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太武帝和孝文帝 苻坚是开国皇帝吗

导语:苻坚是前秦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苻丕继位后,北魏的太武帝和孝文帝相继登基,开创了北魏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目录导航:

  1. 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太武帝和孝文帝
  2. 前秦皇帝的谥号
  3. 苻坚手下文臣武将
  4. 苻坚手下十大猛将
  5. 前秦第一位皇帝
前秦苻坚北魏太武帝孝文帝

是。北魏历经十七帝,共150年,为前秦苻坚所灭—。

在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王朝更迭过程中,北方按照“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演变,北魏是作为五胡十六国的终结者出现的。

但北魏并非在十六国时期的最后才出现,而是从西晋末年就建国了(公元315年),这便是代国。

代国,经历了整个十六国时期,并曾在公元376年被苻坚的前秦灭国。

淝水之战后,太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复国成功,后来才改国号为“魏”。

可是,在五胡十六国中却没有代国。

北魏作为一个游牧帝国向中原政权转变的王朝,皇帝的庙号比较复杂,称“祖”的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这三祖:

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抚运乘时,奄开王业;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以武功一海内;高祖(孝文帝拓跋宏)以文德革天下。也就是说,太祖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开国立业,世祖拓跋焘于公元439年一统中原,高祖拓跋宏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重新使中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中心。

但拓跋珪一开始并非北魏的太祖,而是烈祖。拓跋珪复国之后追尊曾祖父、平文帝拓跋郁律为本朝太祖。

拓跋珪以拓跋郁律为太祖,意味着北魏与十六国时期的代国一脉相承(当然事实也是如此),拓跋珪并非开国之君。

可是,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之后,又重新理定了北魏历代皇帝的庙号,并以拓跋跬为太祖皇帝。

我们知道,“太祖”这一庙号特指的是开国立业之君,至少也是王朝的奠基者,拓跋宏将太祖改为拓跋珪,事实上是在修改北魏一朝的历史书写。

3,拓跋鲜卑不在“五胡”之列

北魏对自身的历史非常敏感,辅佐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的崔浩便是由于修国史、定世家而被灭族的。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第三位国君。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帝国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

前秦苻坚是五胡十六国代表人物,曾一度统一中国北方,统治的区域是五胡十六国之最,而且比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领土还要辽阔,后来淝水之败北方分崩离析。

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雄主,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并且还重创了南朝刘宋政权,兵线一度达到建康附近。孝文帝时期,在冯太后的扶持下进行了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北魏逐步汉化,民族进一步大融合。

前秦皇帝的谥号

前秦第五位皇帝苻登(苻坚的族孙),他的谥号高皇帝,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是开国皇帝,却谥号高皇帝的皇帝,全称是前秦太宗高皇帝苻登。

苻坚手下文臣武将

苻坚是前秦天王,手下有着众多的文臣武将。

文臣有王猛、尚书赵迁、北地太守李柔、前将军朱肜、右禁将军郭庆、光禄大夫强汪、尚书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等。

武将有“前秦第一名将”邓羌、后凉开国君主吕光、“万人敌”张蚝、后秦开国皇帝姚苌、 后燕开国君主慕容垂、 后仇池开国国君杨定、宗室名将苻洛、朔方郡侯梁平老、梁成、梁云、杨成世、窦冲、杨安、王鉴、俱难、毛当、毛盛等。很多开国君主都曾在前秦担任将领。

苻坚手下十大猛将

1、王猛

王猛排名第一,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作为上马可平定天下,下马可治国安邦的文武全才。王猛乃是智将,极其善于谋略和用兵。在前秦一统北方的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军出征,攻必克,战必胜。

苻坚即位之初,前秦只有关中一隅之地,四面受敌。而王猛利用十年时间,让前秦逐渐强大起来,然后,开始荡平天下。王猛先是平定西北,免除后顾之忧,然后夺取中原,争霸东南。

第一步,王猛拿下西北边疆,先后击败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第二步,出兵荆州,大败东晋,压制了力图北上的东晋,然后大败羌族不安分势力,保证了内部稳固;第三步,出兵西凉,367年4月,大破前凉国主张天锡军,斩首一万七千级,趁势夺取前凉东部几大军事重镇,前凉臣服;第四步,平定内乱,削除国内反对势力;第五步,灭仇池等小国,占据陇南,染指巴蜀。

第六步,最重要的成就,王猛趁东晋桓温北伐中原,前燕又内部政治混乱,于是决定以救燕的名义大举东征,王猛带领前秦大军,攻入前燕,边境两战,歼敌十五万,随后包围前燕国都邺城,再之后,苻坚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合围,两下夹攻,攻取邺城,尽得前燕土地,灭不可一世的前燕帝国,十分天下,秦居其七。

2、邓羌

邓羌,苻坚和王猛手下第一战将,勇冠三军且还颇有计谋,是前秦开疆拓土的一把利刃。早年,符生当朝时,东晋和前燕两路夹攻前秦,邓羌便是抵抗前燕大军的主将,邓羌以逸待劳,主动出击,在裴氏堡南部大败前燕,并俘虏前燕将军慕舆长卿,一战成名。

邓羌真正名动天下的,乃是擒杀一代枭雄姚襄之战,话说姚襄在中原和东晋都呆不下去了,于是纵军来到了关中,符生派符黄眉统领大军迎战姚襄,邓羌为军中主力,带领三千骑兵前去挑衅,故意被姚襄击败,然后假装仓皇后退,引诱姚襄追击,将姚襄带入埋伏圈,然后折身在三原攻打姚襄,姚襄大败,坐骑马失前蹄,陷入秦军包围,被邓羌擒杀,自此邓羌名动天下,成为一代名将。

苻坚杀符生自立之后,并州张平反叛,苻坚遣邓羌和吕光等人前去平叛,张平不足为虑,但是其帐下有当世超级猛将养子张蚝,邓羌与吕光勇斗张蚝,最终张蚝双拳不敌四手,被吕光刺杀,然后被邓羌所擒获。邓羌自此有了“敌万人”美誉。

随后,邓羌作为王猛东征西讨的绝对主力,在王猛麾下,破前凉,败拓跋代,平定叛乱,征讨匈奴,最后在王猛灭前燕之战中,作为前秦箭头部队,屡破前燕精锐,一举灭前燕。

晚年,还平定了蜀郡叛乱,将益州再度纳入了前秦版图。居功至伟,当仅次于王猛。

3、吕光

后凉开国之君吕光,原是前秦一员超级战将,因为沉稳持重、宽厚有度的性格,再加上勇武过人的身体条件,很得王猛的青睐,早年,配合邓羌平定并州张平之乱,刺伤超级猛将张蚝,一战成名。之后参与平定前秦内乱,大败苻双、苻武叛军,攻陷上邽,斩杀苻双、苻武。后多次平定前秦内部小规模叛乱起义,立下大功。

真正让吕光名垂青史的是,吕光经营河西,威震西陲。前秦统一北方之后,有意经营西域,于是以吕光为都督,总管西域诸。吕光自长安出发西征,以车师前国、鄯善国两国军队为向导,先后扫荡了焉耆、龟兹,大败狯胡国与温宿国、尉头国等数十万西域联军,平定西域。不过此时,因为苻坚在淝水之战惨败,鲜卑、丁零、羌族相继叛变,苻坚诏命出不了关中,吕光只能打着前秦旗号经营西域。

随后,吕光不愿沉沦龟兹,于是带上劫掠财宝东归,随后得知苻坚被羌人弑杀而死,于是攻取凉州,形成了一方割据势力。

4、杨安

杨安本是前仇池国国君杨国之子,但是因为仇池国内叛乱不断,其父杨国被杀,不得已投奔前秦,成为前秦一员大将。时逢匈奴作乱,杨安为先锋大将之一,出兵同官川,大战匈奴,大败右贤王之子曹活,斩杀曹活及四千多人。然后,随王猛攻东晋南乡郡,大胜而归。

367年,前凉国主张天赐犯边,攻打大夏、武始二郡并克之,苻坚派杨安配合王猛救援二郡守卫李俨,杨安为先锋,在枹罕大败前凉,斩敌过万。随后,在平定前秦内乱和攻灭前燕之战中屡立大功。

杨安最大的功绩乃是灭仇池,攻取梁益二州,并稳定益州政局。前秦灭前燕之后,战略重心逐渐偏向西南,而仇池国横在前秦和益州之间,于是苻坚派遣杨安等诸将攻取仇池,一战而胜。随后杨安趁胜配合邓羌等人攻下了益州。一年之后,益州蜀人张育、杨光起兵攻打前秦,拥有兵众二万人。杨安和邓羌平定之,稳固了前秦在益州的统治。

5、徐成

徐成,前秦猛将,灭仇池和收梁益第一功臣,也是邓羌的一个重要助手。徐成之勇,似乎还在邓羌之上。

灭前燕之战,徐成乃是箭头部队中的箭头,冲锋在前,一举击溃前燕防线,大军强势突击,灭掉了强大的前燕帝国。在军中南征北战,历时数年,官居并州刺史。在前秦中后期,终于迎来了机会,充当讨伐仇池杨纂的主力大军,徐成统帅秦军进抵鹫峡,与东晋和仇池联军于峡谷中作战,一战大败五万联军,杨纂投降,仇池灭。

373年,徐成出剑门关,攻取东晋益州和梁州,徐成等人势如破竹,一举重创东晋大军,控制了梁州和益州,夜郎等地归附前秦。

6、张蚝

张蚝,万人敌也,武力尚在邓羌、徐成之上,乃是前秦武力数一数二的将领。乃是后赵降将张平的养子,后来张平作乱并州,张蚝为其倚仗。但是被邓羌和吕光联手打败,但是其勇猛却是人所共知,有万人敌的称号。

传说张蚝勇武过人,且身形矫捷,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城墙不论高低,都可翻越而过。真正归降前秦之后,颇受重用,参与平定苻柳、苻双、苻廋、苻武叛乱。灭前燕之战,张蚝与邓羌、徐成乃是前秦三把利刃,在王猛指挥下,随意切割前燕大军,立下赫赫战功。

再之后,张蚝参与了灭代国,攻巴蜀,与东晋拉锯之战,在淝水之战后,苻坚被羌人囚杀,张蚝随着符丕在晋阳开国,之后面临后燕后秦夹攻,不知所踪。

7、符飞

前秦宗室将领符飞,这位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或许才是当世第一猛将,其勇猛甚至可能在张蚝之上,传言符飞有有关羽、张飞之勇。早年,符飞主持过剿灭刘康的临汾叛乱,在平定关中之战中,符飞立下大功,斩杀刘珍、夏侯显等本地割据势力,后来多次抵御东晋进攻,为前秦初期稳定立下有大功。

8、王鉴

前秦武卫大将军王鉴,在平定符双、符武等前秦宗室叛乱中立下了大功,与吕光携手,攻安定,斩杀叛军一万五,攻打上邽,斩杀了双、武二人。

9、毛当

毛当早年随邓羌和徐成等人攻取汉中,将梁州和益州纳入前秦版图,之后坐镇汉中,被苻坚命为梁州刺史。随后,转战江淮,在徐州等地击败了东晋大军,苻坚任毛当为徐州刺史,镇守彭城。但是后来,淝水之战后,丁零人和鲜卑人叛变,毛当在中原与丁零人作战,寡不敌众,力战而亡。

10、杨定

后仇池国的开国之君,为苻坚女婿,在前秦时期,乃是一员骁将,前秦失鹿,天下共逐,西燕、后秦、前秦三方势力在关中地区拉锯,杨定曾击败过来犯的西燕慕容冲大军,但是最终寡不敌众,战败被擒,好在后秦又击败了西燕,杨定逃离西燕,这时,苻坚已死,杨定无处可去,于是趁乱转道回了仇池,集结部队,东山再起。之后,配合符登等前秦残余势力与后秦和西秦血战,最后兵败后秦而亡。

前秦第一位皇帝

前秦帝国开国皇帝景明帝苻健(317年~355年),初名苻罴,字建业(一作世建),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帝国开国皇帝,前秦惠武帝苻洪第三子。

勇猛果敢,擅长骑射。后赵时期,深受石虎父子的亲近,起家翼军校尉,加号镇军将军。永和六年(350年),统兵进入关中,击败杜洪,定都长安。永和七年(351年),自称天王,建立前秦,年号皇始。皇始二年(352年),自称皇帝。在位时期,开通关市,勤于政务,减赋缓刑,抚恤孤寡,崇尚节俭,大兴儒学,使关右恢复生机。平定叛乱势力,击败东晋北伐军队。

永和十一年(355年),苻健去世,年仅三十九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苻坚继位,改谥景明皇帝,庙号高祖,安葬于原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365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谁是三国时期最后一位皇帝?下一篇:魏无忌什么人无忌我亦无忌填历史人物的名子 大秦帝国武将魏无忌组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