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秦始皇统一货币 从秦始皇开始的统一中国货币的进程

导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进行了一系列货币改革,统一了国家货币。秦朝非常重视用法律来管理货币,充分保证了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汉代除了铜币,还有黄金、白金等其他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进行了一系列货币改革,统一了国家货币。始皇帝统一货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一货币规格,二是统一货币平价,用法律手段保证货币流通,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秦始皇改革了货币材料,在全国大力推广金、铜两种货币。《史记·平怀》记载:“中国货币为二等,黄金以钸命名,为上层货币;铜币被称为半钱,和它的文字一样重要,是下一种货币,从而废除了龟壳等原始货币。如果是以黄金的重量来支付,单位就是“镎”。铜币法定重量为12铢,即半两,但“秦半两”币的使用没有明确的时间。

其次,始皇帝改变了货币的形状,推广了秦国的圆形方孔货币,废除了当时各国的刀币和布币。这种模式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民国初年才被消灭。再次,秦朝当时也规定了政府全权负责硬币的分配,严禁私铸。不管生产出来的钱好不好,都要一直用下去。“人们在市场上使用金钱,它们混合着美与恶。不敢苟同。”。秦朝非常重视用法律来管理货币,充分保证了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

秦朝虽然废除了刀币、龟甲等货币,但并没有禁止使用布币。据秦简记载,秦流通的货币多为黄金、货币、布匹。《金布法》中规定:“布宽八尺,宽二尺五寸,布为恶。如果它的浩瀚不如风格,那就不行。钱值11。它像金子、布和法律一样进出金钱。”其中对“布”的规格有具体要求,不合格的不允许流通。

自西汉建立以来,其货币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汉初,由于战争刚刚结束,经济濒死,国家因财政困难无法大量发钱,只能解秦之禁,允许民间铸钱。而且铜币的重量减少了,发行重量从当时的5铢减少到3铢左右。黄金的重量单位也从"一"变成了"斤",一斤相当于16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

汉初,货币制度尚未稳定。公元前192年,即汉惠帝三年间,禁止私人造币。直到吕后时代,禁令还没有被废除,于是发行了两种新硬币,一种是八泰铢,一种是五分钱。文帝时期,开始稳定货币,完善法制。这期间实行“法定货币称重”制度,规定交易时,硬币总重量应按法定货币标准称重。

汉武帝时期,先后发行了三块钱,半两给武帝,五百铢给元寿,红钱。在丁原的四年中,他发行了三枚重量为五铢的官方硬币。这时,汉武帝下令“非三官币不得入内”,将以前铸造的硬币全部收回销毁,禁止私人或地方造币,造币权归还中央。从此,货币体系逐渐稳定,一直延续到隋末。这期间,王莽曾改革货币制度,但以失败告终,东汉时收复五铢。汉代除了铜币,还有黄金、白金等其他货币。当时黄金和铜的价格是1: 10000。但是铂金和黄金基本没有在市场上流通,最终被取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888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丁姓的来源 丁姓起源简介下一篇:自贡盐 中国历史上的盐业中心-自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