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保加利亚的历史 保加利亚历史总结

导语:保加利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千年。自古以来,保加利亚曾受到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保加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并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今天的保加利亚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的国家。

目录导航:

  1. 保加利亚的历史
  2. 关于保加利亚的历史
  3. 保加利亚队是怎样赢得比赛的
  4. 保加利亚面积变化
  5. 保加利亚有什么特色文化
  6. 二战保加利亚全称
保加利亚历史

保加利亚历史,全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东部,北部与罗马尼亚毗邻,西部和南斯拉夫接壤,南部同希腊和土耳其相连,东部濒临黑海,面积约110912平方公里,人口 910.8万(1982),保加利亚人约占88%,其他还有土耳其人、吉普赛人等。主要信奉东正教。保加利亚语为国语。首都索非亚。

据大量拜占庭学者而言,保加利亚人的起源并不很明确。即使是现在我们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来源。但是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保加尔人很可能原属于西伯利亚的突厥种族,原本为突厥族欧诺古尔(Onogurs)人的一个分支部落。他们是库特里格斯人(Kutrigurs)或乌提格尔人(Utigurs)的近亲部落。后来由于天气变冷,这些人一起迁徙到了东欧的亚速海一带,伏尔加河的名称就来源于保加尔人的栖息地——库班河谷与亚速海之间的地区,但并未建立国家(据我自己考证草原帝国所说的国家是欧诺古尔人建立的,并不是保加利亚人建立的)。后来在匈人帝国崩溃以后,一部分匈人联合了保加利亚人建立了新的匈人国家,国王姓杜罗,即阿提拉的幼子埃尔纳克作了保加利亚人的王。

公元500年左右,一部分保加利亚人作为斯拉夫人的奴隶迁徙到了多瑙河的中下游,在阿瓦尔人的指挥下一起进攻拜占庭的巴尔干领土。并在东哥特人衰败后正式成为了巴尔干半岛的新客人,而另一批新客人则是斯拉夫人。由于他们不是自愿和阿瓦尔人联合而是被迫的,因此在635年还曾经一度独立过。(这时的匈人帝国已经彻底土崩瓦解,也就是吉本认为的那批被灭亡的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系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的纯血统后裔。古保加利亚人属于古东欧民族系统,公元2世纪从东部地区迁到东欧南俄草原,居住在里海和黑海之间,过游牧生活。7世纪初组成部落联盟,称“大保加利亚”。

不久,联盟瓦解,其中一支在首领阿斯巴鲁赫汗率领下,侵入多瑙河三角洲北面,随后超过多瑙河,进入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大多是刚刚从多瑙河北岸迁来的斯拉夫人。在同拜占廷人作斗争的过程中,斯拉夫人和古保加尔人逐渐联合,于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

他们还同化了原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色雷斯人。这为保加利亚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 在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保加利亚领袖阿斯巴鲁赫逐渐征服了多瑙河附近的斯拉夫人"七部落",并于公元670年左右形成了从多瑙河到黑海的一个斯拉夫--保加利亚联盟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建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保加利亚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统治 1396年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侵占。 民族觉醒

第三保加利亚王国 独立运动 1877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土耳其战败。第二年,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但由于因战争

关于保加利亚的历史

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灭亡。

1018年~公元1185年保加利亚基本是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虽在1040年、1071年、1084年保加利亚分别举行过起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东罗马帝国征服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后,即复制军区制到保加利亚。拜占庭人把保加利亚分成保加利亚军区、帕里斯特隆军区(帕拉顿纳翁军区)、塞尔米乌姆军区和达尔马提亚军区。同时,东罗马帝国把保加利亚原先的实物税改为货币,各军区军队薪资由地方直接供给。

1185年,保加利亚人趁东罗马帝国陷入与库曼人战争中无法脱身,起义成功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二王国。

1397年,第二王国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877年,俄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土耳其战败。第二年,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但由于因战争而精疲力尽的俄国无法顶住英、德、奥匈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压力,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

1885年9月6日,在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统一的民族民主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保加利亚又实现了北部王国河东鲁米利亚的南北统一(保加利亚国徽上的格言即来源于此,“统一(合并)创造力量”)。保加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追随德国,成为战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同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国王鲍里斯三世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于1941年3月,加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集团。

1944年9月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在中国人当中很有名气的共产国际领导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成为国家领导人。

1946年9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当时的国王西麦昂二世被迫流亡西班牙。1946年9月15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此后保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

1989年,保政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1月,佩特尔·姆拉德诺夫取代日夫科夫出任保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990年4月改称总统)。

1990年,保共决定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后保共也改称保加利亚社会党。11月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2月27日,国民议会通过决定,将3月3日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纪念日定为国庆日,1990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

2005年5月11日,保加利亚议会投票表决批准了保加利亚加入欧盟的条约。保加利亚,全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东部,北部与罗马尼亚毗邻,西部和南斯拉夫接壤,南部同希腊和土耳其相连,东部濒临黑海,面积约110912平方公里,人口910.8万(1982),保加利亚人约占88%,其他还有土耳其人、吉普赛人等。主要信奉东正教。保加利亚语为国语。首都索非亚。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系古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的纯血统后裔。古保加利亚人属于古东欧民族系统,公元2世纪从东部地区迁到东欧南俄草原,居住在里海和黑海之间,过游牧生活。7世纪初组成部落联盟,称“大保加利亚”。

不久,联盟瓦解,其中一支在首领阿斯巴鲁赫汗率领下,侵入多瑙河三角洲北面,随后超过多瑙河,进入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大多是刚刚从多瑙河北岸迁来的斯拉夫人。在同拜占廷人作斗争的过程中,斯拉夫人和古保加尔人逐渐联合,于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

他们还同化了原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色雷斯人。这为保加利亚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后期,民族解放运动在保加利亚蓬勃兴起,开始形成保加利亚民族。1762年出版第一本保加利亚历史书《斯拉夫-保加利亚史》。

保加利亚人的历史开端是在7世纪,主要分成五个阶段:

保加利亚第一国家(7C-1018)(为拜占庭所灭)

拜占庭统治时期(1018-1186)

保加利亚第二国家(1186-1396)(为奥斯曼所灭)

奥斯曼统治时期(1396-1877)

近现代的保加利亚(1877-)

保加利亚队是怎样赢得比赛的

1、保加利亚队在赢得比赛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紧密的团队合作、坚韧的防守和有组织的进攻来取得胜利。

2、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身体优势,采取合适的战术策略,阻止对手得分并创造得分机会,以此争取比分的领先。

保加利亚队赢得比赛的关键是团结和合作。他们通过精心的战术布置,全队紧密配合,在场上展现出强大的团队精神。

球员们积极拼抢、互相支持,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技术和才能。

他们注重防守,同时也善于发起有组织的进攻,找到并利用对手的弱点。

教练的指导和战术安排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细心的准备、努力的训练,以及对比赛的专注和自信,使得保加利亚队能够在比赛中充分展示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保加利亚面积变化

保加利亚面积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因为保加利亚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其边界自成立以来就被确定,没有发生领土争端或边界调整的事件。
保加利亚国土面积大约为110,993平方千米,在过去一百年里相对稳定。

二战事情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版图的扩大,当时南斯拉夫和希腊遭到了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瓜分,其中保加利亚获得了瓦尔达尔马其顿和西色雷斯等地,加上1940年时希特勒强迫罗马尼亚归还的南多布罗加,保加利亚版图达到了其19世纪独立以来的最大规模,几乎尽数收回了一战前后丧失的土地。一战后,追随德奥集团的保加利亚曾被清算,要求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限额两万,且不得拥有海空军。领土方面则损失了约1/10的国土面积,这使得保利利亚失去了爱琴海出海口,被压缩在相对封闭的黑海。其实保加利亚一直都存在着将其民族聚居区整合为一体的思想,即恢复保加利亚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版图。二战后,保加利亚再次成为了战败国,根据1947年和约,保加利亚的疆域应维持在1941年1月1日时的状态。这样,保加利亚保住了1940年时割取自罗马尼亚的南多布罗加地区,国土面积稳定在了11.1万平方公里的水平。

面积没有变化

保加利亚是东欧一个小国,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二战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1989年东欧巨变,国家社会制度改变。

没有变化或微小变化。
因为保加利亚是欧洲国家之一,其领土大部分都位于巴尔干半岛上,而这片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国土面积已经稳定了许多年。
虽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战争和领土争端,但这些争端并没有导致保加利亚领土面积的大规模变化。
不过,保加利亚有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因此城市扩张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可能会有些微小的变化。

保加利亚有什么特色文化

保加利亚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国家

人口总量为705万人

首都索菲亚

主要宗教:东正教

国花是玫瑰

靠右驾驶

保加利亚除了首都索菲亚之外其他地方民风比较淳朴,人民多数比较善良

保加利亚是一个农业国,位于巴尔干山脉南部的玫瑰谷闻名世界,玫瑰产业在这里已经进行了数百年,这里生产了世界85%的玫瑰精油和薰衣草精油

另外,位于南部山脉莫斯利安村,是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村之一,百岁老人比率高达31.83/10万超过国际长寿地区标准的四倍多

保加利亚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681年建国)。它也是唯一的从来没改名的欧洲国家

保加利亚面积三分之一都是森林

里拉修道院,它是保加利亚著名的古修道院,也是巴尔干最大的修道院




文学:

九世纪用斯拉夫文撰写的东正教书籍被认为是保加利亚最早的文学创作,后来出现了民间口头文学和民歌民谣收集编纂者。18世纪民族复兴的启蒙思想家帕伊西撰写的《斯拉夫保加利亚史》是保加利亚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它对唤起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重大作用。在19世纪民族解放斗争中涌现的许多著名革命家和文学家,他们不仅以自己的革命献身精神载入史册,同时以其不朽的诗歌、小说戏剧流传后世。他们是:拉科夫斯基、波特夫、卡拉维洛夫等。稍晚一些时候,瓦佐夫以著名的长篇小说《轭下》和诗集《被遗忘者的史诗》反映和歌颂了保加利亚人民反抗土耳其奴役的英雄业绩。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康斯坦丁诺夫、埃林·彼林、斯塔马托夫和诗人雅沃罗夫写出了不少揭露资本主义黑暗和丑恶的力作。20世纪30年代在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中成长的作家有:诗人波良诺夫,文艺理论家基尔科夫,诗人斯米尔宁斯基、瓦普察洛夫,小说家卡拉斯拉沃夫等。现实主义作家约夫科夫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主和人道主义倾向,又富有浪漫色彩和民族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1944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文学迅速发展。50年代反对教条主义和公式化后,文学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著名的作品有:迪莫夫的《烟草》,海多夫《山羊角》等。

艺术:

保加利亚有悠久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戏剧传统。全国各地有风格各异的民间服饰和音乐舞蹈(霍洛舞)。20世纪30年代后,声乐和交响乐发展较快。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有:皮普科夫、库特夫、加乌罗夫、乌祖诺夫等。保加利亚重视继承和发展民间歌舞,“库特夫”和“彼林”民间歌舞团享誉国内外。保加利亚定期举办国际青年歌剧歌手比赛、“瓦尔纳之夏”音乐节、国际芭蕾舞比赛、布尔加斯民间艺术节、索非亚艺术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从不同程度上传播了保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保加利亚戏剧发源于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1883年在保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1904年索非亚建立了第一座剧院(瓦佐夫剧院)。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瓦佐夫、雅沃罗夫等都写过出色的剧本,如《流亡者》、《升官图》、《在维多沙山脚下》等。1948年建立高等戏剧学院。

保加利亚电影业始创于19世纪,当时主要拍摄记录片。1944年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故事片以及根据保加利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迅速发展,《警钟》、《山羊角》、《太阳与影子》等数十部影片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保加利亚美术的起源同东正教的传播紧密相联。18世纪民族复兴之前的美术珍品大多同宗教壁画和雕塑有关。1896年成立国立美术学校。著名美术家有:迪米特罗夫大师、佩特罗夫、任多夫,漫画家贝什科夫,鲁塞夫、德波娃的版画和油画都具有鲜明的特色。18、19世纪兴起的民族建筑和木雕、装饰艺术是保加利亚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传统在城市建设和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发扬。一些文化宫、纪念馆、剧院及旅游区建筑特色展现了保建筑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水平。

语言与文字:

保加利亚语属斯拉夫语系,与俄语和塞尔维亚语最接近。它是斯拉夫语系南支中受临国和他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个典型。由于与希腊同属一个宗教并是临国,保语中的许多宗教词汇来源于古希腊语;在保推翻奥斯曼统治后,大量俄语词汇进入保军事和政治领域;土尔其词除了被广泛用于保口语外,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在科技、医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中拉丁语词汇较多。另外,在艺术领域词汇中法语和意大利语、在技术词汇中德语的使用率均较高。随着电脑的不断推广,英语词汇也大量涌入。

保加利亚人使用的文字符号为基里尔字母。它是由基里尔和麦托迪兄弟于公元9世纪创造的。基里尔字母经历了三次文字改革,第一次受19世纪上半叶复兴运动的影响,进行了文字改革,去掉了10个过时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第二次是在推翻奥斯曼统治后,第三次改革是1945年,目前保字母剩下30个。保文藏书最多的是索非亚的“基里尔·麦托迪”国家图书馆。

人口与民族:

保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保境内人口为799万。1989年之后,约有50万人移民到西欧、北美和澳洲。保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7岁。每年人口为负增长。

目前近1/4的保公民进入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大多数人愿意居住在城市,首都索非亚的人口超过15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5。

由于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保境内少数民族较多,有土耳其人(80万)、吉普塞人(50万)、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犹太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他们历来与保人和平共处,未出现过民族紧张关系。

宗教:

自公元9世纪以来,保加利亚就以东正教为国教,即使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500年中,也保留了该宗教信仰。1953年5月选举产生了总主教。还有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

二战保加利亚全称

保加利亚历史,全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东部,北部与罗马尼亚毗邻,西部和南斯拉夫接壤,南部同希腊和土耳其相连,东部濒临黑海,面积约110912平方公里,人口 910.8万(1982),保加利亚人约占88%,其他还有土耳其人、吉普赛人等。主要信奉东正教。保加利亚语为国语。首都索非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91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西汉帝国的开创者是谁?下一篇:康熙王朝之后是什么王朝 康熙王朝内容与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