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西晋是怎么灭亡的 西晋是谁灭亡的

导语: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灭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内部的政治腐败和外部的战乱侵袭。西晋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官员贪污受贿,导致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而外部的战乱则是由于北方民族的入侵和内部军阀割据所导致的。最终,西晋在内外交困之下,终于被北方民族的攻击所灭亡。

目录导航:

  1. 西晋是怎么灭亡的
  2. 推翻西晋的是哪个民族
  3. 西晋被谁灭亡的
西晋是怎么灭亡的

西晋的灭亡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从内部来看,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国力严重衰退的主要原因。八王之乱中,司马颖的权势最强,司马越不服气,率军攻打司马颖,结果惨败。

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找到鲜卑骑兵来帮助复仇,刘渊也向司马颖建议请匈奴前来解围,但刘渊回到匈奴后却趁机起兵恢复匈奴昔日的荣光,成为新任大单于。

司马颖没有坚守不出,而是大肆出击,结果惨败,鲜卑人的战斗力比司马颖强太多。

很快,刘渊就以“汉”为国号,建立了新政权,西晋在各地都陆续出现起兵造反现象。

从外部来看,五胡乱华破坏了西晋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

最终,316年前赵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1。

西晋灭亡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内外割据:西晋时期,政权内部发生多次分裂,形成内部割据的局面。特别是八王之乱(公元291年-306年),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内斗,导致朝廷的权威严重受损。
2. 社会动荡:西晋时期,社会上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动荡。贵族地主和豪强势力膨胀,与普通民众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不稳定。
3. 民族侵袭:西晋时期,北方民族游牧民族逐渐强大,频繁入侵中国的中原地区。他们的军事力量逐渐威胁到西晋的统治地区,对西晋的灭亡造成了重要影响。
4. 经济衰败:西晋时期,国家的财政困难和物资短缺等经济问题日益严重,给朝廷的统治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土地兼并和重税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综上所述,西晋的灭亡是由于内外割据、社会动荡、民族侵袭和经济衰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灭亡可以追溯到第三世纪末和第四世纪初的一系列因素和事件。

以下是导致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1.内部政治动荡:西晋时期内部政治腐败,官僚体制急剧膨胀,腐败现象严重,吏治失序。加之皇权相对削弱,王室分裂和内部斗争不断,导致了政治的不稳定和内乱的出现。

2.民族侵袭:在西晋晚期,各种民族侵袭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北方的匈奴、鲜卑和羯族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他们不断地侵犯西晋的疆土,并与当时内部政治不稳定的局面相结合,给西晋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社会经济问题:西晋时期,尤其是晚期,社会经济问题日益严峻。土地兼并、富者恶藏,农民负担沉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之连年的战乱和民族侵袭,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减少,财政困难。

4.名族分裂和军阀割据:西晋的统治区域逐渐出现军阀割据和势力分裂的现象。各地军阀割据,对抗中央政权,使得西晋的权威和统治力逐渐瓦解。

5.外族入侵和"五胡乱华":西晋末年,大量少数民族如五胡(羯族、鲜卑族、氐族、匈奴族和羌族)乘机入侵中原,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最终,西晋于公元316年正式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时期。

以下是导致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1. 内部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西晋时期,内部政治腐败严重,权力斗争频繁。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斗导致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威信和统治能力。

2. 军阀割据和八王之乱: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爆发,各地军阀争夺权力,导致国家分裂为多个割据势力。这场内战持续了数年,造成了国家的混乱和削弱,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3. 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西晋时期,国家经济遭受了多种因素的冲击,包括战乱、自然灾害和财政困难等。这导致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和贫富分化加剧,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稳定性和统治能力。

4. 民族大迁徙和外族入侵:在西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加剧了国家的困境。特别是五胡乱华时期,匈奴、鲜卑、羯族等游牧民族纷纷南下,对西晋的统治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和破坏。

综合以上因素,西晋最终在公元280年被西北的五胡族势力所灭,结束了其统治。

1.内部政治腐败: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导致官员的选拔和升迁主要依据出身,而非能力和才干。这种制度使得朝廷上层的官员大多来自豪门望族,他们不仅贪污腐败,而且对百姓不闻不问,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内部分裂:西晋时期,由于大封诸侯政策的实行,导致各地诸侯割据,形成了多个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之间互相攻伐,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外部侵袭: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侵袭日益加剧。

推翻西晋的是哪个民族

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匈奴。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开始了灭晋的历程。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匈奴帝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176年至公元前128年,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

灭亡西晋王朝的是匈奴族的刘聪,所以推翻西晋的是匈奴族!刘聪是匈奴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自幼聪慧好学,汉化程度很高,14岁已通习经史、百家之学,对孙吴兵法尤为精熟。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命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将兵2万7千人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前后12战,晋兵皆败,死三万余人。

接着刘曜、王弥、石勒合兵攻破洛阳,杀西晋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人,俘晋怀帝司马炽,押送汉国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刘聪封怀帝为会稽郡公。西晋灭亡。

刘聪,出生不详,死于318年8月,一名刘载,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人,汉赵(前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刘聪自幼便聪颖过人,不仅熟读经史和百家之学,甚至对《孙吴兵法》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个文武双全之人。

刘聪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外出游历的时候结交了大量的名士,最终帮助其父亲建立了汉赵王朝。此时的刘聪,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才能之人,这在未来也得到了验证,刘聪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洛阳和西晋,还将西晋皇帝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他也的确是一个十足的恶人灭亡西晋的汉赵政权拉开了五胡十六国的大幕,开启了一个战火纷飞的数百年乱世,所谓先出头的掾子先烂,汉赵政权满打满算二十来年就报销了,取而代之的是汉赵大将石勒建立的后赵。

“八王之乱”先后进行了16年,破坏了社会经济,西晋统治力量大为削弱,加剧了民族矛盾,公元316年,汉国(前赵)匈奴人刘曜进攻长安,西晋灭。

“八王之乱”爆发后,西晋王朝内部连年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天灾人祸横行,难民遍地。打响反晋第一枪的,便是因为逃避战乱逃入益州(今四川等地)的巴氐(dī)族首领李特、李流等人,他们在蜀郡率领难民正式起兵反晋,建立起了后来的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政权。

虽然“成汉”这个国家只是一个割据政权,没有对西晋王朝造成致命杀伤,但匈奴人继之建立的“汉赵”国(史称“前赵”)却是真正让西晋王朝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这个“汉赵”国的建立者刘渊是南匈奴首领,也是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将刘邦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的匈奴首领)的后代,因为冒顿单于曾与汉朝相约为兄弟,所以其后代都以刘氏为姓。西汉时期,匈奴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中南匈奴依附中原王朝,到西晋末年,刘渊的父亲刘豹担任南匈奴的左贤王。刘豹去世后,刘渊接掌其部属,并一度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担任将领。

目睹西晋王朝由于“八王之乱”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加入反晋的浪潮后,刘渊也在在其他匈奴部落首领的共同推举之下以“恢复汉朝”为名反晋自立,建立“汉赵”国。

很快,这个匈奴人建立的政权在刘渊的带领下逐渐攻取了中国北方地区,威震中原,其它很多参与反晋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归附,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羯族首领石勒(后来反叛“汉赵”,建立“后赵”)。

公元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和继承帝位。几天后,皇位被刘和的弟弟刘聪(刘渊第四子)篡夺。

公元313年,“汉赵”皇帝刘聪夺取洛阳,俘杀晋怀帝。因为晋怀帝的年号是“永嘉”,所以史称“永嘉之乱”,这也代表中国汉地在短暂的统一后又重新走向分裂。

晋怀帝死后,西晋残余势力在长安迎立太子司马邺即位,是为晋愍帝。但仅仅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316年,长安也被匈奴人建立的“汉赵”国攻破,晋愍帝被俘,西晋由此彻底灭亡。

西晋灭亡后,割据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史称“东晋”。至此,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与中国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所以这段时期也被称为“东晋十六国”。

参考资料:《晋书》、《汉赵国史》、《资治通鉴》

匈奴。

公元三零八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被谁灭亡的

西晋”灭于刘渊汉国,惠帝时刘渊为五部大都督,此时就开始起兵。很快发展到五万人,定都于离石,建国号“汉”,自称汉王。由于西晋王朝是经过长期战乱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国家,加之“八王之乱”的发生,因此经济基础并不稳定。

西晋的商业与手工业也是在经过了短时间的发展后,也被战争破坏而停滞不前的。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也相继起兵反晋的情况下,最终被消灭。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被五胡所灭。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晋王朝的大一统是质量低劣的大一统,也是极为短命的大一统。统一后皇族内乱不休,统治阶级内部内斗不止,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同时少数民族南迁,终于颠覆中原政权。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后开始了灭晋的历程,刘渊登基后立即谴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洛阳,而但是由东海王越掌握洛阳大权,接过东海王越为了自保带者四万人马和朝臣撤出洛阳,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机将东海王的所有人马全部消灭,洛阳被攻破将晋怀帝司马炽掳走,晋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于长安拥立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公元316年长安被围,现在的西晋早已无兵出战,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王朝终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9866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东周和西周的起止时间 西周算是朝代吗吗历史下一篇: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哪个年份最早 三国和水浒发生的时间一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