1847年归属波斯。自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在此设立管道终端炼油厂后,发展迅猛,成为现代化都市。1951年伊朗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强行收回所有炼油设备,停止对英国输油4年。至1955年,英国政府终于同意放弃所有权。

经济以石油提炼和运输为主。伊朗西南部油田地带输油管的终点,输往德黑兰、设拉子方面油管的起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和精炼基地,阿巴丹炼油厂产量占国内产量的60%,产品大多供出口,尤其是50年代前,为伊朗石油输出的主要港口,50年代后期改由马舒尔港输出,但阿巴丹港仍有重要地位。阿巴丹港拥有现代化设备,船只可在码头直接靠岸装载。境内设有国际机场。还设有阿巴丹技工学院等。

伊朗最著名的景点

格雷斯坦宫

格雷斯坦宫位于德黑兰中心霍梅尼广场以南,是伊朗巴列维王朝之前的卡贾王朝的皇宫,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德黑兰也是在那个王朝才被确立为伊朗的新首都,之前的首都是伊斯法汗。

格雷斯坦宫面积不大,与巴列维王朝的王宫到处充斥近代欧洲风格不同,格雷斯坦宫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味道建筑风格。宫殿外墙采用了大量彩釉瓷砖,色彩艳丽;内部装饰则采用了伊朗传统玻璃片镶嵌工艺,豪华精致。格雷斯坦宫有大小7个宫殿,当然规模实在是无法同我们的故宫相比,但也有它自己的特色。

现在格雷斯坦宫改名为博物馆,整个园内环境优雅,清静怡人,绿树环绕,天鹅嬉戏。彩釉镶嵌、几何与花卉图案、拱形建筑造型,都是典型的伊斯兰建筑特色。池塘远处的幕帘是为了保护下面的玻璃镶嵌宫殿而悬挂的,此宫殿为敞开式,直接面对户外。

德黑兰

景点介绍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座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

布鲁杰尔迪古宅

布鲁杰尔迪古宅位于卡尚的苏尔塔.阿米尔.阿赫默德区的阿拉维大街上。建成于1876年,建造过程花费了18年时间。古宅的主人为哈基.赛义德.贾法尔.布鲁杰尔迪,是一个货物批发商。目前卡尚文化遗产管理部门设于此。从阿拉维大街就可看到布鲁杰尔迪古宅砖红色古朴而漂亮。

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意是领袖、师表、表率、楷模、祈祷主持的意思,在伊斯兰教中指教徒集体礼拜时在众人前面率众的礼拜者。伊玛目清真寺位于伊朗著名旅游城市伊斯法罕皇家广场(Naghsh-i Jahan Square)南部,与广场一起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波斯波利斯石柱群

波斯波利斯古迹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座行宫,位于设拉予以北60公里处。波斯波利斯是希腊名称,意指波斯都城(希腊文的“波利斯”与英文的PALACE相同,也可理解为“波斯宫殿”),伊朗人称它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贾姆希德的御座。

伊玛目广场

伊玛目广场位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广场是城市规划的一部份,长500米,宽160米,其规模仅次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当年萨非王朝国王-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原名为国王广场,伊斯兰革命后改为今名。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伊玛目广场列入世界遗产。

伊朗地毯博物馆

地毯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之一,伊朗被认为是地毯编织艺术的发源地,地毯不仅代表着伊朗悠久浑厚的文化,也是波斯文明的象征,因而伊朗特意建造了一个地毯博物馆,将精美的地毯展示给世界各地的游客。伊朗地毯博物馆坐落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成立于1976年。

伊朗国家汽车博物馆

伊朗国家汽车博物馆位于伊朗卡拉杰,于2001年对外开放。这里展出的经典汽车都是属于伊朗巴列维王朝最后的沙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Shah)的。这里除了对公众展出的大型汽车博物馆。

阿塞拜疆博物馆

阿塞拜疆博物馆位于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的首府——大不里士,建立于1985年4月,这是一座集考古与历史为一体的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个侧院,一个办公室和一个图书馆。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包括伊朗阿塞拜疆考古挖掘出的艺术品和艺术家雕塑品。图书馆包括2500多本。

米德拉电视塔

米德拉电视塔(Milad Tower)又被称为波艾尔•默德塔(Borj-e Milad),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是伊朗最高的建筑物,同时也是中东第一高、亚洲第二高以及世界第六高的混凝土塔。这栋旅游电讯塔高315米,连同天杆高达435米,共12层,底座……

10.

33孔桥

33孔桥坐落于伊斯法罕,为伊朗七大桥梁之一,同时也是萨非王朝大桥设计的杰出代表,于1599年开始建造,1602年完工,因有33个孔,而被命名为33孔桥。33孔桥横跨宰因达河(Zayandeh River),是一个每到伊朗的游客必游的景点。桥分为上下两层。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座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的著名城市……

伊玛目广场

位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广场是城市规划的一部份,长500米,宽160米,其规模仅次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当年萨非王朝国王-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原名为国王广场,伊斯兰革命后改为今名。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伊玛目广场列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当年,伊玛目广场一大作用就是供大帝阅兵和看马球,所以,整个广场一马平川。广场周围有两层拱廊环绕,拱廊东南西北中部各开一座雄伟大门,分别通向圣·罗图福拉清真寺、大巴扎(大市场)、阿里·加普宫和伊玛目清真寺(以前叫国王清真寺)。

拱廊一楼是各色店铺,卖着伊朗的特色商品,如细密画、地毯、铜雕、搪瓷蓝、印花土布、藏红花和开心果等,还有冰激凌和蛋糕,伊朗人好像爱吃这些甜食,我们转过几家甜食店,爆满!各色蛋糕都热销,可伊朗的胖子不多,据说与他们每日饮食中吃大量原汁原味的酸奶、藏红花、坚果和多种调料有关。

拱廊二楼有许多窗口,是那时贵族皇戚看马球的包厢。广场西侧中段有高48米的阿里·加普宫,三层是有18根高大柱子支撑的观礼台,这曾是阿拔斯看球的主席台。广场中心有一巨大的水池,喷泉不断涌出。大片草地和低矮的树木花丛,把广场分成横平竖直的几个区域。石凳和草地上坐着休闲的市民。水池外有许多水龙头,供人们在进清真寺做祈祷前洗手洗脚。据说,在特定日子里,同一时间,广场上有上万人朝着麦加方向祈祷,十分壮观。

最佳旅游时间伊斯法罕气候四季分明。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四季皆适宜旅游。

古兰经门

古兰经门是设拉子的地标建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装饰城门,伊斯兰学者卡里穆汗在城门上的小房间里放了一本古兰经,以保佑来往的人平安。

格雷斯坦宫

格雷斯坦宫位于德黑兰中心霍梅尼广场以南,是伊朗巴列维王朝之前的卡贾王朝的皇宫,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德黑兰也是在那个王朝才被确立为伊朗的新首都,之前的首都是伊斯法汗。

去伊朗是人文之旅,膜拜风格各异但都异常精美的清真寺、拜谒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住古宅改建的酒店。2019国庆9天走了伊朗5个城市,经典的德黑兰-设拉子-亚兹德-伊斯法罕-卡尚路线。感受不一样的西亚文化,动容于伊朗人民的极度热情。总而言之,伊朗,值得去探索与解密。

德黑兰自由塔

1971年为纪念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建立,呈倒”Y”形,高达50米,钢筋水泥浇灌而成,风格简洁,颇有现代之风。夜色中的自由塔,有灯光映照,包围于滚滚车流中,显得格外雄伟庄严。

清真寺巡礼之粉红清真寺

位于伊朗古老的城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都城设拉子,大名叫莫克清真寺,习惯被昵称为粉红清真寺,因其大量使用粉红瓷砖。修建了12年的莫克清真寺,沿用典型的清真寺建筑风格,标配拱形穹顶、立柱、马赛克装饰,同时采用欧洲教堂喜欢用的玻璃彩窗。上午八点开始,太阳光照向彩窗,光影投射在波斯地毯上、立柱上,交织出似梦似幻的景象。随着太阳升高,光影慢慢缩短,据说10点以后,光影会消失。所以,去粉红清真寺,一定要赶早,找一片光影之地,或席地而坐,或依窗而站,让光影打在脸上或身上,定格一段唯美时光。

清真寺巡礼之亚兹德聚礼清真寺

亚兹德聚礼清真寺非常古老,建于12世纪,后来在14世纪和19世纪都进行过翻修。作为古老清真寺的代表,它有一处现代清真寺没有的机关,即暗道,当时用作伊玛目向女信徒答疑解惑的传声道。聚礼清真寺也叫礼拜五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信徒集中礼拜之地。其有着伊朗最高的宣礼塔,高达52米。宣礼塔原为宣礼及唤拜之用,站得高,便于声音传得更远。现今都已使用扩音器,宣礼塔不发挥实际作用,但仍作为清真寺建筑的重要组成。聚礼清真寺是精美马赛克装饰的完美展现,一片片小陶瓷拼接成不同风格图案,有当时流行于欧洲的装饰图案,有修饰过的波斯文字,也有设计师的大名。

清真寺巡礼之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

伊斯法罕是伊朗古都,之于伊朗的历史地位有如西安之于我大中华。位于伊斯法罕历史中心的聚礼清真寺,是伊朗现存清真寺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其建筑年代可以追溯至公元841年,是此后整个中亚清真寺设计的原型。

古宅深院,别有洞天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朗建筑的官方名片,散落各地的古宅深院则是民间建筑之精粹。不同于中国古风大院,有或气派或别具格调的大门,伊朗古宅仅留一扇极为普通的拱门,进去后方能发现其中格局,别有洞天。我们一行有幸入住或参观不少由古宅改建而成的酒店或餐厅,得以见识古宅院的低调奢华。第一家古宅酒店在阿巴尔古,设拉子去往亚兹德途中。阿巴尔古是一座古老城市,位于古丝绸之路,市内有一棵树龄超过4000年的柏树,见证历史变迁。酒店位于一片老宅区,土黄色建筑群,一个半车道宽的巷道阡陌交错,进去后便不识西东。

塔巴塔巴依宅院

世界遗产波斯波利斯

建于大流士一世,修建耗时60年的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个都城,其遗址发现于设拉子东北52公里的塔赫特贾姆希德附近,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入选世界遗产时间:1975年。

这是我在伊朗见过最震撼的世界遗产,作为始建于公元前520年的古城,曾经规模辉煌一时。而后因为一把火结束了这座宫城的辉煌。虽然如此,波斯波利斯依然是研究波斯文明最重要的地方。整个遗址的面积非常大,看点也是颇多,细细观看的话至少需要2-3小时。

波斯波利斯看点:人首牛身鹰翼守护神、万国门、行军道、阿帕达纳厅、塔查拉、哈迪什、阿塔薛西斯二世和三世的陵墓等众多的宫殿,寝室和墓地。

tips:

波斯波利斯比较偏远,一般建议可以在设拉子找几个旅伴包车前往。

伊玛目广场。

伊朗百姓的真实生活

大部分伊朗人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在当地唱歌是不被允许的,人们除了去茶馆喝喝茶,或者在花园的草地上各种闲聊。最喜欢的运动是足球

第一,最直观的感受是美女多。波斯美女五官精致。皮肤白皙。

第二,生活水平大致相当于中国九十年代。物价不算高。生活节奏不快。

第三,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伊朗因为伊斯兰教原因,所有女性在公共场所都必须用头巾把头发包裹起来,但在家里就不需要,而且还放的很开。

伊朗物价相比我国还是要便宜不少,买一公斤黄瓜,一公斤西红柿,再加两个橘子,差不多约合人民币12元左右。

从伊朗男性的穿衣风格可以辨别他们的阶级贫富差距,一般有钱的都是西装革履,而工薪阶层主要以牛仔,夹克衫为主

目前伊朗人民的生活过的并不好,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伊朗政府发布的有关消息,伊朗的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食品的成本开支越来越高。

整个伊朗百姓那是不断穷困,逐步进入一贫如洗了。尤其是占比全国60%的底层百姓,更是在温饱线上挣扎,逐步陷入民不聊生的状态了。为此很多人不明白,在巴列维时期,伊朗就很富裕了,而且伊朗统治阶层,没收了巴列维时期的大量财富,伊朗每年的石油收益,那也是非常可观的,多达千亿美元。

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由于受到制裁,伊朗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并不好。许多人靠打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在伊阿边境许多人靠走私石油艰难度日。

伊朗物价相比我国还是要便宜不少,买一公斤黄瓜,一公斤西红柿,再加两个橘子,差不多约合人民币12元左右。

从伊朗男性的穿衣风格可以辨别他们的阶级贫富差距,一般有钱的都是西装革履,而工薪阶层主要以牛仔,夹克衫为主。

伊朗结婚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短期结婚,一个是长期结婚。长期的就是可以娶四个老婆的,短期的合同制,最短几分钟。

在伊朗如果遇到阿舒拉节等节假日期间,人们都会选择外出游玩,那时各个酒店旅馆房间紧张,价钱飞涨,经常预定不到。

伊朗男性娶外国媳妇,是可以直接结婚的,反之如果伊朗女性嫁给外国人,则那个外国人必须入伊斯兰教。

在伊朗库尔德斯坦省有个叫做帕兰甘的阶梯式的村庄,这个村子上层人家的院子正好是下一层人家的屋顶。

伊朗对于影视创作也是有要求的,如果男女主角或其他角色不是夫妻的话,则不能出现拥抱,亲吻,睡在一起的镜头。

大部分伊朗人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在当地唱歌是不被允许的,人们除了去茶馆喝喝茶,或者在花园的草地上各种闲聊。

伊朗在伊斯兰世界国家对于结婚的要求算是比较低的。女性结婚后,可以和男方父母住一起,也可以不住一起,无硬性规定。

首都德黑兰的房屋租金比北京便宜多了,在富人区租一套120平米的大两房,包含了水电气物业等费用的一个月租金约合人民币差不多4500~5000元。

当地对于租房子的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是单身男性或女性,房东要么不愿意租,要么会在租金上加价,如果是合法夫妻则不会。

伊朗境内有许多现代化的时髦餐厅,吃饭风格偏西方化,比如销售比萨、三文治及碳烤牛排的店铺遍布全城。

父母逼婚不光我国有,伊朗同样也存在,比如安排相亲,找人介绍。在伊朗如果女孩子30岁还没结婚或订婚,会被称作酸菜。

伊朗是“藏红花”的原产地和最大生产国。明朝时,这种名贵植物经西藏传入中原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藏红花。

其实伊朗人对于我国的美食没啥概念,不像网上那样瞎吹,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我国喜欢吃拉面,蔬菜什么的。

伊朗男性最喜欢的中国明星,一般是成龙和李连杰这两位,而女性最喜欢的则是刘德华,赵又廷等人。

伊朗也有类似于我国的三八妇女节,子女会送母亲礼品,祝其节日快乐,老公,男朋友也会送礼物给妻子或女朋友。

伊朗人最喜爱的运动是足球,而且作为传统的亚洲老牌劲旅之一,其实力在亚洲范围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伊朗有座特殊的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面所摆放的每辆小轿车都布满弹孔,而背后都是一场暗杀,都代表着有一位核专家死亡。

伊朗对于结婚年龄的规定,女孩子13岁以后,男孩子15岁以后。一些偏远山区或乡村还会存在这个年龄段结婚的事情,但城市基本没有。

在伊朗最受欢迎的两个中国产品,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汽车。手机就是华为和小米,汽车就是江淮、奇瑞、海马等品牌。

在伊朗住酒店是不需要缴押金的,他们自己人住会押身份证,外国人住会押护照,退房时酒店就会退给房客。

伊朗的海景房酒店很便宜,住一晚上才300元人民币,这个价在我国想都不敢想。而且还带阳台,可以站出去打望。

伊朗虽然是伊斯兰世界国家,但论男女学历的话,按照全国总人口数量计算,女性的学历要高出男性不少。

伊朗不像我国和其他国家那样被人口老龄化问题困扰,他们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非常的年轻化,60%的人口年龄都在30岁以下。

被称为贵族运动的马球,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据说最早便是源于古波斯,但真实情况已无法考证,曾作为过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伊朗的食物以馕和烤肉为主,烤肉的种类不算很多,调味料也比较单一,比国内新疆的肉菜口味清淡不少。

伊朗当地的公共交通以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为主。公交和地铁都是男女分开坐的,男士座位在前,女士座位在后。

在伊朗医生职业很吃香,很受人尊重。随便从学校里问一个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百分之八十的回答都是医生或者护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804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898年到1910年有哪些国家攻打过中国 俄罗斯战争历史下一篇:红楼梦的前身是石头记,还是风月宝鉴 为什么红楼梦曾名为石头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