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赵括战绩 一代名将赵括是哪个朝代的人

导语:赵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活跃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他曾经在董卓之乱中为曹操效力,后来又为刘备、孙权等势力效力,多次参与战争并获得胜利。赵括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为了历史上备受称赞的一位将领。

目录导航:

  1. 赵括战绩
  2. 赵括活了多少岁
  3. 赵括是王族吗
  4. 赵括几岁领兵
  5. 赵括读音是什么
赵括战绩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后来被秦军坑杀。

赵括活了多少岁

赵括活了31岁,赵括生于公元前291年,公元前260年战死与长平之战,赵括是战国名将赵奢之子。

赵括,嬴姓,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最终兵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而死。

活了35岁

赵括之父马服君赵奢的生卒年不详,但史学界按照其生平事迹估计为死于60岁左右,而赵括是在其死后称为赵国将军,史书记载其父活着的时候曾与他讨论兵法并得出其做将军必败的结论,可见他在父亲死前早已成年,而且秦国能够进行反间计使得他代廉颇领军,也说明他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威望,所以长平之战时他不会太年轻,可以断定应当超过30岁以上。而赵括为将时其母尚在,且在此之前他并未成为赵国领军将领,且并无任何事迹记载,所以他也不会年纪太大,不会超过50,所以,可以得出他的年龄大约是在三四十岁的壮年。

赵括是王族吗

赵括不是王族。

赵括,嬴姓,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最终兵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而死。赵括英勇善战,虽死犹荣。

赵括是王族。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

赵括几岁领兵

赵括30岁领兵。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

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后来被秦军坑杀。

赵括读音是什么

赵括(zhào kuò)

赵括,战国时期 赵国人,赵国名将 赵奢之子,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 廉颇为赵将,在 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因指挥错误被 秦军大败,自己也冲阵战死, 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 白起活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44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荀韩钟陈列传在《后汉书》卷六十二中的原文是什么?下一篇: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中,集体大逃亡是什么意思 彗星掠过火星带来尘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