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正阳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资治通鉴中的杜预指的是谁

导语:正阳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资治通鉴中的杜预所指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号。李德裕是唐朝中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经担任过宰相和相国等要职。

目录导航:

  1. 正阳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2. 正阳是什么意思
  3. 闷绝什么意思啊
正阳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正阳释义: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杜预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正阳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èngyáng[释义]:

1.指日中之气。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3.指南面。“正阳”二字始出于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远游》篇,曰“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据《辞源》、《辞海》等权威工具书对“正阳”的解释,“正阳”有以下三种含义:1、南方日中之气,如“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正阳者,南方日中之气也。2、指帝王,古人以日为人君之象,而日为众阳之宗,故以“正阳”指帝王。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寤黎蒸”,据司马贞索隐引文颍曰:正阳,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3、农历四月为正阳,如:四月惟夏,运臻正阳。(有的书说农历四月、十月为正阳)。

[ zhèng yáng ]

1.指日中之气。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汉 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 杜预 注:“正月,夏 之四月,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 庾信《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闷绝什么意思啊

闷绝本意是指让人昏厥,引申意为“超强的”,“非常厉害的”

闷绝(もんぜつ),(因痛苦等原因)昏过去,晕厥过去。苦闷而死。(もだえ苦しんで気絶すること。)

闷绝是晕倒的意思。《左传·定公四年》:“由于徐苏而从” 晋 杜预 注:“以背受戈,故当时闷绝。”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密为流矢所中,堕马闷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519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朝女扮男装者有哪些历史记载?下一篇:元朝和南宋哪个先灭亡的 明朝皇帝元朝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