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兰陵王指的是什么动物 北齐唯一正常人兰陵王

导语:北齐时期,兰陵王是唯一正常的人,他却被称作“兰陵王”,这个兰陵王指的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目录导航:

  1. 兰陵王指的是什么动物
  2. 兰陵王命运
  3. 兰陵王不死北齐不亡
  4.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兰陵王这个人?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兰陵王习性
  6. 兰陵王是君子吗
  7. 历史兰陵王唯一的女人是谁
兰陵王指的是什么动物

兰陵王不是指什么动物,而是一个王爵封号

兰陵王名高长恭,南北朝北齐王室.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的人,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

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

北齐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兰陵王命运

兰陵王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其绝美的容貌而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兰陵王原名高长恭,是北齐的一员大将,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第四个孩子,如此显赫的出身,却依然伴随着一个神秘的身世:他的母亲是谁?

要知道,兰陵王的兄弟共有六人,而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都有史料记载。其中老五安德王高延宗的母亲不过是广阳王的妓女,正史中也明确记载说他的母亲为陈氏。而兰陵王的母亲究竟是何身份,史料中竟无任何记载。因此可以认为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连妓女都不如,兰陵王的童年也必定十分艰难。

而兰陵王不受疼爱、不被重视的另一原因则是他的相貌十分秀丽。历史中记载他是“貌柔心壮”,白的像个美妇人,长相接近如今的“花样美男”,眉宇间缺乏一种“英武之气”。在当时崇军尚武的皇室家族中,他的长相定不符合皇室的审美,自然也就得不到重视。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曾经北齐和北周在芒山恶战一场,兰陵王两次率领500铁骑冲破重围,奋勇杀敌。一直攻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又再次被敌军围困。

城墙上的北齐士兵只能看见来者带着面具,一时间无法判断是敌是友。犹豫之际兰陵王摘下面具,一张清秀的脸望着守城士兵。城墙上的人认出了兰陵王,一时间士气大振,立马调来数百名弓箭手,万箭齐发,就这样击退了北周的军队。

在兰陵王身上还有一个奇特之处,那便是他每次出战的时候都要戴着面具。至于他戴面具的原因,有人分析说兰陵王身材魁梧,可脸却像女孩一样秀气,这种长相在战场上起不到威慑力,因此兰陵王每次出战时都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

实际上兰陵王佩戴面具的故事是后人自己改编出来的,尽管兰陵王确实相貌秀丽,可在当时北齐皇族的强大基因下,几乎所有的皇子都十分英俊,难道皇帝上朝时也要担心没有帝王的威严而佩戴面具吗?

兰陵王每次戴的东西叫盔胄,这实际上是个把脸部的绝大部分都遮盖住的头盔,而并非面具。这种头盔可以较大程度的避免身体遭受敌方进攻性兵器的伤害,这种盔胄一戴,只有眼睛能露在外面,在当时的北朝十分流行,不少士兵都佩戴过。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即使他故意收受贿赂,想要营造贪财形象,故意抹黑自己,可还是没能逃过皇帝的猜疑。

一日,皇帝招兰陵王进宫,故作关切的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这样很危险。”兰陵王听后回答道:“因为这是我的家事。”换做其他臣子这样的答案甚至会得到皇帝的嘉奖,可如今对方是兰陵王,皇帝便猜忌说难道兰陵王是想谋权篡位不成?最终竟用一杯毒酒赐死了兰陵王。

兰陵王一生为国,甚至为了自保要故意贬低自己,可到头来还是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

他的英年早逝让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周卷土重来,所有北齐成员被杀了精光,不知道当他们面对惨死的命运时,会不会后悔当初的一杯毒酒。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高长恭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妓女也没什么关系。他的一个弟弟的母亲就是妓女。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难道低得连妓女也不如吗?历史记载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轮美奂的脸来。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下面的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也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他也有个缺点:贪财。在他家门口,行贿的人络绎不绝,这点是很遭人非议的。他的部下相愿曾经问他,你已经地位这么高,这么富有,你干嘛还要去贪财?兰陵王默不作声。相愿接着说,大概你是怕自己功高盖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点污点来吧。但你现在想往自己脸上抹黑,实在是没有用的。皇上要害你的话,这正好是个把柄。兰陵王流着泪跪下说,你说得对。相愿说你应该功成身退。兰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变得消极起来,打仗也没这么起劲了,生了病也不去治疗了,想把病搞大一点,可以早点退休。但是就这样还动作太慢,不久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兰陵王不仅天生长了一副眉清目秀的脸,对待自己的士兵和随从更是体贴入微。相比当权的北齐皇帝,那可以说两者是天壤之别。

洛阳之战后,军中武士们为兰陵王编了《兰陵王入阵曲》、这对于兰陵王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战士们和兰陵王一起戴着面具边跳边歌庆祝胜利。怎知道这件事情传到了北齐皇帝高纬的耳朵里。

高纬担心兰陵王权利太大,将士和士兵都听从他的,怕兰陵王谋反,便想尽办法赐了兰陵王一杯毒酒。

兰陵王不死北齐不亡

是的,兰陵王不死北齐不亡。

兰陵王高长恭被赐死后的第四年,齐后主高纬终于尝到了自毁长城的恶果,北齐帝国灭亡了。

由于高纬的猜忌,高长恭喝了御赐的毒酒而死,年仅三十三岁,北齐美男子与一代战神陨落。兰陵王固然英勇,他横扫北周,他打仗几乎没有败绩,但他的家族,他的朝代,注定不能容纳他,他的辉煌,注定是短暂的,他的存在,注定是时代的悲剧。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兰陵王这个人?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个人对兰陵王了解不多,大致了解的内容是:

1,兰陵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宗室子弟,姓高名肃,字孝全,号长恭。

据说兰陵王高长恭,长相极为俊美,而且在战场上勇猛无敌。

2,兰陵王是北齐国主高炜的叔父,高炜顽劣,毒杀了自己的叔父兰陵王。

3,兰陵是地名,大致位置就是现在的山东枣庄。兰陵是否是曾经是兰陵王的食邑,我就不太清楚了。

4,北齐国主高炜,荒淫无道。

①他无节制的卖官鬻爵,导致北齐缺乏制作官帽的貂皮,因此很多官员只好将狗尾巴缝在半节貂皮上,来制作官帽。史称“狗尾续貂”。

②,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与众人分享,因此他在夜宴之时,将最宠爱的妃子,脱得一丝不挂,置之于坐榻之上,让群臣观赏。史称“玉体横陈”。

玉体横陈夜,狗尾续貂时。北齐也就到了亡国之时。北齐最终被隋朝所灭,北齐国主高炜,向隋朝投降。

4,北齐名将秦彝,就是隋唐英雄秦琼(秦叔宝)的父亲。据说程知节(程咬金)的老爹,也是北齐的官员。

关于这段历史,我大致就知道这么一点点,您若有兴趣,可以去查证一下。

兰陵王为北齐人,文襄帝的第四子。据历史记载兰陵王不仅美貌惊人,而且品行高洁、爱兵如子、不贪女色被世人广为传颂。

兰陵王的名字是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因北齐乾明元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名兰陵王,兰陵王的出身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其实后人的说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兰陵王的母亲身份卑微,不被后人所记载,当时人对于血统的事情很重视,后来兰陵王也正因为此事,不被父亲甚至是叔叔喜欢。

最后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兰陵王的时代也随着兰陵王的英年早逝而走向灭亡。

高长恭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四儿子,受封兰陵王三年后,突厥大举入侵北齐,均被高长恭击退,此后高长恭开始被朝野重视。

据史料记载,高长恭是位美男子,作战异常勇敢,总是冲在最前面奋勇杀敌,再加上平时体恤将士,士兵对他十分敬仰爱戴。在公元564年的北邙山战斗中,高长恭带领将士英勇击败北周,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是战士们对他的颂扬。571年后,又数次击退北周,因功被任命为尚令书、录尚书事。

由于深得军心民心,却引起后主高纬猜忌,尤其是在北邙山战后,高长恭说,国事就是家事,更让高纬心中不快。高长恭知道自己被忌,性命难保,把别人欠下他1000金债务账单烧掉。于573年从容喝下了高纬所赐毒酒,死时年仅33岁。

这是历史的悲哀,高长恭明知自己功高振主,却因突出个人才干而无法引退,实属无奈之举;后主高纬不鉴其忠诚之志而将其赐死,实在是糊涂至极。

有兰陵王这个人。

兰陵王——高长恭(?~573)真正的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里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

有的,历史上的兰陵王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高长恭。他外貌俊美,内心刚强,有豪情壮志。兰陵王不止是个美男子,在不同的记载中,有的说兰陵王夫肌肤白皙透亮,跟女子一样白;有的说他自知声音跟外表太过柔美,不能威吓敌人,所以他上战场时,才会带上木头刻的假面。

兰陵王习性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

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

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

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后人猜想,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

《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

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

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

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

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

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

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

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象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之。


1. 兰陵王有一些特殊的习性。
2. 兰陵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刘备,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立者。
他以仁义和谦虚谨慎而闻名,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且重视团队合作。
他也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善于与各种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外,他还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致力于提升自己和他的团队的知识水平。
3. 兰陵王的习性延伸到了他的领导风格上,他注重以身作则,以德服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行来影响和激励他的团队成员。
他的习性也对后来的领导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领导风格的典范。

兰陵王是君子吗

兰陵王本没有什么过错,过错在于他生错了时代。在昏君高纬的治理下北齐人人自危,何况曾功高震主的兰陵王呢?

值得一提的兰陵王在死时还体现出了自己宅心仁厚的一面,他临死之时命令家人将外面欠的债券全部免掉。一个人在临死之时仍然表示出自己和善的一面,这一点是很难得的。由此看来,说兰陵王是位君子也不为过了。

历史兰陵王唯一的女人是谁

兰陵王妃,顾名思义,当然是兰陵王的妻子,遍查历史,历史上的兰陵王只有一人,就是南北朝时的北齐大将高长恭。

根据史书记载,高长恭正妃姓郑,应该就是兰陵王妃了。关于她的出身不太清楚,估计应该是朝中某位姓郑的大臣的女儿。

另外,高长恭还有位妾室,姓王,是北齐王所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572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曾国藩的出生地是哪里?下一篇:北魏历史上第三位皇帝是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