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父亲的故事——缙云潜明水库的前世今生 父亲的故事——缙云潜明水库的前世今生

导语:父亲的故事——缙云钱莹水库的前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本文作者:周群强 「 ”潜明水库工程”的进展如今确实可以用「 ”日新月异”来形容,为了满足老父亲愿望,我特意带他到潜明去看潜明水库工程的现场,老父亲看到日渐成型的大坝,他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我的老父亲就是最早的水库建设者,见证了水库建设的前世今生。 为了潜明水库,缙云「 ”横跨六十载、接力几代人,累白了几代人的头发”

父亲的故事——缙云钱莹水库的前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本文作者:周群强 「 ”潜明水库工程”的进展如今确实可以用「 ”日新月异”来形容,为了满足老父亲愿望,我特意带他到潜明去看潜明水库工程的现场,老父亲看到日渐成型的大坝,他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我的老父亲就是最早的水库建设者,见证了水库建设的前世今生。 为了潜明水库,缙云「 ”横跨六十载、接力几代人,累白了几代人的头发”的说法真是一点不假。那是1958年的夏天,正是大跃进大干快上的第一年,到处在搞建设,作为村里的能干者的父亲,被派去做铁路,当时称为铁路兵团,同行的还有我伯伯周福金和同村的周满斗,他们每人向大队预支了10斤大米,带了点菜干就出发了,因为要安排队里的事,出发比较晚,走到沈度天就开始黑了下来,又下了点雨,所以就在满斗的亲戚家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赶路,可是快到新建时,碰到很多人往回走,一问才知也是铁路兵团的,说铁路总部都还没有准备好,下面的公社这么积极调人,上级通知我们铁路兵团去做「 ”东方红”水库。 就这样,我父亲一行就跟着人群改道回壶镇左库去做东方红水库。说做水库,其实最多还是一个构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壶镇到左库还只有小路,所以做水库得从做路开始。前两三个月,我父亲就住壶镇附近,跟大部队一起去做路,那时工具落后,泥沙基本靠挑,石头靠两个肩膀抬,但是人多力量大,任务分段,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拓宽道路进展还算比较快。 到当年9月份的时候,壶镇到左库的路基基本完成了,手扶拖拉机已经可以通行,就这样整个队伍就上移到左库潜明坑一带,我父亲一行就跟着住在李坑口村,因为人多,当地的干部就发动社员,把有空的房子都腾出来,给民工住,我父亲住的是一间一层的民房,没有楼板,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遭殃了,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特别是到了冬季,下雪米的时候更是糟糕,感觉就是住在野外了,没办法就把蓑衣档被盖了,条件确实非常差。尽管这样,但大家的干劲很足,劳动时大家一起喊着号子给大家加油,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 可是热情代表不了进度,挖坝底需要截流,当时整个工程只有一台三匹的抽水机,时好时坏,所以有时筑了的一点第二天又被水冲了,抽水机坏了就用上人力车水,虽然架上好几个,但是那个吱咯吱咯抽上来的水,根本抵不过渗回来的水,进度十分缓慢。但做水库大军仍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因为要用到泥土粘合,专门有一个队去挖土,挑土,到后来水库边上的小山被挖了半个顶。 做水库时间抓的非常紧,不仅平时起早摸都黑,就是过年,到农历12月27日才停工,第二年正月初8就开工。可是这些确实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在缺乏科学设计,在缺乏有效的工具支撑情况下,这样的大工程在当时确实是天方夜谭,所以这个工程当年大约持续了一年,最后不得不停工。但是正因为有了当时的这个萌芽,经过时代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即将梦想成真,这是我们我们缙云人民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精神一大胜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水母图片 水母的毒性有多强?世界上十大剧毒水母下一篇:盘点14种已灭绝的奇异动物!巨猿站立时高3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