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西夏国 西夏国 源自拓跋鲜卑 形成于唐末藩镇割据之时

导语:西夏王国起源于拓跋鲜卑,形成于唐末藩镇割据之时。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鲜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源于东胡的鲜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 北匈奴被汉朝驱逐之后,南匈奴内附中原,而整个长城以北便成了鲜卑人的天下。西晋末年的鲜卑人分为三部分: 东部鲜卑: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 中部鲜卑:拓跋部,占据塞北; 西部鲜卑:秃发部,占据河西

西夏王国起源于拓跋鲜卑,形成于唐末藩镇割据之时。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鲜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源于东胡的鲜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 北匈奴被汉朝驱逐之后,南匈奴内附中原,而整个长城以北便成了鲜卑人的天下。西晋末年的鲜卑人分为三部分: 东部鲜卑: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 中部鲜卑:拓跋部,占据塞北; 西部鲜卑:秃发部,占据河西;乞伏部,占据凉州;吐谷浑,占据河湟。 在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鲜卑人先后建立了四个燕国、西秦、北魏、南凉、吐谷浑等政权,最终由北魏一统北方。 而北魏,便是后来隋唐两朝的源头。 那么,当唐朝君临天下之后,鲜卑人便彻底销声匿迹了吗?其实并没有。 比如:唐朝大诗人元稹便是拓跋北魏的皇室后裔,「 ”元”,便是北魏汉化之后拓跋改的汉姓。 而在大唐的周边,鲜卑人也同样存在。 比如契丹,又如室韦,便都出自鲜卑,而室韦便是后来的蒙古族。 本文所要讲述的西夏国,同样与鲜卑有着密切的联系。 1、西夏国君本姓拓跋,源自鲜卑拓跋氏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 ···况元昊为众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皇图,有何不可。 这是西夏国的建立者李元昊在向宋朝所进的表文中所说的,所以李元昊本应叫「 ”拓跋元昊”。 西夏国的主体是党项人,党项是羌族的一支,这个没有疑问。党项以姓氏作为部落之名,分为党项八部: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 党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便是拓跋氏,也是党项人的首领,而这个拓跋氏便出自鲜卑,后来拓跋部与党项各部逐渐融合,所以从隋唐开始便将拓跋氏与其他党项诸部视为了一体。 党项人在隋朝之时开始归化,杨坚曾给予其首领拓跋宁大将军的称号。 至唐朝建立,党项人与吐谷浑通婚后关系密切,并开始与大唐产生了冲突。公元634年,李靖攻灭吐谷浑之时,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战吐谷浑,但最终被击败投降。 2、拓跋思恭成为大唐夏州节度使,赐姓李 唐玄宗之时,拓跋赤辞的后人拓跋守寂被封为西平公,安史之乱爆发后,拓跋守寂由于战功被擢升为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赠灵州都督。 安史乱后,大唐的中央权威开始削弱,拓跋氏利用其在党项人中的威信,逐渐开始自立。 公元878年,黄巢之乱爆发,黄巢之乱的平定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真正开始,而党项人其实也是藩镇之一。 公元881年,拓跋思恭率军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军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氏改姓为「 ”李”。 同时,夏州地区被授予「 ”定难军”的称号,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党项人的割据也从此时正式开始。 定难节度使 所以,严格来说,夏州才是「 ”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一国。平定黄巢之乱后,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而定难军便在晋王李克用和岐王李茂贞之间,其实李克用的「 ”李”也是大唐所赐,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 ”朱邪”。 3、党项人在宋初一度归化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只不过唐天子被放弃了而已。 此时的夏州党项李氏偏居西北,已经是一方割据势力,但与中原的朱温、李克用等相比力量还是很弱小,为了保存实力,便相继对在中原的梁、唐、晋、汉、周五朝称臣。 于是,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朝纷纷对夏州李氏加官进爵,以保夏州不公开决裂以至腹背受敌。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夏州李彝殷同样对宋朝称臣,李彝殷去世后,赵匡胤追封其为夏王,准许夏州世袭。 宋朝初年 公元977年,赵光义北伐北汉,夏州李继筠曾派兵助战。李继筠死后,其弟李继捧继位,而此时的赵光义打算对夏州削藩。 公元982年,李继捧由于家族内乱无法解决,便率族人朝宋,并献出夏、绥、银、宥四州之地,赵光义大喜过望,但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明确反对。 吾祖宗服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子兄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今诏宗族尽入京师,死生束缚之,李氏将不血食矣! 之后,李继迁逃往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并不断对宋朝边境进行骚扰。 4、西夏国的成立 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朝三百年的梦魇,宋初为了燕云之地不断与辽国交战,而李继迁便在此时开始联辽攻宋。 986年,李继迁对辽国称臣,辽圣宗授予其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对于辽国来说,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地方,辽帝乐的送一个顺水人情。 987年,李继迁大败宋军,赵光义既打不过辽军,又被党项人击败,无奈只好笼络李继迁,并赐名「 ”赵保吉”,但此时的李继迁已经接受了辽国「 ”夏王”的称号,不肯接受宋朝招抚。 996年,赵光义想要彻底解决党项人的势力,率五路大军攻击李继迁,但最终依然无功而返。 李继迁后来在与吐蕃人的战斗中被流矢所伤,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 1005年,当宋真宗与辽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便正式与李德明谈判,宋朝答应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每年赐金、帛、缗钱各四万,茶两万,同时给予李德明大宋节度使的俸禄,从此宋辽夏进入和平时期。 李德明虽有称帝之心,但宋朝给的钱足够多,所以并没有正式反叛,但其子李元昊则不同,他对父亲说道: 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主,当霸王耳,何锦绮为? 1031年,李德明去世,李元昊继位,以辽国为外援,开始正式叛宋。 李元昊,否认了李姓、赵姓,以拓跋北魏后裔为荣,同时恢复鲜卑旧俗。1034年,李元昊开始建元「 ”开运”,同时创立夏国文字,内部整顿完成后便开始了对外战争。 经过几年的征战,夏国的领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成为宋朝西北的一个大国。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自立为大夏皇帝,从此宋、辽、夏三国鼎立之局形成。 总结:西夏国君源自拓跋鲜卑,其国本由唐末藩镇割据发展而来,由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赐姓「 ”李”,曾长期名义上臣属中原各朝;至李继迁开始联辽攻宋,但依然名义上附属于辽宋。至李元昊,强烈的英雄欲望使其不甘心屈居人下,于是正式称帝,与辽宋鼎足而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宋朝与大理国并存长达三百年 宋朝与大理国并存长达三百年 两国之间为何没有爆发战争下一篇:我们可能误会了上千年的英雄——陈友谅 我们可能误会了上千年的英雄——陈友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