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雍正王朝:胤禛在江南赈灾工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你看懂了吗 雍正王朝:胤禛在江南赈灾工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你看懂了吗

导语:雍正朝:胤禛在江南救灾工作中能学到什么?你明白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人物、事件、谜团吸引着无数的人继续探讨和追寻,在里面可以学习和领悟到许多有用的道理,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和观摩一下四阿哥胤禛在江南赈灾工作中的操作,看看以精明着称的雍王爷是如何顺利完成康熙皇帝交办的差事,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的。 1、摸底调查,合理对

雍正朝:胤禛在江南救灾工作中能学到什么?你明白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人物、事件、谜团吸引着无数的人继续探讨和追寻,在里面可以学习和领悟到许多有用的道理,应用到工作、生活中去。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和观摩一下四阿哥胤禛在江南赈灾工作中的操作,看看以精明着称的雍王爷是如何顺利完成康熙皇帝交办的差事,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的。 1、摸底调查,合理对策。 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暴涨,山东、河南多处决口,发生洪涝灾害,老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人都能想到的是需要马上赈济灾民,抢修河堤。这是太子的想法,也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想到的,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康熙不满意胤礽的回话 赈济灾民需要粮食,抢修河堤需要花钱,但是钱从哪里来呢?大部分人都能认为钱从国库里面来,粮食要从周边临近的省份调集,尽快运到灾区。这是八阿哥胤禩的想法,比太子的想法有了进步,最起码有了具体的方法和方向,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胤禛给出了我们答案,八阿哥胤禩的想法还远远不够,因为没有人想到国库还有没有足够的银两,附近省份还有没有足够的余粮。 胤禛正是因为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提前进行了摸底调查,盘了盘家底。发现国库存银不足50万两,附近省份无粮可调,赈灾需求还差200万两以上的银子的现实情况。 怎么办? 胤禛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对策,从国库调拨40万两到附近省份,从富户手中买粮食先应急,然后是派有身份的中央钦差大臣负责到江南筹款赈灾。 三种方案对比,无疑胤禛的对策是最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一个是胤禛对国库空虚的事情肯定有所耳闻,现场调查只是核实了情况,并取得了精确的数据。 另一个是胤禛选择的时机是在胤禩刚刚说完自己的对策时,时间的把握是切到好处。 有力的压制了胤禩,突显了自己的调查成果,而且在后来面对太子的诘难的时候,有了一个「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借口。 2、寻找突破,人尽其才 胤禛提出了正确合理的赈灾对策,但是钦差大臣的人选还没有定。这个时候康熙的心情显然并不是很好,如果自己提出担任钦差大臣的差事,肯能会被人指责是处心积虑为自己谋划,而且可能不会得到成功。 胤禛请太子推荐去做钦差 这时候需要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进行推荐,胤禛选择了太子,一方面增加了成功的几率,一方面也是向太子表明立场,避免引起太子的猜忌,因为胤禛这时候毕竟羽翼还不丰满,还需要太子的庇护。 江南赈灾的差事顺利的落到了胤禛的头上,但是困难才刚刚开始。 江南赈灾筹款的目标人物是江南巡盐道治下的盐商群体,而这部分人都在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等人组成的「 ”八爷党”庇护之下。 如何从这些人手里面「 ”抠”出银子来,才是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胤禛换上便装从灾区现场一路走来,了解了受灾的严重程度,也是在寻找筹款的突破口在哪里。 非常巧的是发现了有人正在给扬州知府巡抚强买女孩,其实这也是必然现象,每次国家发生灾难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趁机发「 ”国难财”,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背景和势力的地方豪强,也就是胤禛的筹款对象。 胤禛到了知府衙门,首先抛出了田文镜被革职一事,然后顺势用强买女孩一事扒下了扬州知府的顶戴「 ”借”给了不畏权贵,为民做主的田文镜。 田文镜穿着「 ”借”来的顶戴官服,果然是无所顾忌,将赈济灾民的事情办的是红红火火,附近的灾民都得到了施舍的粥。而且田文镜还要求熬粥的标准是”插筷子不倒,裹上毛巾不渗”,有了田文镜这个「 ”拼命三郎”加入,江南赈灾的工作算是打开了一点局面。 3、发动群众,施加压力 虽然田文镜在前面施粥赈灾,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赈灾所缺的200万两银子还没有着落。 既然江南的富户盐商不肯捐赠银两和国家共度难关,那么胤禛也就没有必要和他们客气了,好说好商量的弄不来钱,胤禛早有预料。 田文镜办事认真,给胤禛扬名 胤禛让田文镜将施粥的粥场多开了好几个,每个地方的粥都是「 ”稠粥「 ”,而且每天两顿,把附近的灾民全部吸引到了这里,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不肯捐款的盐商。 田文镜奉命给所有的不肯捐款的盐商门口挂上了「 ”有求必应,乐善好施”的灯笼,巧妙的给灾民做了指引,打开城门引导灾民开始冲击这些为富不仁的盐商。 这些盐商顶不住了,开始向当地管理他们的任伯安求救,任伯安不得不给京城的主子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写信求救。 4、掌握证据,借力打力 打狗打急了,狗肯定会找自己的主人。 「 ”八爷党”没有想到胤禛早就算好了任伯安会给他们写信,而为了阻止自己将任务完成,「 ”八爷党”肯定会要求当地官员坚持。 在没有手机、电话,交通也不发达的时代,控制了交通要道,截获了任伯安和「 ”八爷党”的来往信件,就等于是掌握了任伯安和「 ”八爷党”勾结抗旨,破坏赈灾工作的罪证。 这个时候该胤禛的另一员大将年羹尧出马了,年羹尧带人埋伏在城外的交通要道上,果然截获了「 ”八爷党”让任伯安顶住的信件。 胤禛拿到这封信,就已经胜利在握了。 江南巡盐道任伯安敢于率领手下的官员和盐商不服从钦差大人的命令,拒绝合作,是因为背后有自己的靠山「 ”八爷党”撑腰。 如果胤禛完不成任务,赈灾的工作没有干好,将这封信交给皇上,自己的小命肯定就不保了。 任伯安认输,带头捐款 在更大的权力面前一切的靠山都是靠不住的,胤禛依靠自己的智慧,通过掌握了决定江南官员命运的证据,借着康熙皇帝的皇权威力顺利的从江南筹集到了赈灾所缺的银两,完成了江南筹款赈灾的工作任务。 经验总结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很重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胤禛就是通过国库、灾区两次现场调查了解了实际情况,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情报和资料,才能让领导采纳自己的对策,让不服从命令的官员靠边站,换上自己能用的人。 2、领导权威: 如果自己的权威不够,就要善于借助领导的权威。胤禛首先是借助太子的权威拿到了江南赈灾的工作任务。然后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利用康熙皇帝的权威来压制不服从管理的人员,正是因为合理的利用了领导的权威,才能完成筹款任务。 3、发动群众: 当赈灾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利用灾民,发动群众。获得大多数人、底层老百姓的支持,团结广大的人民群众。迅速的打破了僵局,使对方漏出致命的破绽。 4、抓住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救济灾民。建立粥场是紧急重要的,但是比这个还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手下。 胤禛早就考虑好了人员田文镜,所以上来就给了扬州知府车铭一个下马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田文镜「 ”借”来了知府的顶戴。 给田文镜借顶戴官服 第二个重点是筹集银粮。因此胤禛在拿到「 ”八爷党”阻挠赈灾筹款的「 ”证据”后选择的是交换,换来了任伯安和盐商的银子。而不是利用这个来打击「 ”八爷党”,那样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你看明白了吗?有什么想要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点赞,关注。 资料来源:电视剧《雍正王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8月2日大事记 8月2日大事记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下一篇:盘点人类发祥地非洲失落的科学 盘点人类发祥地非洲失落的科学 从精湛的冶金到复杂的天文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