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古代儿童刑法 秦朝为什么以身高作为刑事责任标准

导语:古代儿童刑法中,秦朝以身高作为刑事责任标准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探讨秦朝以身高为刑事责任标准的背景和原因。

目录导航:

  1. 古代儿童刑法
  2. 古代怎么处理小孩犯罪
  3. 一米六五在古代算高吗
  4. 秦朝高个子保护的法律是正确的吗
  5. 东周时期人类身高
  6. 谁来分析一下秦朝兵马俑身高的真实性
  7. 秦朝女子几岁必须嫁人
  8. 秦车长多少
  9. 先秦时身高最高的人
古代儿童刑法

我国古代,王为了体现仁政,对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会宽大处理。西周时期,立法者就认识到年龄与认知、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恤幼思想,《周礼•秋官•司刺》就有“赦幼弱”的规定。

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秦代对身高未满六尺的人犯罪予以宽大处理。

汉代再次以年龄大小作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东汉时规定:“未满八岁,八十岁以上,非手杀人,皆不坐。”

至唐代,《唐律》成为中华法系集大成者,刑事责任年龄立法基本趋于完备。《唐律》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详细分类,分为七岁以下、七岁到十岁、十五岁以下三个阶段,并分别规定了除死刑以外,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不同情形。

到清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建立了更严格的条件限制。雍正年间,两个小孩一起挑土,其中一叫丁狗仔的欺负另一叫丁乞三仔的,不光让他挑重的,还用土块丢他,对方用土块还击,却导致其死亡。本来丁乞三仔已年满十岁,触犯死刑,不适用恤幼的相关规定,但雍正了解前因后果后,作出判决,此案情有可原,免其死罪,减刑发落并赔偿丧葬费。

古代怎么处理小孩犯罪

家庭惩罚:在古代,家庭是小孩的主要社会单位,因此家庭惩罚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父母或长辈可能会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例如责骂、打骂、禁足等。

社区惩罚:在一些地区,社区也会对小孩犯罪进行惩罚。例如,小孩可能会被迫向社区居民道歉、做义务劳动或者接受社区教育。

官方惩罚:在一些情况下,小孩犯罪可能会被送到官方机构进行处理。例如,在中国古代,小孩犯罪可能会被送到县衙或者州府进行审判和惩罚。具体的惩罚方式可能包括鞭打、流放、监禁等。

古代未成年犯罪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惩戒方式,即让犯罪未成年人的家庭自行惩罚,比如由父母教训或细心照顾,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错误,以避免再次犯罪。

另一种是集体惩罚方式,即对整个家族或社群进行荣辱制度的约束,强化犯罪的惩罚力度,比如剥夺其名誉、排斥他们或经济惩罚等。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未成年犯罪处理方式因地区、文化和社会习惯等差异而异,而且相对来说比较严厉,因此应该在现代进行审慎评估,避免过于苛刻或针锋相对地对待犯罪未成年人。

我国古代,王为了体现仁政,对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会宽大处理。西周时期,立法者就认识到年龄与认知、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恤幼思想,《周礼•秋官•司刺》就有“赦幼弱”的规定。

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秦代对身高未满六尺的人犯罪予以宽大处理。

汉代再次以年龄大小作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东汉时规定:“未满八岁,八十岁以上,非手杀人,皆不坐。”

至唐代,《唐律》成为中华法系集大成者,刑事责任年龄立法基本趋于完备。《唐律》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详细分类,分为七岁以下、七岁到十岁、十五岁以下三个阶段,并分别规定了除死刑以外,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不同情形。

到清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建立了更严格的条件限制。雍正年间,两个小孩一起挑土,其中一叫丁狗仔的欺负另一叫丁乞三仔的,不光让他挑重的,还用土块丢他,对方用土块还击,却导致其死亡。本来丁乞三仔已年满十岁,触犯死刑,不适用恤幼的相关规定,但雍正了解前因后果后,作出判决,此案情有可原,免其死罪,减刑发落并赔偿丧葬费。

在古代对儿童的暴力犯罪有个专属名词“采生折割罪”,即是指故意将儿童手脚折断,让儿童以残障人士身份乞讨,为自己谋利的行为。

此罪行在古代历朝历代均是必死大罪,《大明律》里更是处以死刑中的极刑-凌迟,罪犯的财产要全部赔偿被害者家庭,罪犯家属及如果是从犯,全部都要斩首,即使是毫不知情,也要流放到两千里以外的蛮荒之地受苦。

一米六五在古代算高吗

中国古人比现代人略矮,和建国以前的人的身高基本一致。

首先谈一下古人的普遍身高。

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但是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约0.23米,明清一尺约0.31米-0.33米,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约50%!

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个说法。汉代的度量衡基本与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长度单位“尺”约为0.23米。0.23*7=1.61米。由此可见,古汉人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同时,参看《三国演义》,关羽那样的大汉身高可以达到八尺,合现在的1.8米多,在现在也算是比较高的了。此外还有个别达到九尺的,身高就是2米左右了,比当时大多数人高了2-1.6=0.4米。考虑到现在中国人身高1.7-1.8米的比较多,比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巨人”——姚明,也是矮了差不多的高度,因此秦汉的中国人身高普遍1.6米左右是可信的。

秦朝高个子保护的法律是正确的吗

秦朝高个子保护是真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为凸显其压倒到一切的权威,行事格外炫耀。秦始皇的好大喜功来说,特意安排一支超过平均身高的战士是有很大的心理需要的,大大的增加了气势。

那时候因为战乱,百姓户口记录得非常混乱,当权者区分不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以就以身高来做了规定,不超过六尺的,就当作是未成年人,所以这些人犯法,就都不用承担责任了。

“料民”变得困难,户籍登记不准确,影响国君对自己国家的整治。无论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不打仗的时候,“料民”,也就是户籍登记,对于当时的调查者和当权者来说,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百姓的户籍登记可是会影响到国君对国力的判断的,而且还影响到征发徭役、兵役之类的事情,对当权者来说,做一些决策,发展军队等等都是不利的,所以是一定要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区分开来的,便制定了一个规则,用这个规则来区别,这样,官员就可以根据这个去调查,去征收有一些兵役,工作也比较好进行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依据身高来判断是不是成年人了。在秦国,其实六尺也大概就是在1.3米到1.4米之间,也就是现在我们的小孩子的身高,所以这样看来,这种规则来区分,还是挺符合现实的,便一直传用下去啦。而那个时候,秦国也是比较保护未成年人的,所以就规定,身高低于六尺的人犯法就不用负法律责任了,也就是未成年人犯法,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

我觉得这个对于当时科技和制度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完善的秦国来说,有这样的规则,而且符合现实,是挺聪明的一个做法的,虽然可能会有些例外,但是不得不说,还是可以有效啊地实行的

东周时期人类身高

我们先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身高,在当时秦国宰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将超过七尺作为男性成年的标志,当时一尺大概是23厘米,七尺也就是161以上才算成年,那么当时秦国的身高至少都在1米6以上,那么著名的孔子身高多少呢?

根据出土的鲁国折叠铜尺推测,孔子身高大约是1.97米。《史记》曾说孔子“长人而异之”,算是先秦古人当中相当高的人了。到了汉代,身高又进一步的增长《汉书》中记载,当时的宰相霍光身高7尺3寸,相当于现在的1米68,这在当时被形容为中等身材,也就是说汉代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增长到了1米68左右了。秦末的项羽身高“八尺二寸”,接近1米9了,可谓是身材魁梧的了。

谁来分析一下秦朝兵马俑身高的真实性

现在发掘的秦汉古墓,常常发现保存完好的骨骼在经过了2000年尸缩后的高度仍超过1.80M,那么死者生前身高应在1.85M左右!

兵马俑中前军士兵身高1.80M,军官身高1.90M,汉末张飞身高1.85M,关羽身高2.10M(寻常马匹都驼不动),曹操是小个子身高也有一米六几。如此推算,即使是普通军士平均身高超过1.70M也没什么奇怪的。

在西汉士兵群葬墓中根据死者大腿骨的长度,大致可推算出汉士兵平均身高要超过1.70M。身高与生活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要有足够的肉类、米饭让人吃饱,即使没有现代的奢侈营养品,古代人长高个子是没有问题的。

在汉族人强势的时候,大个子得到重视,高个基因是优势基因,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大;而在历次异族入侵大屠杀中,身材较矮小的人被异族认为威胁性小,活下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人为的因素导致矮个汉族人的基因反而成为优势基因。

6000多个秦兵马俑最矮的一个是175CM,几千具兵马俑平均184CM,190CM以上的兵马俑比比皆是。

每个秦俑发型和脸部长的也不一样,为什么秦人不统一做成190CM的身高呢,却要高高矮矮的参差不齐,可以认为每个秦俑都是严格按照真人比例身高制作的。

秦朝女子几岁必须嫁人

我国秦朝的婚龄并不是按照年龄来设定的,而是按照身高,秦朝按照身高来决定你是否达到成亲的标准。秦朝的规定可谓是标新立异,其规定只要男子的身高达到了六尺五寸,女子的身高达到六尺二寸,就可以思考婚嫁,成家立业了。其实按在当时秦朝的年龄身高来算,当时符合规定的女子基本上已经满足十四五岁了

秦车长多少


1. 秦车长是多少?
2. 秦车长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万里长城的总长度。
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考古研究,秦车长大约是21,196.18公里。
3. 这个长度是通过对长城各个部分的测量和统计得出的,长城的修建历时数十年,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最终形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
长城的修建不仅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也是展示秦朝统一大业的象征。
长城的存在对于保护国家边疆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历史记载,秦朝时期的车长因地区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秦朝的战车长约为3.5米至4米左右,用于军事行动。而在民用方面,秦朝的马车长则相对较短,大约在2米至2.5米之间。这些车长的设计考虑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为参考,具体车长可能因时代变迁和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秦车长是指古代中国秦朝时期的车长,其具体身高并没有确切的记录。根据历史文献中的描述,秦车长大多体态高大,众所周知,秦始皇嬴政也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物。并且,在秦朝时期,车长一职通常由身材高大、强壮的士兵担任,以确保车辆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因此,可以推测秦车长的平均身高可能会达到当时人们的平均水平之上,但具体的数字难以确定。

秦车长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马车,也称为“秦马车”或“秦乘车”。根据史书和考古发现推测,秦车长大约为3到4米左右。

秦车是古代中国秦朝时期使用的一种马车,通常由木材制成,车身外覆厚重的青铜装饰,以显示出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秦车常常具有四轮和封闭式车厢,马匹牵引。车厢内部设有坐椅和储物空间,适用于贵族阶层出行和仪式活动。

尽管确切的尺寸信息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并不明确,但从现有的车辆模型、古代文字描述和考古发现的车辆遗迹来看,秦车大致可估计为3到4米的车长。然而,具体的车长可能因为设计和使用的目的而有所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对秦车车长的大致估计,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古代车辆的具体尺寸可能由于时代变革、地域差异和个别定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根据历史记载,秦朝时期的车长并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然而,根据史书中的描述和考古发现,秦朝的车长大致在3至5米之间。这些车长通常由木材制成,车身较长且宽度适中,以容纳更多的乘客和货物。车长的设计也考虑到了稳定性和平衡性,以确保在崎岖的道路上行驶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车长还配备了适当的悬挂系统和轮子,以便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驶。总体而言,秦车长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中国工匠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先秦时身高最高的人

一号牧民”,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是活着的属于自然生长的世界第一巨人。而秦始皇陵巨人俑身高250公分,脚掌54码,比喜顺还高12公分,堪称超级巨人。根据考古发掘,秦人身高一般为170公分,兵马俑一般是按照真人1:1的比例塑造的,该巨人俑超过秦人平均身高许多,其产生可能与先秦时期超级巨人的传说有关。

据《国语·鲁语》记载,春秋时吴国与越国战争,吴王夫差打败了勾践,于是有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夫差派人去挖勾践的祖坟,出土一具巨人的骨头,那骨头之大,要用一辆战车才能装得下。吴王很好奇,请著名专家孔夫子鉴定。孔夫子认为,这是传说中巨人族防风氏的遗骨。孔夫子从不语“乱、力、怪、神”,

1/3

他的言论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意思是禹召集天下诸侯于今浙江会稽山进行年终考核评比,其它诸侯都按时参加,而防风氏姗姗来迟。夏禹认为防风是故意藐视他,所以决定将他推出斩首。当把防风氏押到刑场时,刀斧手难住了,他的身躯三丈三尺,刀斧手无论如何也够不着他的头颅。大家乱作一团,大禹命令手下的人动手搭了一个三丈高的木台,刀斧手站在高高的木台上,才得以把防风氏处决。防风氏高大到什么程度呢?他被禹处死以后,一节骨头就装了满满一车。

孔夫子还进一步考证,防风氏在夏商时叫汪罔,西周时叫长翟。如此看来,防风氏不是一个人,而是指一个民族,这个民族的突出特征就是身材高大。防风氏被杀,他的子民在南方无法立足,于是开始往北迁徙;防风氏的后代

先秦时期。身高很高的巨人,是防风氏的后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908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努尔哈赤是否曾攻占过北京?下一篇:载沣老婆 历史上溥仪妻妾怎么写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