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五代十国的顺序 十国的先后顺序

导语: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这段时期从公元907年开始,到公元960年结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出现了十个独立的政权,这些政权相继建立,争夺中原的控制权。根据时间顺序,十国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南汉、吴越、闽、南楚。每个政权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导航:

  1. 五代十国的顺序
  2. 十国的先后顺序
  3. 五代十国顺序
  4. 五代十国是并列还是先后
  5. 五代十国是并存的吗
五代十国的顺序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指的是五代(907年-960年)和十国(902年-979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而十国则是指五代时期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五代十国的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唐、南宋。其中,前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十个国家为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因为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分期,指的是从五代开始,到北宋建立后,中原地区出现多个政权,其间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历史地位也比较特殊。
是按照历史上这些政权的兴衰排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分别是五代十国中的前五个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十国除了这五个政权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小国家。

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大致为907年至979年间。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五个朝代;十国指的是南唐、吴越、南汉、后蜀、楚、闽、前蜀、后荆、吴、南楚这十个政权。它们的顺序如下:

五代:

后梁 (907年 - 923年)

后唐 (923年 - 936年)

后晋 (936年 - 947年)

后汉 (947年 - 950年)

后周 (951年 - 960年)

十国:

吴越 (907年 - 978年)

楚 (907年 - 951年)

吴 (902年 - 937年)

闽 (909年 - 945年)

南唐 (937年 - 975年)

后蜀 (934年 - 965年)

前蜀 (907年 - 925年)

南汉 (917年 - 971年)

后荆 (929年 - 961年)

南楚 (927年 - 951年)

十国的先后顺序

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所谓“十国”,其实并不是只有十个,它是那一时期在中原以外地区建立的十余个国家的合称。在欧阳修所编写的《新五代史》中,最早出现了十国的说法,书中的十国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和“北汉”。

在唐朝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许多新藩镇兴起了。他们为争夺地盘,长期混战。其中最强大的是朱温。

朱温原为黄巢部将,公元882年(唐僖宗中和二年)叛变降唐,唐朝赐名“全忠”。他因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做了唐朝宣武节度使,驻汴州(今河南开封)。

后来,朱全忠依恃雄厚的兵力,控制了唐昭宗李晔,接着又派人杀死他,立其幼子李祝为傀儡皇帝。公元907年,朱全忠废李祝,灭唐朝,自立为帝,国号梁,建都于开封。

五代十国顺序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54]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2])的合称[56]。

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唐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五代十国开始。[3]其间定难军(逐渐形成后来的西夏)逐渐独立,而静海军(交趾)开始脱离中央统治。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56]。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

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两州,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重病被迫班师,后不幸病亡。柴宗训即位后不到半年,就被赵匡胤所篡,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的先后顺序

1 后梁 汴州(今河南开封) 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

2 后唐 洛阳(今河南洛阳) 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

3 后晋 汴州 936年——946年 高祖石敬瑭

4 后汉 汴州 947年——950年 高祖刘知远

5 后周 汴州 950年——960年 太祖郭威

十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朝代/政权 都城/首府 统治年代 开国君主

1 吴国 广陵(今江苏扬州) 892年——937年 太祖杨行密

2 南唐 金陵(金江苏南京) 937年——975年 烈祖李昪

3 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891年——925年 高祖王建

4 后蜀 成都 925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5 闽国 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893年——945年 太祖王审知

6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896年——951年 武穆王马殷(无庙号)

7 南汉 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905年——971年 高祖刘

8 南平(荆南) 江陵府(湖北荆州) 907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兴(无庙号)

9 吴越 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 893年——978年 太祖钱镠

10 北汉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951年——979年 世祖刘崇

五代十国是并列还是先后

五代是先后更替的,十国是不同时期并存的。

五代十国时期指的是唐朝亡后至宋代建立前这一段时间,具体从907年至960年。其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依次占据中原地区,合称为“五代”。而南唐、吴越、北汉、后蜀等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先后并存,合称“十国”。

五代十国是并存的吗

不是。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22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以家为家,一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中的以天下为天下是什么意思 尚思为国戍轮台为的意思下一篇:永乐年是那朝代离现在多少年 攻打朱棣的将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