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是什么?

导语: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一则寓言故事。在中国,它被用来形容那些善于欺骗的人。这篇文章介绍了朝三暮四的来历和含义,以及历史和现代中的应用。

成语朝三暮四的典故是什么?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被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埃索普编写,后来被中国古代文化所吸收并流传至今。

据说,在古希腊的某个小村庄里,有一个老农夫养了一群猴子。每天早上,他会给猴子们发放四个苹果作为早餐,然后去田地里干活。但猴子们很聪明,他们决定在老农夫离开之后把苹果藏起来,然后再等待他回来后再拿出来吃。于是,每天早上老农夫发现只有三个苹果,便以为是自己数错了,于是他改为发放三个苹果。但猴子们又把三个苹果藏起来,等他回来以后再拿出来吃。老农夫又发现只有两个苹果,就再次改为发放四个苹果。而猴子们继续把四个苹果藏起来,等他回来以后再拿出来吃。老农夫终于发现了猴子们的诡计,很生气,把猴子们赶走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要诚实守信。但在中国,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朝三暮四”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善于欺骗的人。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在其中谴责了那些善于欺骗的人,他说:“众人皆知有朝三而暮四者,不知其为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有那些人善于欺骗,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欺诈行为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人物都被贴上了朝三暮四的标签。比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景公就是一个朝三暮四的人。他曾经承诺要把国家的重要事务交给名将韩起来处理,但是后来他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另外一个人——韩厥。这种诡计让韩起十分愤怒,他最终离开了晋国,去了齐国。

不仅是历史上的人物,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朝三暮四的行为。比如一些商家在打折的时候,会先抬高商品的价格,然后再打折。这种行为就是朝三暮四的典型例子,让消费者陷入了误区。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于欺诈行为的警惕,也告诉我们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62142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成语短兵相接的典故是什么?下一篇:联合国国徽的含义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