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中子星的磁场强度 磁星可能是极亮超新星的能量来源

导语:中子星的磁场强度可能是磁星成为极亮超新星的能量来源的关键因素。最近的研究发现,磁场强度越强的中子星,越有可能产生高能的爆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和寻找新型的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导航:

  1. 中子星的磁场强度
  2. 脉冲星能变成黑洞吗
  3. 银河系闪耀星的由来
中子星磁场强度

为宇宙中最危险的天体,中子星大家应该不陌生,它被称为黑洞的儿子,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在宇宙中,一些物质借助磁场向对方施加强大的影响,比如中子星,它的磁场强度竟然是地球100万亿倍。下面盘点的是宇宙间最强大的磁体。

1.中子星:磁场强度是地球100万亿倍

最强大的人造磁场会让粒子碰撞和聚变反应成为可能。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即便与宇宙最远端的磁场(如源于中子星的磁场)相比,人类付出最大的努力仍旧显得苍白无力。超新星种类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质量最大的超新星会在爆发以后形成黑洞,而质量相对较小的超新星则会产生中子星。

中子星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强度极高的磁场,超过10的12次方高斯,它使表层的铁聚合成长长的铁原子链:每个原子都被压缩并沿磁场被拉长,而且首尾相接,形成从表面向外伸出的“须状物”。在表面以下,由于压力太高,单个原子不能存在。它使中子星沿着磁极方向发射束状无线电波(射电波)。中子星自转非常快,能达到每秒几百转。中子星的磁极与两极通常不吻合,所以如果中子星的磁极恰好朝向地球,那么随着自转,中子星发出的射电波束就会象一座旋转的灯塔那样一次次扫过地球,形成射电脉冲。人们又称这样的天体为“脉冲星”。

质量最大的超新星会在爆发以后形成黑洞,而质量相对较小的超新星则会产生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惊人,磁性同样惊人:地球的磁场强度维持在0.5高斯左右,而中子星的磁场却是地球的100万亿倍。

出于一些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原因,有些中子星被归入“磁星”一类。磁星“继承”了一般中子星惊人的磁场强度,并在此基础上乘以1000倍。即便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停留,磁星仍可以消除信用卡上的信息。

脉冲星能变成黑洞吗

脉冲星是超新星爆发的一种残骸,磁星,和黑洞也是,之所以结果不同是因为质量不同,质量越大引力越大,直到形成黑洞,而且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有一个或几个伴星,他们距离很近互相吸引,融合,也就是说如果脉冲星周围有足够大质量的恒星通过窃取伴星的质量,甚至直接吞并伴星,就有可能形成黑洞,

银河系闪耀星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看银河就象一条银色的天上的带子,因而叫银河。实际上我们太阳系就在银河系中,我们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主平面在天球上的投影,所以银河系就以银河命名。

在英文中,银河也叫milkway,意思为奶路。希腊神话中,宙斯让自己的私生子赫拉克勒斯去偷喝赫拉的奶水,结果惊醒了赫拉,奶水洒了出来,形成了银河,因而得名。而赫拉克勒斯因为喝了赫拉的奶水,变成了希腊神话中最了不起的大英雄。

中子星发出的脉冲波。

银河系中就存在一种完全由原子核构成的奇异天体——中子星。质量为10至29个太阳的恒星演化至生命末期时,在自身重力塌缩下超新星爆发,星核在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下剧烈收缩,原子内部空间急剧缩小,电子并入质子转化为中子。整颗恒星被压缩成一个直径10公里的巨型“原子核”。

中子星密度极高,每立方米重量高达5.9x10^17千克,是太阳密度的4x10^14倍!小小一勺中子星的重量就有10亿吨,相当于一座珠穆朗玛峰!其表面的硬度更是惊人,大约是钢的100亿倍!

迄今为止在银河系中发现的中子星数量大约为3000颗,其中磁星的数量更为稀少,只有20多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5890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失宠成守陵人,比殉葬更痛苦?下一篇:夏朝一尺有多长 古代十六寸一尺是哪朝哪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