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形容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词语 成语置之度外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导语: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形容被置之度外,他们以大义凌然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信仰,不畏生死,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历史。其中包括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众多名人。

目录导航:

  1. 形容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词语
  2.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是什么
  3. 置之度外和置身事外的区别
  4. 生死置于度外什么意思
形容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词语

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顾安危,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视死如归,万死不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舍生忘死,赴汤蹈火,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舍身取义,舍身求法,英勇无畏,英勇顽强,慷慨赴死,舍己为人,舍己救人,成仁取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不避斧钺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是什么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有:置之度外。

【成语】: 置之度外

【拼音】: zhì zhī dù wài

【解释】: 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出处】: 《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举例造句】: 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成语是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的意思是:

勇往直前,不顾生死。

《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传.蒋王恽传》:「遂能奋不顾身,率先唱义,虽英谋未克,而忠节居多。」

置之度外和置身事外的区别

置身度外与置身事外的区别:

1、含义不同

置身度外,意思是不去考虑,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身事外,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2、词性色彩不同

置身度外,用法含褒义,表示参与其中,并且愿意成全某人、某事或某种信念而不顾其他。

置身事外,用法中性,强调不参与到事件当中来。

3、用法不同

置身度外,一般作谓语。

置身事外,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分句。

置身事外的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这两个词语是有区别的,置之度外从感情色彩上讲是褒义词,表明对一切困难和挫折不放在眼里,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置身事外从感情色彩上讲是贬义词,属于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那种明哲保身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些人常常逃避现实,推卸责任。

生死置于度外什么意思

置之度外:汉语成语,意思是: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放在心上。

置:放;度:打算;计较

生死置之度外:就是把个人的生与死放在考虑之外,不去计较个人生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49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relx四代五代区别 为什么五代悦刻烟弹很松散下一篇:战国时期与北宋时期相隔多少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