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袁崇焕死后几个月大明灭亡 祖大寿请赦袁崇焕

导语:袁崇焕死后几个月,大明灭亡。祖大寿请赦袁崇焕,但已为时过晚。袁崇焕在历史上被视为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失败往往被视为他的个人错误所致,但事实上,他的失败是大明王朝整体衰落的缩影。

目录导航:

  1. 袁崇焕死后几个月大明灭亡
  2. 袁崇焕和徐达,洪承畴,谁厉害
  3. 明朝降将排名
  4. 袁崇焕手下的十三太保
  5. 1628年发生的大事
袁崇焕死后几个月大明灭亡

明朝在袁崇焕死后,仅坚持了十五年,就灭亡了。

在袁崇焕下狱之后,崇祯担心山海关没人镇守,于是让袁崇焕写了一封信,给他的部将祖大寿,让他回来镇守锦州防线。

但祖大寿一人也难以抵抗皇太极的大军,于是崇祯又提拔了祖大寿的外甥,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三桂来担任辽东总兵管,镇守山海关。

除此之外,还有洪承畴、秦良玉等将领相继为明朝续命,但最后都没能挽救明朝

袁崇焕死后第十四年明朝灭亡。

公元1630年,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袁崇焕死后第十四年,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有的人认为,其实明朝并不是亡于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是亡于1630年。确切的说,是亡于1630年的一件大事。1630年的明朝是个多事之秋,大事很多,有后金陷永平,有明军袭击遵化,有农民起义军攻入山西等等事,但这些都不是决定明朝灭亡的决定性因素。而决定明朝亡于这一年的,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上面。

这个人,叫袁崇焕。1630年,也就是大明崇祯三年,八月的北京秋风已经开始萧瑟了,寒气逼人。曾拥有御赐尚方宝剑、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的袁崇焕被绑缚刑场。最后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定袁崇焕死罪,并判处袁崇焕凌迟处死。而关于袁崇焕的死是冤枉的,是在皇太极的反间计得逞之后,崇祯皇帝盛怒之下,又有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等等因素影响之下而被冤杀的。

163个月。

袁崇焕生于1584年6月6日,死于1630年9月22日,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后中了清廷的离间计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明朝是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的,开始首都在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到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大明王朝是古代最有骨气的王朝,也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

袁崇焕死于1630年9月22日,大明灭亡于1644年4月25日,相隔13年零7个月,合计163个月。

袁崇焕死后十五年大明灭亡。

相传皇太极施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1630年(崇祯三年),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的罪名“磔”死。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崇祯十七年三月,农民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十七日已兵临北京城下。十八日,农民军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袁崇焕死后,世传有其部将佘明德、常思恩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

袁崇焕死后十五年大明王朝就灭亡了。袁崇焕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军事家,在明朝末年统兵镇守山海关,抗击清兵的入侵,由于袁崇焕在朝中树敌太多,加上皇太极使用离间计挑拨明朝皇帝崇祯与袁崇焕之间的关系,崇祯皇帝下旨将袁崇焕下狱,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享年46,袁崇焕死后的15年,明朝灭亡。

袁崇焕和徐达,洪承畴,谁厉害

徐达,洪承畴,袁崇涣。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战功赫赫,足智多谋,为明朝的建立与稳定立下汗马功劳。洪承畴督诸军进剿义军,大破李自成于潼关,后北上勤王,拱卫京师。督军十三万出关讨清因部下畏敌而逃,被大量清军围于松山,其间多次打退其进攻,直至城破被擒。军事才能很出色,且深谙政略。虽然被擒,但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他临危受命,撑辽东危局,是很不容易的。袁崇焕虽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才能比洪承畴稍强,但其人虽然有勇有谋,但是自视甚高,宁远大捷不是他一人之力,满桂,祖大寿等人也功劳很大,而袁崇焕胜利后,排挤大将满桂,虽然满桂职务是总兵,论职务要高于巡抚袁崇焕,导致辽东无大将,袁崇焕独木难支,虽然依靠关宁防线取得宁锦大捷,而袁崇焕过于自大,和满桂的矛盾日溢突显,威胁朝廷调离满桂,辽东更是离心离德,为了树立私威,擅杀皮岛毛文龙,使清朝无后顾之忧,平台应对,夸下海口,由此看出袁崇焕无战略大局观念,缺乏远见,也无忧患意识,政治上太过幼稚。

明朝降将排名

读过明史的朋友对“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的确,明朝非常有血性,无论是对北边的游牧民族入侵,还是对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大明都是毫不客气地给予反击。但是,在明朝末年,有变节行为,投降清军的大明将领亦不在少数。在此,纵横国史就来给各位说说这十位变节的明军将领,洪承畴很无耻,祖大寿最无奈!

第十位、李永芳。作为第一位投降后金的明军将领,李永芳所起到的破坏性还是相当大的。原为明军游击的他,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他却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开了明军将领投降后金的恶例。此外,他还娶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甘愿做马前卒,举起屠刀指向自己的同胞。后来,他又拒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策反,沈阳、辽阳的丢失与此不无关系。

第九位、孔有德。海盗出身的孔有德原本是皮岛守将毛文龙的部下,是抗击后金的一员优秀将领,史称他“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后来,因毛文龙被杀,以及在军饷补给等问题上与朝廷发生冲突,接连发动吴桥兵变和登莱之乱,紧接着便投降后金,被封为恭顺王。顺治六年,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出征广西,剿灭各地八桂大地各路起义军。顺治九年,孔有德被名将李定国击败,于桂林自焚而死。

第八位、刘泽清。出身行伍的刘泽清在崇祯年间因抵抗后金入侵以及镇压农民军立下赫赫战功,很快便从一员小兵升为总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逼近北京,时任山东总兵的刘泽清按兵不动,以致北京陷落,明朝灭亡。后来,刘泽清防守扬州、淮安等江北重镇,拱卫南明弘光政权,谁知清军一南下他便立刻投降,以致史可法孤军作战,不幸牺牲。不久,刘泽清反叛清军,暗中联络各地义军,行动失败后,被凌迟处死!

第七位、刘良佐。崇祯年间,曾在宿松、庐州等皖北地区统兵与农民军作战,斩获颇多,累功至总兵。崇祯十五年,刘良佐会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在潜山大败张献忠,迫使其逃往四川。南明立国于金陵时,刘良佐为江北四镇总兵之一,但其军纪败坏,时常扰民,而且与高杰矛盾很深。弘光帝被俘虏后,刘良佐直接带着10万军队投降豫亲王多铎,然后挥戈江阴,攻破城池。

第六位、左梦庚。若说明末最懦弱,最没骨气的将领,左梦庚当之无愧!要知道,他的老子左良玉也算是骁将一枚,经常吊打张献忠等农民军首领,并受封为宁南伯,平贼大将军。可是,左梦庚连他老子一半的血性都没有,清军南下武昌时,手握八十万大军的左梦庚居然向人数不到一万的阿济格投降,实乃千古未有之奇闻也!可悲、可叹、可恨!

第五位、李成栋。这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人物,用“忠”或“奸”都很难以概括他传奇而又可恨与悲壮的一生。李成栋早年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后来追随高杰归顺明朝,高杰死后,转投清军。投靠清军后,李成栋参与“扬州十日”,主持“嘉定三屠”,攻灭南明隆武帝和绍武帝,罪大恶极!不久,李成栋反叛清朝,重新归顺南明,在信丰一战中,溺水身亡!

第四位、吴三桂。这绝对是一位臭名昭著的降将,若不是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估计清军一辈子都得待在关外这冰天雪地里。清军入关后,吴三桂甘愿做马前卒,挥师南下追击李自成,剿灭各地反清义军。此外,吴三桂还派兵深入缅甸境内,活捉永历皇帝,并将他绞死。

第三位、洪承畴。在明清两代都能身居高位的洪承畴绝对是最无耻,无可恨的降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一、建议清军入关,为多尔衮全盘谋划。其二、制定大清开国典章制度,稳定政权。其三、镇压南明忠义之士,向自己曾经的同僚举起屠刀。其四、经略西南五省,打断南明复兴之路。

第二位、祖大寿。蓟辽督师袁崇焕曾经说过,五年平辽计划能否实现,祖大寿是关键人物之一。从事实上来看,祖大寿算是比较忠于大明的将领之一。大凌河被困时,为了保全将士和居民性命,他假意投降皇太极,然后跑回锦州,继续抵抗十几年。松锦战败后,锦州弹尽粮绝,甚至出现人人相食之局面,为此祖大寿再次投降。但是,祖大寿投降后并没有为清军献计献策,也没有向自己的故友举起屠刀,这着实可贵!

第一位、孙可望。在顺治年间,南明军队曾一度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四川、云南、贵州、两广、两湖等地,定南王孔有德战死桂林,敬谨亲王尼堪在衡阳被击毙,清军为之震动。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作为南明军事上主要支柱的孙可望因与李定国交恶而直接叛投清军,并将西南军事布防图尽数献出,大明复兴的希望就此破灭!

袁崇焕手下的十三太保

1.吴三桂,袁崇焕手下第一大将,大家熟悉不多介绍!

2.祖大寿,吴三桂舅舅

3.何可纲,被祖大寿所杀

4.赵率教,真英雄,战死在遵化城下

5.朱梅,山海关总兵

6.满桂,保卫北京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7.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

8.王承胤

9.曹文诏

10.尤世威

11.尤世禄

12.左辅

13马世龙

1628年发生的大事

1628年,中国农历戊辰年,生肖龙年,属明朝崇祯元年。

南赣起义军建国号

大事件

宁远兵变

大事件

诏会推阁臣

大事记

嘉兴、绍兴等大风海潮

1628年简介

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

香山县古香林寺(又名香林庵,小岭寺,建于唐朝贞观年),明崇祯

崇祯

期间,僧人慧庸(见《香山县志》)进一步把曾经是森林与园林并茂的寺院建成寺庙园林。有假石山,有以动物、文字造型的盆景,有从浙江省杭州市引种的并蒂莲,养有巨大金鱼,后因缺乏管理而散失,现园林古迹仍残存,寺门和寺后山上保存有他亲笔题。

写的“雪山”和“天人来”石刻。园林内、外气温相差约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

1628年大事记

1628年6月,爆发台日历史上著名的滨田弥兵卫事件,诺一知于官邸中措手不及被日人夹持,双方以人质交换暂告一段落。

1628年7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又派军舰到台湾西北海岸的沪尾(今淡水),构筑淡水城(西班牙称为圣多明哥城)。

1628年8月10日,自以为是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建造了一艘重心过高的旗舰“高脚杯号”,该战舰于首次下水试航即告沉没,并导致400余人丧生。

1628年9月3日,皇太极于沈阳会盟归附的蒙古诸部,会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征讨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也是第一次形成满蒙联军。

1628年南赣起义军建国号

崇祯元年(1628)四月十一日,南赣(今江西省南部)起义军夺天王,建号永兴元年,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巡抚洪瞻祖报闻。

1628年蓟镇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日,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

蓟镇兵变

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始解散。至八月初,顺天巡抚请先发欠饷三月,以安军心。下所司速行。并任都督赵率教为总兵官,镇守永平、蓟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

1628年嘉兴、绍兴等大风海潮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1628年宁远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五日,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缚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八月初,袁崇焕与兵备副使郭广密谋,诱捕其首恶张正朝、张思顺,斩首十五人,平定了兵变。

1628年后金欲攻山海、石门

后金练兵五万,借狐狸衬兵一万,打造盔甲战车,欲于三岔河三路出兵,过宁远围屯,攻越山海、石门等。崇祯元年(1628)八月初三日,兵部覆请敕边臣多方哨探,随地设防,清野固守为万全之策。崇祯帝允从。

1628年后金犯黄泥洼

崇祯元年(1628)八月二十二日,后金犯黄泥洼。袁崇焕令总兵官祖大寿击郤之,斩一百八十级,获马骡百二十。

1628年诏会推阁臣

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初三日,诏会推阁员。廷臣列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及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名以上。同时被会推者郑以伟、李鹏芳、孙慎行、何如宠、薛三省、盛以弘、罗喻义、王永光、曹于汴等共十一人。而礼部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以素无人望不与。遂因此酿成党争。

1628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两朝,北方连年发生天灾,而有司只知刻剥百姓。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澄城县爆发民变,杀知县张斗耀。崇祯元年十一月十七日,白水县民王二首举义旗,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接着,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并起,攻城堡,杀官吏。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复聚众响应,迎祥自称闯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628年固原兵变

明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固原(今宁夏固原)发民兵变,当时边兵缺饷,士兵乘农民起义爆发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诿,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起义队伍。明年正月,固原兵攻泾阳、富平,执游击李英。

1628年毁《三朝要典》

《三朝要典》为顾秉谦、黄立极、冯铨等在魏忠贤的旨意下编撰而成,于天启六年(1626)刊行。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关于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示谕奏疏档册,加上案语而成。此书旨在奉承魏忠贤,颠倒是非,诬陷东林党人。崇祯元年(1628)四月二十五日编修倪元璐请毁《三朝要典》疏言:“梃击、红丸、移宫三方,閧于清流。而《三朝要典》一书,成于逆竖。其议可兼行,其书必当速毁。”崇祯皇帝从之,即毁其版。

1628年诏修《熹宗实录》

崇祯元年(1628)诏修《熹宗实录》。命成国公朱纯臣为监修官,大学士温体仁、张至发、孔贞运、贺逢圣、黄土俊等为总裁官,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姜逢元、侍读学士刘宇亮、傅冠等为副总裁官,与纂修官等同编纂。时纲纪废弛,史官旷职,至崇祯末始成书。计八十四卷。

1628年出生

1628年3月10日,意大利医师、生物学家马尔皮基诞辰,马尔皮基是胚胎学、组织学、植物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的先驱。

1628年逝世

10月14日,稻叶正成(1571年—1628年10月14日)逝世,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德川幕府时代时的大名。父亲为林政秀,他也是春日局阿福夫人的前夫。

汪应蛟逝世,汪应蛟(?-1628),字潜夫,南直婺源(今江西省婺源)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由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四川提学,山东参政。备兵易州,旋擢天津巡抚右佥都御史,升工部侍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初三日任南京户部尚书,天启元年(1621)六月召入京任户部尚书。不久,致仕归。陛辞犹疏陈圣学,引宋儒语以宦官,宫妾为戒。崇祯元年(1628)二月二十日卒。汪应蛟历任内外,为一时名臣。有《古今夷语》、《中铨》、《病吟草》。

丁云鹏逝世,丁云鹏(1547-1628)休宁(今属安徽)人。工书法,学钟繇、王羲之,善绘画,工山水、佛像,尤擅长白描人物。中年用笔细秀,略近文征明、仇英画法,晚年风格朴厚苍劲,自成一家。

米万钟逝世,米万钟(1570-1628)陕西人。长期寓京师。善画山水,花竹,亦长于书法,行草得米芾家法。当时与董其昌齐名,时称“南董北米”。著《篆隶考讹》

1628年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英国皇室在向议会借款时遭到了拒绝,导致了英国议会和皇室之间的严重分歧。同时,该年还发生了伦敦塔桥坍塌的惨剧,导致至少80人死亡。此外,在欧洲大陆,三十年战争也在进行中,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1628年是一个充满了政治、社会和历史变革的重要年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162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有哪些?下一篇:三星堆之前出土文物介绍 三星堆出土了黄金面具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