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三明糍粑的来历和传说 阖闾大城的面积有多大

导语:三明糍粑是福建省三明市的特色美食,历史悠久,传说中是古代阖闾大城的美食。阖闾大城据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之一,面积达到了惊人的数千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1. 三明糍粑的来历和传说
  2. 苏杭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
  3. 苏州历史真的上有仓门吗
  4. 苏州城隍庙供的什么
  5. 苏州建城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6. 苏州马涧的由来
  7. 苏州护城河内面积
三明糍粑的来历和传说

来历:

糍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传说当年伍子胥投奔吴国,受到重用。他在吴国建功立业,并带兵打败了楚国。

由于担心吴王“喜而忘忧”,在建造著名的“阖闾大城”的时候,他想到一个办法,把糯米蒸熟了,压成砖块用来做墙基,给吴国囤好应急粮。

后来,越王勾践入侵吴国,将吴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正是年底,城中苦撑一段时间断粮了,很多百姓都饿死了。

这时,吴国人想起了伍子胥的话,掘地三尺,发现了糯米制成的墙砖。于是,大家把糯米砖挖出来,敲成小块后,蒸煮着吃,一下子解决了断粮危机。

后来,在吴越一带,每逢腊月,人们就用糯米打糍粑,以此来纪念伍子胥。

慢慢地,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有了打糍粑的传统,比如福建、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四川大多是在中秋节打糍粑。而重庆的红糖糍粑,随着重庆火锅的兴起,火遍了大江南北。

部分北方地区也打糍粑。过新年时,人们会自己打糍粑招待客人,比如河南和陕西,信阳糍粑就很有名。

朝鲜族盛行的打糕,其实就是叫法不同,实质还是一样的。

糍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美食,糍粑在现今社会,更是被人们发扬光大起来。

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苏杭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

苏州开始发展的历史要早一些。早在春秋时期苏州就被吴国作为都城,相传苏州城就是吴王阖闾时伍子胥所造的阖闾大城。《史记正义》记载:“寿梦(吴兴王)卒,诸樊(吴顺王)南徒吴,至二十一代光(吴道王阖闾),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吴国南邻越国,在后来的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自然苏州也并入了越国。在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了加强对国内,特别是对吴地的控制,越王翳于又(从琅琊)迁都苏州。

当时吴有姑苏,越有会稽。

到了秦朝统一天下,地方行政方面采用郡县制,设立了会稽郡。会稽郡以会稽山得名,管辖吴越两国故地,郡治在吴县,这个郡治就是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也就是苏州。

东汉时期设吴郡,郡治仍在吴县。三国时期,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吴郡,并以此作为都城,直到建安十三年,才由孙权迁都京口(今镇江)。正是吴和东晋的开发,使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力发动机

在都城、治所的有利加持下,苏州较早地得到了发展,从两汉至六朝,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到了隋唐朝时期苏州已相当繁荣,也正是从隋朝开始,撤郡建州,苏州从姑苏成为了“苏州”

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逐步由黄河流域转移到江南,这期间苏州经济之繁荣一言以蔽之:“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为最大。”

杭州异军突起,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史称余杭或钱塘,历史沿革与苏州类似,都曾属越国、属会稽郡、属吴郡,隋王朝建立后,废南朝陈钱塘郡为州,州治设余杭,名杭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杭州的得名与大禹治水有关,据《郡县释名》:“禹巡会稽至此,舍航登陆,杭、航古字通用,故名杭。”“相传”大禹治水曾到达杭州,并在此弃舟登陆,“杭”通“航”,就是船的意思,大禹弃舟的地方,就叫“禹航”,因此就有了余杭的说法。现今在余杭城区还有一条道路保持着“禹航”的叫法,就叫禹航路。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吴越王钱镠励精图治,尽量避免战争,在四处战乱的环境中,仍保持了国内长达数十年的安定,百姓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发展,杭州开始显示其重要地位。

这算是杭州第一次被定为首都了,虽然这主要是因为吴越是偏远的割据政权,而定都苏州等地又过于危险。

北宋时期,设两浙路,“路”是宋朝一级行政区,两浙路包括苏州、杭州等14个州,杭州上位,成为两浙路路治。据《宋史》记载,当时杭州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被宋仁宗誉为“东南第一州”。

南宋时期,杭州继续上位,被选为都城,进入鼎盛时期,繁荣之景一度号称“江南第一大都”。

苏杭在一起被称誉,互相之间的实力也是此消彼长。苏州出道很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是一方诸侯的都城。而杭州则一直处于吴越争霸的边境线上。大约在汉代,西湖才真正变成一个内湖。

然而随着政治资源的转移,杭州一度超过苏州。宋高宗南渡“留下”之后,整个南宋时期,杭州地位都远超苏州。

不过,明清时代,苏杭再次出现逆转。苏州的地位上升,超过了杭州。有两个关键指标说明了这一点:一是苏州贡献的税赋占比超过杭州;二是在科举考试中,苏州出的状元人数远远超过杭州,位居全国第一。

到1949年之后,苏州和杭州的地位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中国的行政区划里,苏州成为了一个地级市,而杭州则成为了省会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浙江模式和江苏模式的分野。浙江模式,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民营经济发达;江苏模式,是强政府、高效吸引外资的模式,在苏州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90年代之后,“上海+苏州”模式的开启,使得苏州的经济增长令人震惊,经济总量一度紧紧咬着深圳、广州,俨然有“按着喇叭超车”的迹象。

但苏州的增长很快在六七年前遇到瓶颈,跟广深的距离陡然拉开,被天津、重庆超越,在中国城市的顶级争夺战中,从第五名滑落到了第七名。而最近几年,杭州迅速崛起。虽然GDP总量仍然没有苏州多,但“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已经越过苏州。

不只是现在,历史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杭一词前后之名一直是两地人争论的热点,但不论怎么争论,苏杭堪比天堂的美誉依旧不变。苏杭获此赞誉,一方面当然得益于“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美景,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足够满足人需求的繁荣的经济与文化,否则,那只是块圣地,而不是有着幸福美好生活环境的天堂。

苏州历史真的上有仓门吗

苏州古阖闾大城先后有过15座城门:东有娄门、相门(匠门)、葑门;南有蛇门、南门、盘门;西有胥门、新胥门、新阊门、金门、阊门;北有平门、齐门;另有巫门、赤门其遗址不明。

你说的仓门可能是指阊门,阊和仓同音

苏州城隍庙供的什么

苏州的城隍最早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也是至今苏州城隍庙里供奉的主神。

黄歇,楚国人公元248年受封于吴地。黄歇对吴地有百世之利的功绩。一是修缮了被战争毁坏的阖闾大城。阖闾大城由伍子胥所筑设水陆城门各八座,引水进城,形成了“通门二八,水道陆衢”的城市格局(相当于当今的苏州古城区)。将吴国子城(大概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大公园、皇废基,吴王的宫殿原来也在此地)改造为桃夏宫;使得苏州子城在很长历史阶段内为整个江东地区的行政中心。二是兴修水利,主要工程有:大内北渎,四纵五横,确定了苏州城水系格局;以土掩水筑偃埭,成就了黄埭;浚治吴淞江,使苏、淞之水注入大海,故得名黄浦……

苏州建城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

苏州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一直座落在春秋阖闾大城原址之上,经历泰伯奔吴,吴越争霸,晋室南渡,以反唐宋元明清的发展与变迁,创造出灿若星辰般的古典文明和文化塊宝。历史上苏州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城市。

苏州马涧的由来

相传春秋时是吴王养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清乾隆帝下江南时曾拜访此地,景区中有饮马池、写着“明镜漾云根”的乾隆御碑等相关古迹。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这里更是一个踏青、休闲的好去处,山下可以烧烤、划船,有儿童乐园,要爬山的的话,山不高,步道两边绿树成荫,环境很好。

白马涧

白马涧龙池景区,白马涧生态园位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

“白马涧”的由来

传说太湖老龙王养个儿子是条小白龙,小白龙浑身洁白,人见人爱,龙王夫妇更是将它视作掌上明珠,百般溺爱。所以小白龙小时候无所畏惧,成天调皮捣蛋,捉弄虾兵蟹将们。

有一天,他外出游玩,来到阖闾大城(今苏州老城区)上空,见下面草茵树绿,就想把它收到龙王的疆界内,于是呼风唤雨,引来太湖水,要淹没大城。幸好被观音娘娘及时发现,挥动杨柳枝,把水统统退去,阖闾大城才逃过一劫。

玉皇大帝大怒,老龙王为了保全儿子性命,答应小白龙去当吴王的坐骑,替吴王效劳,以此赎罪。小白龙自知犯错,不敢再倔强,连夜潜到吴王的养马场,附于吴王心爱的赤兔马身上。

从此,吴王胯下的战马变得神勇非凡,驮着吴王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公元前496年,两国在交界之地(今浙江嘉兴)又摆开战场,越王勾践想出了一个怪诞战术,命300名死士自刎于阵前,趁吴军乱阵之际,命后备部队冲向敌军,吴军溃不成军,越国取得大捷。吴王阖闾也在混乱中被砍伤了右足,陷入越军重重包围,这时他胯下那匹枣红马一声长啸,驮着吴王消失在敌方视野之外。吴王阖闾虽被宝驹救下了一条性命,但因惨败蒙羞,伤口又严重感染,又气又羞,大叫一声而亡,赤兔马哀其主人,长嘶一声,全身的枣红色褪去,变成一匹白马。原来小白龙伤悼一代雄王,一时忘形,露出了本相。后人为了纪念这匹神驹,便将这个地方命名为"白马涧"。

千尺雪为明朝著名隐士赵宧光所题,清乾隆为此赋诗云:“泉飞千尺雪千丈,小篆三字铭云峦。”

苏州护城河内面积

苏州古城区是由护城河包围起来的,面积14.2平方公里。

公园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

苏州在古代的名字称吴,又叫阖闾大城,还有叫姑苏,平江等等。

三国时期,苏州叫东吴(前期)。

如果你在苏州,可以去相门城墙博物馆看看,一块最大的石刻平江图显示了苏州古城范围。平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这样古老的城市地图,世界罕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145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洪承畴什么时候知道大玉儿是庄妃 皇太极送什么给洪承畴下一篇:何太后与朱儁、曹仁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