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对越反击战之谜 对越反击战之谜 步兵为什么没有钢盔

导语:文章介绍了1979年对越自卫和边防行动中,我军步兵没有配备头盔的原因。虽然不是标准装备,但是部分部队还是配备了头盔。左派意识形态和技术原因是造成步兵不戴头盔的原因之一。然而,实践证明头盔是确保生命安全和降低伤亡率不可或缺的防护设备。

关于越南反攻之谜,步兵为什么没有头盔?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当我们观看与1979年对越自卫和边防行动有关的视频资料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我军最危险的冲向前线的步兵没有配备头盔,在正常的生活和训练中,他们的头上仍然戴着布解放帽。

2017年12月下旬,广受关注的电影《芳华》上映。影片中,刘枫带领的骡马队步兵支队,衣着十分整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每个指挥官和士兵头上都戴着头盔。正是这个道具引起了很多对军事历史有一定了解的网友的质疑。1979年我们打越南的时候,我们步兵连没有配备头盔,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我们说过,80年代以前,头盔主要是为侦察兵、炮兵等专业技术兵种配备的,而不是普通步兵的标准装备。

虽然不是标准装备,但并不意味着当时所有参战的步兵都戴着解放帽。事实上,有几家公司配备了头盔。比如41军121师361团的老兵向那坡方向参战,第1、3营有头盔;再比如50军148师442团第5连,在542高地执行攻防作战任务。从防卫作战时拍的照片来看,他们也有头盔。这些头盔不是从部队老库存里调过来的,就是从侦察兵和炮兵那里调过来的。

回顾我军的战争历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凡是合格的部队,一般都配有作战缴获的头盔。但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由于左派意识形态的影响,我片面理解了主席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的论断,认为只要你勇敢无畏,就能所向披靡,所向披靡,从而把人的因素和精神力量提升到一个绝对的、唯一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武器装备重要性的认识。头盔从步兵装备序列中退出,与极度强调精神功能而忽略物质功能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除了意识形态因素,一些技术原因也导致步兵不戴头盔。比如1979年越南战争作者琅琊山的后代告诉作者,他们的侦察兵战友有头盔,但他们不想戴,因为他们觉得头盔太重,不方便移动。比如风牌575在《橡胶森林的回忆》一书中也写道:“虽然当时上级没有给我们发头盔,但今天我还是不抱怨了。就像连长说的,重,不灵活。如果今天非要去丛林作战,我还是不戴头盔。”

实事求是的说,头盔确实有它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方面,它增加了已经很重的个人负担,影响了士兵的行动速度。另一方面,金属材料不利于散热,所以不如布做的解放帽透气舒适。尤其是士兵体力消耗过大时,头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负担。然而,实践经验和教训证明,头盔是确保生命安全和降低伤亡率不可或缺的防护设备

在战后的报告中,总后勤部工作组提到,军队普遍要求发放头盔,因为根据对云南393名烈士受伤部位的调查,头部受伤最多,占39.4%,如果有头盔,可以减少伤亡。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万人受伤部位的统计显示,因撞击颅骨和大脑导致的死亡率最高,达到51.9%;据伤者和死者统计,24.41%的伤者和死者被击中颅骨和大脑。所以建议部队配备头盔,减少伤亡。

80年代初,在吸取了1979年越南战争的教训后,总后勤部军事装备研究所和鞍山钢铁厂研制的第一代防弹头盔GK80正式装备部队。这种头盔在云南崂山、柘阴山一线对越攻防作战中,起到了保护指战员和士兵生命安全、减少伤亡的应有作用。

作者是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主要研究中越战争史。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南疆抽烟十年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7423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揭秘周恩来右臂伤残真相:乃江青所为 揭秘周恩来右臂伤残真相:乃江青所为下一篇:友情 友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