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1825年至1866年英国金融危机简介 1825年至1866年英国金融危机简介

导语:19世纪英国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其中以1825年、1836-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最为严重,这些危机的共同特征是货币宽松和信贷充裕。本文介绍了这些危机的起因和影响。

1825-1866年英国金融危机简介。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2008年,英国再次发生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震惊了整个英国社会。其实英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因为稍微了解一下英国历史就会发现,英国金融危机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时有发生,英国经济直到19世纪1866年才好转。

从19世纪20年代到19世纪大部分时间,英国发生了一系列金融危机:1825年、1836-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与此同时,发生了一些通常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事件,如1878年、1891年、1914年和1931年。然而,自1866年以来,英国迎来了100年的金融稳定期,期间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此后金融危机卷土重来,但势头相对温和,如1973-1974,1982-1983,1991-1992,然后2008年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在1825年危机之前的几年里,人们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当时大多数危机的显著特征:宽松的货币和充裕的信贷。1825年危机的起因是“全英国银行节俭的金融行为”,犯了过度发行钞票的错误。英格兰银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其再贴现利率降至4%,将汇票有效期从65天延长至95天。1825年初,英格兰银行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通过拒绝接受汇票进行再贴现来纠正它,但恐慌开始蔓延。19世纪30年代,至少在货币宽松方面出现了一些类似的情况。1830年,英格兰银行批准证券经纪人开设再贴现账户,这被认为有利于改善货币市场的运行。1834年,英格兰银行收到东印度公司的巨额存款,但除了不计后果地将这些资金用于新的再贴现业务之外,它找不到这些资金的适当用途。在金看来,英格兰银行应该对这场危机负责,因为它不仅允许而且助长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了等级可疑的票据激增。

19世纪40年代中期,铁路成为投资的新宠,发展迅速,但没有新项目计划书中宣传的那么快。在此期间,英格兰银行在1844年《银行特许经营法》通过的鼓舞下,推出了大胆的贷款计划,觉得有义务提供有竞争力的再贴现业务,于是立即将再贴现利率降至2.5%。但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铁路热形成。很多新的铁路建设项目突然出现,很多完全是假项目,有的公司股价10个月涨了10倍。铁路热潮过后,股价暴跌,人们的热情蔓延到其他高风险业务。对农业歉收的恐惧蔓延后,恐惧进一步加剧。英格兰银行在意识到其黄金储备受到威胁后,开始提高再贴现利率,并施加越来越严格的再贴现条件,直至票据无法再贴现或无法通过遗留证券融资。随后,交易陷入停顿。

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投机狂热源于那个时代黄金的发现。1853年,英格兰银行再贴现利率升至3.5%,但投机受到加州发展的刺激。市场利率下降,英格兰银行不顾一切的跟风,照常收紧货币政策。然后盈利的消息空从美国西部传来,特别是俄亥俄州人寿保险信托公司因无力偿还700万美元债务于8月底宣布破产的消息,随后发生大规模银行倒闭,恐慌蔓延至格拉斯哥和利物浦。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再次减少,不得不加息,恐慌随之而来。20世纪60年代见证了维多利亚王朝中期繁荣的全盛时期。1866年初,Gladstone大臣对经济绝对看好,5月,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状况良好。然而,5月10日,奥伦-格尼公司因涉及不良资产管理活动和过度投资的风险企业不堪重负而宣布破产。恐慌立即笼罩了整个英国,这是自1825年以来最严重的恐慌。1866年5月11日,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降至空之前的低位,再贴现利率升至10%,三个月不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宣布破产。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批评英格兰银行“犹豫不决、不情愿、充满疑虑”。事实上,以这种犹豫不决的方式发放大量短期贷款,就是拿钱犯罪,没有任何好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7468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普通人民老师爲了画画 普通人民老师爲了画画 38年欠款80万 创作出巨画能回本吗下一篇:全球爆发勒索病毒什么是“勒索病毒” 全球爆发勒索病毒什么是“勒索病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