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为什么马林科夫能善终呢?赫鲁晓夫为什么没有对他动手

导语:1953年3月5日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一天,苏联最高领导人突然去世。这时候苏联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苏联进入了短时期的集体领导。但根据去世前的人事排名,马连科夫排名第二,正常情况下接任苏联部

1953年3月5日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一天,苏联最高领导人突然去世。这时候苏联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苏联进入了短时期的集体领导。但根据去世前的人事排名,马连科夫排名第二,正常情况下接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但从实力上看,贝利亚也算是公认的第二人。赫鲁晓夫专注于党内事务,不受重视。

但正是在这一年,苏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贝利亚,他首先被捕,后来莫名其妙地被处决。但两年后,马林科夫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首先,他辞去了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但在1957年,他被开除出领导层,去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电站当站长。与贝利亚相比,他的命运相当好。

性感的角色

说起马林科夫,他是苏联历史上不可避免的人物。他与贝利亚同名,曾是斯最信任的人。甚至他的名气和地位都在贝利亚之上。

马林科夫的全名是格奥尔基·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马林科夫。他于1902年出生在奇卡洛市的一个小职员家庭。他1918年参军,但没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因为他会写一些字,在部队里当政治工作者,但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一跃而为。

1920年,马连科夫认识了俄罗斯和保加利亚中央办公室的小职员瓦莱丽娅·戈卢布佐娃,然后他们结婚了。资料显示,马连科夫的妻子不是简单的人,马连科夫婚后的不断升迁与妻子有直接关系。

从1921年到1925年,马林科夫因为对反托拉斯的大力支持而受到斯科特的关注和赞赏。1925年,苏联成立委员会清理信托,23岁的马连科夫成为未来的发达资本。

你在政治的道路上应该有伯乐,靠自己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途。除了妻子的建议,马林科夫还有一个人发现了他的才华,那个人就是卡根诺维奇。他很合格,是斯这边的一个工作人员。他发现马林科夫聪明又忠诚,就推荐他跟斯这边合作。马林科夫在史密斯办公室秘书波西克·比雪夫手下当过杂工,后来成为特别办公室主任。卡加诺维奇成为莫斯科最高领导人后,立即前往卡加诺维奇,晋升为主任。

马林科夫每次见到斯科特,都把他比作父亲,这让斯科特很满意。后来苏联急需一批干部,马连科夫被选上成为苏联组织部长,掌管人事大权。

在这个位置上,马林科夫为斯创造了一个“发明”。这个发明是建立一个干部档案,把干部的所有黑料都放入档案,这个档案只有高层领导才能看到。如果要处分什么干部,拿出卷宗就可以立案。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关系到每一个干部的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林科夫的地位提升得更快,成为国防委员会成员。在此期间,他专注于飞机生产,飞机产量不断增加。战后获得英雄称号,成为大臣会议副主席,仅次于司各特。虽然被告知中间经历过分权,但很快卷土重来,进入核心领导圈。

这个时候,马连科夫和贝利亚就像穿裤子的人一样。他们关系很好,受到斯科特的高度重视。当时,马伦科夫被国际公认为接班人。

诡异的开除降职

马林科夫死后,自然成为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苏联总理的职务。晚年,他把这个职位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他甚至辞去了大臣一职,保留了大臣会议主席的职位,削弱了苏g的领导权,因此,马连科夫接任是顺理成章的。

但这个时候,苏联没有人是绝对的领袖,因为没有人的威望能达到他的地位。于是形成了集体领导的局面。但在此期间,马连科夫的“哥们”贝利亚主管内务部、情报等部门。他要人,要枪,要枪,实力最强。而且贝利亚一度被认为是实力第一,显示出接手的势头。

根据20世纪90年代解密的俄罗斯档案,贝利亚是一个强大的人物,他甚至把马连科夫推到了一个附属的位置。在此期间,苏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据称是贝利亚提出的,而马连科夫和贝利亚则因为一些改革措施而发生冲突。

苏联内务部的魔力无边,使得内务部的负责人提出改革措施,足以看出当时的贝利亚是多么的强大。面对贝利亚咄咄逼人的气势,马林科夫不再把他当哥们。

1953年6月,苏联改革期间,贝利亚在一次会议上被捕,逮捕贝利亚的是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苏联在权力面前从来不谈亲情,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被捕后,贝利亚立即被处决。苏联留下了空关于贝利亚审判和行刑的白色材料,足以看出里面的诡异。

比贝利亚还诡异的还在后面。可以说,马林科夫清理了贝利亚,这样他就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头号人物。但比他差的是赫鲁晓夫,他提出了集体领导,甚至还提高了苏格的地位,使得马连科夫无法改变。

在随后的改革中,马林科夫继续执行贝利亚当时提出的改革方案。尽管这些项目是通过集体研究决定的,赫鲁晓夫还是一再指责马连科夫工作不力。事实上,马林科夫推动改革确实取得了许多实际成果。

1955年,马林科夫奇怪地提出辞职,理由是他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工作。很快马连科夫的申请通过,降为部长会议副主席、电站站长,但苏G的职位依旧。

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演讲”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赫鲁晓夫立即罢免了莫洛托夫、卡加诺维奇等人。马林科夫与莫洛托夫、卡冈·诺维等人联手。1957年,苏联G主席团会议想拉赫鲁晓夫下台,但赫鲁晓夫认为他应该服从苏联G委员会。这时,朱可夫等人站出来支持赫鲁晓夫。据说是用军用飞机把成员拉到莫斯科投票,让马连科夫等人的算盘都没用了。

很快赫鲁晓夫就把马连科夫、莫洛托夫、卡加诺维奇等人斥为“反D集团”,马连科夫被委派到哈萨克斯坦担任电站站长,也被开除出组织。

美好的晚年

1968年,马林科夫退休,回到莫斯科开始晚年生活。这个时候苏联的领导人已经是勃列日涅夫了,没有人关注前领导人马连科夫。马林科夫和他的妻子住在公寓里,平静地度过晚年。

据记载,马连科夫很少露面,偶尔会和妻子出去散步,很多被马连科夫压制的人在公交车上看到他甚至会骂他。马林科夫只能面对这种荒凉而寒冷的生活。

1988年,马林科夫因病去世,享年86岁。与他的好友贝利亚相比,马林科夫是个大团圆结局,他的年龄比赫鲁晓夫还长。

为什么马林科夫能有好下场?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主要是因为与贝利亚相比,马连科夫并不是最令人发指的人,至少他做了释放女性的人道主义工作。如果赫鲁晓夫和贝利亚合作,他就不能掌权。即使后来马连科夫想让赫鲁晓夫下台,赫鲁晓夫也没有杀马连科夫,因为马连科夫掌握着所有领导人的秘密档案,任何人杀了马连科夫的秘密档案都可以公之于众。

结束语:

苏联解体后,权力阶层引发动荡。苏联虽然表面上没有削弱的迹象,但是从今年的权力斗争来看,苏联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这是人心的分裂,很难弥补。更可怕的是赫鲁晓夫抛出了“秘密演讲”,搅乱了人们的思想,使苏联不知所措。这种人心的“乱”比内部分裂更严重。于是,他死后的“真相空时期”开始撕裂苏联的内部躯体。五六十年代,苏联每一个领导人都有责任,因为没有形成正确的继承路线。一代否认一代,然后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也证明了这一点。他非但没有使苏联更加强大,反而成为苏联解体的诱因和“病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过珊彤 秀丽江山第31集剧情 刘秀被逼与过珊彤成亲下一篇:顺治去世后 顺治去世后 康熙在其墓碑上刻了15个字 三百多年无人敢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