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刘秀的宫殿 刘秀在洛阳哪里住过

导语:刘秀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宫殿曾经在洛阳多个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城东的郑街宫。这座宫殿规模宏大,曾经是刘秀的主要居所和政务中心。

目录导航:

  1. 刘秀的宫殿
  2. 东汉京都在什么地方
  3. 刘秀家乡
  4. 刘秀逃难路线
  5. 刘秀诞生地
  6. 两汉都城
  7. 东汉历代都城
刘秀宫殿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幸驾的第一座宫殿也是南宫,《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40年)又新建了北宫与南宫对应,修筑了御道,使两宫相连,从此南、北宫成为皇帝、后妃的宫苑。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定都洛阳,重新整修扩建洛阳城,整修洛阳宫殿,即后来的“南宫”,南宫就是刘秀的皇宫。

东汉京都在什么地方

洛阳

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刘秀即皇帝位于鄗县(今河北高遇县南),重建汉政权。十月,刘秀收降了扼守洛阳的更始部队,进入洛阳,遂以洛阳为首都 。但是在东汉末年,董卓在公元190年、焚烧洛阳,并胁持汉献帝迁都长安。 所以有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之说。 但总体来说,一般认为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刘秀家乡

刘秀的家乡,在当时属于南阳郡,刘秀是毫无疑问的南阳人。但刘秀的家乡今天行政上归属于襄阳下属的湖北枣阳市,也可以算襄阳人。对诸多历史名人,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启的七世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六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有一个儿子刘买被降爵封为舂陵节侯,是刘秀这一只刘氏家族的先祖。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

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后,命刘秀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封为萧王。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东汉王朝建立者(在位32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公元8年,王莽篡立新朝,刘秀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公元25年即位,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公元57年驾崩,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逃难路线

按历史传说及,当时的历史变故刘秀逃难路线在洛阳向西南,到过栾川重渡,经过洛宁在陕县附近停留。

陕县有好几个村名地名都和王莽追刘秀有关。

如:罐煮村,就是他们当年追的时候煮饭的地方。

王莽寨、刘秀峰,他们当看对峙的两座山。

光武洞,当年就是刘秀藏身的洞了。

马蹄印,当年骑马上留下的印迹,现在清晰可见。

卧龙滩,就是他们休息的地方。

总之还有很多,有可能是当看确实来过,有可以是传说。

2015年8月26日王莽撵刘秀起始于古都洛阳,路过南阳、驻马店。在豫南地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途经上蔡,受到上蔡人的全力支持,后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刘秀诞生地

刘秀出生地: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东汉王朝建立者(在位32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公元8年,王莽篡立新朝,刘秀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公元25年即位,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12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公元57年驾崩,享年六十二,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两汉都城

汉朝都城在长安、洛阳、许昌,汉朝都城位于现在的西北地区。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东汉历代都城

东汉一共有过三个首都,分别是洛阳,长安,许昌。

洛阳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治洛阳。辖洛阳、河南(汉置,治王城)、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属司隶。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宜阳,设“新室东都”和“中市”。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为河南尹。

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典型。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城垣雏形,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纷纷反对。刘邦征询张良,张良说:“东周虽然比秦晋两世好,但雒邑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

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没错。”于是刘邦决意定都长安,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高帝七年,定都于此。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长安改称西京。及至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两汉时期,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许昌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东汉时期,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时定都洛阳,一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后,拥立汉献帝刘协,把东都洛阳付之一炬,然后协汉献帝和文武百官迁都长安。

董卓死后,群雄割据。长安经过董卓残部火拼后也以荒凉,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改许昌为许都,这也是东汉最后一个都城。

所以东汉前前后后一共有三个都城洛阳、长安、许昌。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承西汉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为后汉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的都城地址

东汉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561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下一篇:谈谈你对晋商的认识?你所理解的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 山西晋商文化开始时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