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与区别 造成汉书史记不同的主要原因

导语:《史记》与《汉书》是中国两部重要的史书,二者在写作风格、史料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编写目的和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文学修养。

目录导航:

  1.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与区别
  2. 史记与资治通鉴,汉书区别
  3. 论《汉书》和《史记》写作特点的不同
  4. 史记的表与汉书表区别
  5. 前汉书和汉书的区别
  6. 《史记》和《汉书》的区别
  7. 东汉时史记和汉书地位特点或影响是什么
史记汉书的比较与区别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但是《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而《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1《史记》和《汉书》的相同点: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史记》首创纪传体,内容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种体裁以帝王为中心记载历史,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有利于君主独尊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各体配合,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汉书》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内容上有纪、表、志传。两书作者都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文采斐然,使得两部史学著作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史记》和《汉书》的不同点:

1、内容上的差异。《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2、体例上的差异。司马迁吸收融汇先秦史书的编纂方法,《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汉书》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3、旨趣上的差异。《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写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还具有严肃的批判精神,尤其是他对当代史所持的批判精神,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都不失中国古代良史的传统。尽管班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能够从实际出发给以批判的考察和分析,体现出史学家的严肃态度和求是精神,相对而言远远不及司马迁的勇气,《汉书》记载本朝历史,迫于政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歌功颂德的成分。

4、思想上的差异。司马迁不完全信从孔子的儒家说教,为一些被世俗瞧不起的小人物立传,宣扬追求物质财富为人的本性,为秦末的反秦斗争唱赞歌,都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思想倾向;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主张任贤施仁,反对酷吏暴政;在哲学问题上,司马迁的认识论,有承认天人感应、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还有怀疑天命,以至不相信天命的一面,甚至明确表示了否定天命的思想观点。班固把这种新儒学作为主导思想,《汉书》中充斥着天人感应、五德终始、谶纬怪异等思想,充满了天意支配人事的说教,集中体现了班固错误的历史观。

5、文学上的差异。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文学,善于刻画历史人物,精于剪裁,栩栩如生,文采飞扬,堪称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中的经典。班固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但是过于重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而《汉书》则是班固所著。

《史记》和《汉书》无论在历史观点、语言风格或体制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1、司马迁作《史记》对於帝王贵族的罪恶,都能据实的揭露出来。《汉书》是受诏而作的官书,其立场是为封建王朝服务,所以没有《史记》那样强烈的批判精神。

2、《史记》在语言运用上,大量吸取民间口语、谚语和歌谣,具有通俗流畅、浅易近人。而《汉书》的作者班固是东汉著名的赋家,重铺排,并多用骈偶句法。

《汉书》和《史记》都是正史上著名的纪传体史书。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

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汉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史记》。它与《史记》相比的特点有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但是《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而《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史记与资治通鉴,汉书区别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

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

作者不同:《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但是《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而《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时段不同,史记是司马迁写的汉武帝之前的历史,汉书是东汉班固写的东汉至少的历史,资治通鉴时段更长。

论《汉书》和《史记》写作特点的不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史记》五种体例。

第一、"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表"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重要的历史大事。

第三、"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以及天文历法等。

第四、"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诸侯,以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事迹。

第五、"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事迹,其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及循吏、儒林、酷吏、游侠、刺客、名医、日者、龟策、商人的传记。

《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一、选取与天下兴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戏剧化的、激烈紧张的斗争冲突来凸现人物性格。

第二、用"互见法"来补充叙述、交待某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清洁或者细节,既避免叙述的重复,又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完整。

第三、重视以细节描写突显人物性格。

第四、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情。

《汉书》的写作特点:

第一、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

第二、作者常常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而且分寸掌握得相当准确。

第三、 对材料的取舍,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善于剪裁。

第四、 结构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交待。

第五、作者收录了大量的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无论是题材,还是写作手法,史传文学都是后世小说,散文的重要源头。

史记的表与汉书表区别

1、作者不同: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2、文学体裁不同: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3、创作年代不同:

《史记》成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

4、记载的历史时间断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创作背景不同:

《史记》: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汉书》: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前汉书和汉书的区别

《汉书》,又称《前汉书》。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史记》和《汉书》的区别

1、作者不同: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2、文学体裁不同: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3、创作年代不同: 《史记》成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

4、记载的历史时间断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创作背景不同: 《史记》: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汉书》: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来源:-史记 来源:-汉书

东汉时史记和汉书地位特点或影响是什么

东汉时期史记和汉书的地位相比,汉书的地位要高于史记重要的原因,就是汉书符合大一统王朝治理国家的需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7179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红楼梦为什么是鬼故事 为什么红楼梦里面都是鬼下一篇:摘口罩的方法 多地出台“摘口罩指南”!各地区在哪些情况下可不戴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