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萧红原名叫什么 作家萧红为何要改名为萧红

导语:文章介绍了萧红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探讨了她为何要改名为萧红的原因,介绍了她的代表作品以及与端木蕻良的感情经历。

作家萧红为何要改名为萧红

萧红为何要改名为萧红,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那时候萧红与萧军感情甜蜜,虽然生活困顿,到处漂泊,但是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反而让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于是为了纪念两人的感情和革命理想,萧红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萧红,与萧军一道,组成了“小小红军”,这既是他们深厚感情的象征,也坚定了他们二人追求理想的决心。

萧红

后来萧红以这个笔名发表的作品《生死场》一炮而红,迅速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这部作品得到了鲁迅等文坛大家的极力推荐,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文坛上知名的女作家,从此奠定了她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也正因为此,萧红就更加喜爱她这个笔名了,于是就舍掉她其他的笔名,从此萧红这个名字就成为中国文坛上一个亮丽的符号,并且伴随了她的一生。

当初萧红之所以要改名萧红就是为了纪念她与萧军的爱情,可是这个名字给她在文学创作上带来了好运,却无法挽救消失的爱情。随着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安定以及在事业上的成就,这对“小小红军”,越来越貌合神离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以至于萧军甚至对萧红拳脚相加,而瘦弱的萧红只能默默承受,当时萧红还怀着萧军的孩子。萧红只好痛苦地与萧军分手,一个人去日本疗伤,而萧军也去了延安,两人渐行渐远。萧红当初改名萧红也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了。

萧红的作品有哪些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才华是不可否认的。萧红具有自己鲜明的文体特征,她那一种游走于小说散文与诗之间的边缘文体,还有她独特的超乎常规的语言,类似于自传体的叙事方法形成了萧红自己独有的独树一帜的“萧红体”小说。萧红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良,影响之深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萧红剧照

萧红的作品从1933年的处女作《弃儿》算起,不足九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一共出版了十一部集子:《跋涉》、《生死场》、《商市街》、《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和《马伯乐》。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知名度最高的为《呼兰河传》。按照严格意义来说,《呼兰河传》并不是一部严谨的小说,更多的是像一篇叙事的诗篇,一副色彩鲜明的风土画,一首凄婉悄怆的歌谣。虽然《呼兰河传》遭到了左翼阵营的批评,但是萧红对应收获到的是她在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功。萧红作品中受到鲁迅赞赏的是《生死场》,鲁迅在看到这部作品后便一直鼓励萧红坚持创作,我们在今天才能看到如此多的萧红的作品。

萧红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她直率的语言和孩童般看待世界的角度,对这个世界的描写不加雕饰,把最自然质朴的世界呈现给世人。萧红作品中典型的女性细腻的笔触使她的作品保持最自然而然的状态。

萧红和端木蕻良是什么关系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短暂的三十一年的人生中,一生都在追求着爱情和自由。虽然萧红一生之中与多个男人有些感情纠葛,但是真正与萧红结为夫妻并在最后时刻依旧陪伴在萧红身边的男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端木蕻良。

萧红端木蕻良剧照

端木蕻良萧红相识在1937年的武汉,当时的萧红还正在与萧军谈恋爱,端木蕻良和这对情侣都是来自东北老乡。几个人相识之后便在一起同吃同住,情同兄弟姐妹。慢慢的,端木蕻良给萧红留下的印象越来越好,两个人也会在相同的问题上有一致的看法。端木蕻良的文人气质与萧军的粗犷豪放不同,很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温柔。当大家在问题上发生矛盾时,端木蕻良一般都和萧红持有共同的观点与看法。

对于萧红来说,最要命的就是端木蕻良不仅仅是尊重她,而是大胆直白的赞美萧红的作品,甚至说,萧红的作品成就超过了萧军。这一点让萧红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认可,这对于她这一个自立自强的新女性来说,得到认可是最重要的。渐渐的,生活本来就已经有了裂痕的两个人越走越远。萧红端木蕻良萧军三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们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后来萧红在与萧军分别后就与端木蕻良在一起了。

萧红端木蕻良的结合受到了当时朋友们的不支持和社会舆论的打击。不过无论如何,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端木蕻良陪在身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958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超级蓝血月全食 超级蓝血月全食152年一见,最佳观测时间地点下一篇: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杀人八百万的故事,军粮不足生吃人肉/史上第一刽子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