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武则天是多少岁登基的 武则天是几岁即位的

导语:武则天是唐朝的一位女性皇帝,她在690年登基,当时年仅31岁。这一历史事件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目录导航:

  1. 武则天是多少岁登基的
  2. 武则天是几岁继位的
  3. 武则天是多少岁登基的
  4. 武则天是多少岁当上皇帝的
  5. 武则天称帝时间
武则天是多少岁登基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公元690年重阳节登基称帝,当时66岁。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67岁。

武则天是67岁当的皇帝。武曌(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是67岁登基的。

登基[dēng jī]汉语词语

登基又称即位,即皇帝即位。 新皇帝继位,纪年改元,以示万象一新。 有些皇帝登基并不改元,如后周世宗、恭帝都未改元,而是沿用太祖的“显德”年号,由此可看出国家的兴衰变化。

武则天是几岁继位的

67岁

武则天是67岁当的皇帝。武曌(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是多少岁登基的

武则天登基称帝时,已经67岁。武则天14岁入宫,从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昭仪一直做到皇后、天后,然后是太后,到67岁时才如愿以偿。

67岁正式登基

公元684年,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立武氏七庙,百官改名。为做女皇帝奠定基础,大量采用娘家诸武用事,残酷镇压政敌。五年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黔睿宗李旦,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是年67岁,是历史上称帝时年龄最大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7岁。

武则天的寿命很长,活了82岁,在所有的皇帝中,其长寿指数也能排进前几名,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67岁才即位,之后更是当了15年的皇帝。

武则天虽然野心勃勃多年,但是在她登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7岁高龄的老人了,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一位皇帝。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武则天志得意满,可是随着自己逐渐老迈,有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摆在自己的面前,就是在百年归天之后,谁将会是这庞大帝国的继承人,在当时武则天一共有两个选择,第1个选择就是把地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第2个就是把帝位传给自己的侄子。

是在67岁登基的。武则天起初只是李世民极其不起眼的才人,直到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当皇上后,武媚娘就被封为皇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宠爱,武则天在朝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

武则天是多少岁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

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

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称帝时间

武则天690年即位时已经经67岁了,是中国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这样看来是一共当了15年女皇帝。

公元690年九月,67岁的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登上则天楼,身着帝王的兖冕服饰,即皇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为“天授”。以李旦为继承人,赐姓武氏。

简介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评价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在位时间共14年4个月又5天,705年被迫退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40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山西有佘太君庙吗 佘太君杨继业是哪里人下一篇:秦皇汉武的功绩 秦朝所有功绩的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