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晚清代表人物李鸿章 晚清代表人物李鸿章 为何资助孙中山3万光洋 助其推翻满清

导语:晚清代表李鸿章资助华侨帮助孙中山推翻满清,成为晚清官场不倒翁,权势显赫。他的屹立不倒主要原因在于聪明、善于应变,并能保持自身的巨无霸实力。甲午战争后,他竟未受到惩罚,仍然是帝国最有权势的臣子。

晚清代表李鸿章为什么要资助3万华侨帮助孙中山推翻满清?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说起晚清,很多华夏儿女便会哀怨顿起、愤懑不已,毕竟,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虽然为今日中国之版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游牧民族的局限性,在放眼望世界的胸襟和意识上存在致命不足,故在面对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变革时,清朝很不合时宜地关闭国门、阻塞交流,致使之前还引领世界前行的中国严重落后于世界,随后便开启了屈辱挨打的近代历史。 熟悉中国历史演化过程之人便会明白​,一般王朝行至末期,由于自身腐败、权力混乱、统治者推行暴政等一系列原因,将会导致王朝民心丧失、凝聚力大幅下降,原本坚若磐石的王朝大厦将会出现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危险,此时,再经过内部农民起义的猛烈冲击,王朝积重难返、抵挡不住便会宣告覆灭,从而便由新的更具有凝聚力和朝气的朝代所取代。 不过令人称奇的是:早在嘉庆元年,白莲教大起义之时,清朝已显露出了积重难返的衰败之象,并且又于1860年开始了备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被动挨打时期,清朝不仅未如历代王朝那样一触即溃,反而坚强屹立了近百年之久,如此之强的生命力因何而来?这不得不提开启晚清「 ”中兴”之门的四大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虽然登台较早,而且也培养了很多得意门生,但自天津教案的不当处理之后便将星陨落、退出历史舞台了;左宗棠有收复新疆之大功,但在钱袋子胡雪岩倒下后便也官场失势,最终抱憾而死;与其他三人相比,张之洞更热衷于创办实业,对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并不感兴趣,因此总体而言,相比于其他三人,他基本没什么存在感。 剩下的一人李鸿章堪称当之无愧的晚清官场不倒翁,并且权势显赫,身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等帝国要职,可谓晚清朝局毫无争议的代表人物。并且难得一见的是:曾国藩因为天津教案处置不当这一小小的事故导致仕途中止,李鸿章却在较之更甚的大事故中屹立不倒、越走越高,如甲午战争的大惨败,李鸿章毫无疑问负全责,这场将晚清通过洋务运动积累起来的自信打碎一地的战争不仅没让李鸿章丢掉乌纱帽,反而增强了他的帝国代表性,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毫无疑问再次向世人表示:他仍是大清帝国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 而且,李鸿章虽然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却赢得了对手的无限尊敬,日本曾评选出了当世五大伟人: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林肯、中国北洋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位列世界前三,可见在当时的世界影响力有多巨大。 ​很多人不会忘记,在甲午战争惨败后,73岁高龄的李鸿章拖着颤巍巍的耄耋之躯前往日本谈判求和,那是怎样一种心酸耻辱,实际李鸿章出国颇多,屈辱的有,令人自豪的也有。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国庆贺沙皇加冕礼,并代表中国签订《中俄密约》,之后便游历和考察欧美各国。在行至意大利之时,恰逢万国运动会在巴黎开幕。按礼仪,各国将奏国歌,唯独大清帝国却极不着调,竟然没有国歌,惹得各国洋人放肆嘲笑。此时坐在观礼台上的李鸿章便健步走到黄龙旗下,用尽力气唱出了安徽民间小调《茉莉花》——这或许也是大清开国以来第一首「 ”国歌”。沉浸于嘲笑声之中的各国立马停止喧嚣,随即报以掌声雷动,为李鸿章如此扞卫国家尊严致以崇高敬意。 除为李鸿章扞卫国家尊严之公心致敬外,也要为其头脑灵活,善于应变而拍手叫好。​从中也可窥见其临机应变能力之强,当1.85米的高个子李鸿章站在只有1.60米左右的伊藤博文面前,小个子的伊藤博文想必感受到了李鸿章高耸入云身高带来的压迫感。而当领略到其感官事态之灵敏、应急处变之强大,伊藤博文更是感受到了李鸿章高超智商带来的碾压感,也深切感受到仅他一人之力苦苦撑起背后那千疮百孔大清的不易,正如梁启超所言:在日本,像伊藤博文这样的人不下百人,但在中国,像李鸿章这样的仅此一人。伊藤博文之后也表示:换作是他,中国之事做得未必有李鸿章好,故作为对手的日本能将其排位世界前三,应该并无奉承吹捧之意。 ​当然,这也便是其屹立官场不倒的主要原因,当有勇无谋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为了阻挡英法联军,毫无私心地亲手将自己的蒙古骑兵送上黄泉路之后,僧格林沁便被调离朝廷去边远剿捻军,就此远离权力核心;当一举剿灭太平天国、手握再造社稷之功的曾国藩主动裁撤手上十几万湘军之后,朝廷便借天津教案大做文章,让曾国藩从此再无朝廷立足之可能,如此无不诠释着一句老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良弓走狗,何以立足? 显然聪明的李鸿章不会这么快做待藏的良弓,待煮的走狗,而是始终保持飞鸟、狡兔均在,这样他的良弓就有理由越擦越亮,他这条走狗的牙齿也就有理由越磨越锋利,当亮到无与伦比,当锋利到无以争锋,便是他李鸿章权势无比显赫的时候。因此,他不停地上奏朝廷购买枪炮、打造巨舰,使得他的嫡系部队——淮军成为了朝廷之中的巨无霸,当甲午战争爆发时,他自始至终持消极态度,便是要保持他的巨无霸实力,以免重蹈僧格林沁、曾国藩的覆辙。只要他的军队尚在,只要他的军队还是位列朝廷第一,他李中堂的显赫地位便无人能感动。 ​对于大清朝廷来说,李鸿章无疑是最聪明的,后面事态完全按照他的设想在发展,纵使前方淮军将士望风而逃,致使甲午战争一败涂地,大清帝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按理说,李鸿章应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至少得如僧格林沁、曾国藩一样远离权力核心,但早就掌控大清帝国走向的李鸿章果然分毫未损,仍然做他的李中堂,仍然是帝国最有权势的臣子。 因为在他眼里,大清只是一个纸房子,他只是,也只想做个裱糊匠,表面糊糊即可,并没有一心一意要保护他的意思。因此当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孙中山为推翻满清积极奔走之时,作为晚清代表人物的李鸿章,竟然暗地里资助孙中山3万光洋,支持其推翻满清,并谋求与之会晤。如此大逆不道之举,也如他事先设想的那样,竟未引起满清朝廷的警觉发现,不得不说,晚清朝廷实实在在被这个最聪明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便是李鸿章,​晚清最聪明的人,曾唱出了第一首「 ”国歌”为国争光,虽然他统帅的淮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日本,自己却毫发无损,并且赢得了对手日本的尊重,而对手也曾将其排名世界前三。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7196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名相宋璟:铁骨铮铮的反对派 名相宋璟:铁骨铮铮的反对派下一篇:溥仪的趣事 溥仪的趣事 末代皇帝溥仪有什么趣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