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十大巾帼英雄排名 秦良玉和汉人的关系是什么

导语: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她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地下党干部和抗日名将,与汉人之间没有特殊的关系。

目录导航:

  1. 十大巾帼英雄排名
  2.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3. 明末四大名将
十大巾帼英雄排名

1.妇好:商朝帝王武丁的王后,在冷兵器时代,带兵打仗是男人的事情。

女人没有过人的力气和胆量或者谋略,是打不了仗的,妇好是真正谋略出众的巾帼英雄,她为武丁东征西讨,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两倍。

2.花木兰:南北朝人,《木兰辞》里女将军,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书本里的女将军。

花木兰从军十二年,退役后,人们才知道她是女的。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一生英雄色彩极浓。

3.吕母:西汉末年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4: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领袖,与吕母一个时代人。

她在吕母起义之后,也拉起农民起义的旗帜抗争王莽统治政权。她的名字载入“秦汉农民起义史”。

5.荀灌娘:西晋临颎人,三国荀彧的后人。

喜欢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据说荀灌娘十三岁搬兵救城,显示了她勇毅与胆识,小小年纪不简单。

6.冼夫人:是岭南俚族少数民族人,百越的一支,当地部族的女政治家。

在隋朝时期,协助隋文帝杨坚完成岭南两广地区和海南岛的统一。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称颂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7.平阳公主:唐高宗李渊的三女儿 ,唐朝著名武将柴绍的老婆。

才识胆略过人,协助李渊初建唐军建起一支有名的娘子军,坚守李渊的大本营,驻守地区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哪里的“娘子关”,就是以她为名。

8..唐赛儿:明朝永乐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

因为朱棣大肆营建宫殿,北征蒙古,耗资出海,加之连年水旱灾祸,农民吃树皮、草根,卖儿卖女,老幼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官方税负繁重,属于典型的官逼民反。

9..秦良玉:苗族人,自幼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胆略。

曾亲自率领族人3000名北上镇守山海关,抵抗清初的努尔哈赤的进攻。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登入正史的巾帼英雄。

10.冯婉贞:清朝咸丰年间人,抵抗英法等八国联军侵略者的女英雄,以大刀长矛对阵洋枪洋炮,保卫家园的巾帼英雄。

冯婉贞的事迹记载在清末徐珂所辑《清稗类抄》中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一文中。

6、姜翠屏

姜翠屏是北国武状元姜飞熊的妹子,萧太后的干女儿,也是杨宗英的未婚妻。

在大破天门阵时,杨宗保、杨总英、杨宗勉三人去破铜光阵。不料,铜光阵阵主沈达是个不好对付的主,手使一杆狼牙棒,勇猛异常。杨宗勉最先出阵,也就五六个回合,就被沈达的狼牙棒磕飞了手中的枪,接着又是一棒将他打死了。杨宗英紧随而上,与沈达大战二十回合后,沈达见不能取胜,诈败而走,以暗器如意金钩将他拽落马下,又是一棒将他打死。杨宗保自是忍不住了,但几个回合就被磕飞了手中的枪,落荒而逃。

杨宗保跑出去后,正巧碰见姜翠屏。姜翠屏听闻杨宗英战死了,立即前去寻找尸首,放声大哭。正巧沈达策马而来,姜翠屏举刀就剁,沈达连忙用狼牙棒封住。姜翠屏看出沈达棒沉力猛,没有硬拼,一个反背托刀就削 下了他的首级。

沈达几个回合败杨宗保,姜翠屏两刀劈死沈达,比三刀败杨宗保的穆桂英还要厉害。这里穆桂英打败的还是前期的杨宗保,而姜翠屏砍死的是几合打败后期杨宗保的沈达。不过,姜翠屏毕竟其他战绩不多,但绝对有超一流实力。

5、黄凤仙

黄凤仙是北国天门阵玉女阵阵主,背负有宝刃三皇剑。这把剑可是神兵利器,兵器挨着就断,杨宗英、何庆的枪头都是被黄凤仙削断的。用枪的武将,枪头断了,也就不用打了。

三皇剑只是一方面,黄凤仙手中的绣绒大刀也是不俗。杨宗保、杨宗勉几个回合就被黄凤仙生擒了,黄凤仙也曾与怀孕的穆桂英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更重要的是,黄凤仙曾与大刀王兰英大战二十几个回合,才自承刀法不如王兰英。这就很厉害了,王兰英几刀差点取了韩昌的命,韩昌又与杨六郎大战三天三夜。所以,能与王兰英战二十几个回合的黄凤仙单单只靠刀法就是超一流实力了,加上三皇剑更是如虎添翼。

1.妇好

2.花木兰

3.冼夫人

4.平阳公主

5.樊梨花

6.穆桂英

7.梁红玉

8.秦良玉

9.冯婉贞

10.迟昭平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人,亦为燕人,他治病以诊脉为名,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用“针”、“石”、“熨”等简单的医具治疗,并通内、妇、儿、五官各科。

秦琼: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时名将,他以骁勇善战,志节完整而闻名。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秦宗权:秦姓在历史上唯一称帝者,唐末蔡州上蔡(今属河南省)人,曾任节度使,后战败投降黄巢,黄巢起义失败后称帝。

秦九韶:今四川省人,南宋著名数学家,对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着有《数学九章》

秦少游:今江苏扬州高邮人,北宋时著名词人,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作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九韶:今四川人,南宋著名数学家,对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著有《数学九章》。

秦简夫: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戏曲家,所著杂剧现存有《东老堂》、《赵礼让肥》、《翦发待宾》等。

秦良玉:忠州(今四川忠县)人,明代著名女将,率兵在天启年间北上抗后金(清),明朝末年保卫京师而立功受封。

秦蕙田:清代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曾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

其专著《五礼通考》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参考资料。

秦祖永:清代梁溪(今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书画理论家。

秦仪: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书画家,人称“秦杨柳”,名噪一时。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将领,后被封为燕王。由于参与天京事变,被处死并被革除封号。

秦力山:湖南长沙人,民主主义革命者,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编《国民报》。

秦遂生:四川广安人,在清朝末年参加革命起义,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秦日纲,秦桧等。

秦日纲,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家境贫寒,出身矿工。诚实忠厚,行侠仗义,在矿工中威望颇高。道光二十七年,结实传教的洪秀全。屡立功勋,授天官丞相,册封燕王。“天京事变”中,协助北王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咸丰六年,陷入内乱,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明末四大名将

1.袁崇焕:大明王朝的最后顶梁柱,可惜最后被魏忠贤等小人陷害,凌迟处死。

2.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3.孙传庭;明末名将。此人评价相当高。(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为捍卫明帝国的荣誉做最后的一番努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4.卢象升:明末第一悍将,民族英雄。从小就志存高远,不仅读书勤奋,而且还学习兵书习练武术。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答,1,孙承宗。

他不仅是皇帝的老师,还是文坛的领袖,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二、卢象升: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

三、孙传庭: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后面官至兵部尚书。

四、袁崇焕:明末第一强军关宁铁骑的创建者,保卫辽东阻止满清的第二号人物。

一位是袁崇焕。

袁崇焕,大明王朝的最后顶梁柱,可惜最后被魏忠贤等小人陷害,最终惨死,处以凌迟,割了3543刀。

袁崇焕死后的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上吊而死,大明王朝亡国。

第二位是孙承宗。

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临危受命成为蓟辽督师。到任后,孙承宗积极修筑关宁锦防线,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并且带十一万兵,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

不过此人跟袁崇焕一样,也遭到魏忠贤的妒忌。最后不得不辞官归隐。

公元1638年,清军大举进攻,攻入孙承宗所在的高阳老家。孙承宗就率全城军民守城,寡不敌众,最终城破被擒,孙承宗自缢而死。

第三位是孙传庭。

孙传庭,明末名将。此人评价相当高。《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为捍卫帝国的荣誉做最后的一番努力,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初征讨逆,以少胜多,闯贼仅携十八骑逃逸。

据说孙传庭主持陕西军务期间,不仅自己打仗,还自己募兵,自己筹饷。打仗、后勤、筹饷事事精通。

公元1636年,孙传庭任陕西巡抚,于黑水峪消灭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擒高迎祥,献俘阙下。

公元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合剿李自成,设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骑遁,关中贼悉平。正因为战功赫赫,次年,孙传庭被杨嗣昌陷害,坐了三年牢。

虽然最后出狱复出,不过在襄城大战时,由于兵员弹药缺少,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死的十分悲壮。

第四位是卢象升。

卢象升,明末第一悍将,民族英雄。卢象升,从小就志存高远,不仅读书勤奋,而且还学习兵书习练武术。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启二年,卢象升中了进士,从此走向仕途。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清兵犯境,于是卢象升走向将军之路,带兵勤王,并创建了严明军纪的“天雄军”。

因为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所以,卢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迁。不过卢象升后来跟孙传庭一样。

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小人杨嗣昌见死不救。结果,卢象升只好率领不到5000人的人马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与清军作战,激战终日,力竭阵亡,战死沙场。

卢象升虽是文人,有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死的十分悲壮。

以上就是明末四大名将,全部惨死,极其悲壮!

袁崇焕,孙传庭,孙承宗,卢象升,明朝最后的岁月,这四个人要是得到朝廷的支持与信任,估计明朝不会亡,阻击后金不进山海关,是有可能的,收复辽东也不再话下。可惜历史不能重来,这4个人二个战死,一个自杀,一个凌迟,下场都不是太好,可惜了!唉

一、孙承宗: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明末著名军事家、关宁防线建设者、统帅级人物,官至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二、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因镇压国内反民不断升迁最后官至兵部尚书。

三、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

四、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第四名、孙传庭(1593年—1643年)

明末兵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率部击败并活捉了“闯王”高迎祥。后又多次成功镇压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

第三名、卢象升(1600年—1639年)

明末最强军队“天雄军”的创建者。多次击溃国内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

第二名、孙承宗(1563年—1638年)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官至蓟辽督师、太傅。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有效抵御了清军入侵的风险。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犯保定,攻高阳。

第一名、李定国

(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在南明最艰难的时期,李定国带领明军连战连捷,从清军手里夺回了明朝的半壁江山。清军定南王孔有德、和硕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皆死于李定国之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204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埃及也属于阿拉伯世界么 古埃及是中东吗下一篇:东汉窦皇后 东汉将军窦宪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