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康熙年间清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康熙历史上长什么样

导语:康熙年间,清朝的疆域达到了较大规模,包括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一些周边地区。康熙历史上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时期,清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康熙皇帝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治理,推行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使得清朝疆域不断扩张,并且建立了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边疆防线。

目录导航:

  1. 康熙年间清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2. 清朝康熙帝他的所有儿子中,康熙最喜欢哪个
  3. 康熙功绩口诀顺序
  4. 康熙生于哪一年
  5. 康熙的生平简介
康熙年间清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要看疆域多大,自然要地图来证明。这是清康熙年间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的《康熙皇舆全览图》。该地图经过十年的实地测绘,于1718年(康熙57年)初步完成。由于出自传教士之手,并且采用了科学的测量绘制方法,可以说可信度和精确度相对较高。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清朝疆域东北至库页岛和外兴安岭,东南至台湾岛, 西至伊犁河谷一带,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西南至列城以西,并在西藏边境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珠穆朗玛峰)。

1644年清朝刚入关时,中华大地上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明朝遗留下的南明政权,西域,西藏也都各自为政,清朝实际疆域并不大。

到了康熙继位的时候,康熙皇帝对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

消灭了台湾的明郑政权,收复台湾,三征葛尔单,为乾隆收复新疆打好基础,创立多伦会盟,笼络蒙古各部,彻底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

由于康熙打下的基础,乾隆在平定准格尔判乱后,清朝疆域达到最大。

最高时达到1300左右

清朝康熙年间的疆域有多大。

简言之:

我们从四川阆中古城蒙家将的杰出贡献者后来官居湖广镇筸总兵官蒙应瑞将军以及连同祖上的三代因他战功册封大将军来看康熙五十九年西征前与西征后的对照图一看便知。

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样一个看似平等的条约其实将之前中华先民活动的贝加尔湖区域送给了俄国。虽然如此,清朝版图最大时仍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康熙平定三藩后清朝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打下台湾后开放“粤”(广州),“闽”(厦门),“浙”(宁波),“江”(上海)四个海关,这一时期清朝军力最为强盛,平定三藩,和荷兰人一起打下台湾,虽然和沙俄的作战中,损失了疆域,但平灭准格尔叛乱。仍然建立一个较为庞大的东方帝国。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皇帝颁布了一道“永不加赋”的圣旨。这种圣旨确实减轻了民间的负担,但最终减轻的却是地主,富农的负担。康熙皇帝鼓励开荒,并给予奖励,却任由土地被大户豪族兼并。他给手工业者恢复了自由人的身份,允许他们随便开业。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税不再增加,相应的却增加了许多杂税务,老百姓依然生存的很难。而且清朝虽然疆域广大,但也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对清朝的功绩要肯定,但对其缺点也不能否认,康熙穷兵黩武,最后导致国库空虚,贪污腐败成风,其限制科学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有雍正为他缝缝补补,但最终,还是由康熙开创的这一切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

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口从明末的五、六千万急剧下降,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口总数。 此外,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增加到了7,30亿亩。像抛荒严重的两淮地区,至康熙中期已“无尺寸之荒芜”。因遭三藩叛乱而更加残破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开垦无遗。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从顺治时期的斗米二钱(银) 在康熙年间降到了0.5到0.6钱(银) 。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内乱,将台湾收回,使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清朝康熙帝他的所有儿子中,康熙最喜欢哪个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成年的有20个儿子,为什么我们会关注康熙的儿子,就是因为残酷而精彩的九子夺嫡,所以康熙最喜欢哪个,讨厌哪个,就在参加夺嫡的9人当中讨论。

1、龙生九子各个夺嫡

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场夺嫡运动,一场是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另一场就是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

参加九子夺嫡的是皇长子胤禔、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其中皇长子、太子、皇三子独门独户,皇四子、皇十三子相互依靠,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抱团。

最后皇四子继位为雍正,皇十三子被册封为铁帽子王,其他7人全部被圈禁,下场凄惨。

那么他们当中,康熙最中意谁呢?

2、我觉得是太子胤礽

胤礽是嫡长子,他母亲是康熙青梅竹马的孝诚皇后,在生胤礽的时候因为难产而死,康熙万分悲痛,对于一出生就失去母亲的胤礽就更加疼爱。

胤礽两岁时候便被立为皇太子,五岁的时候生天花,康熙急得暂停全部政务,整天呆在胤礽身边,康复之后,激动的康熙让人到太庙祭拜感谢列祖列宗保佑,还向天下宣告。

从此之后,无论是到关外祭祖,还是南巡祭拜明孝陵,康熙都把胤礽带在身边,完完全全是按照帝国接班人在培养。

有一次朝鲜国王递交的国书中没有避太子的名讳,被康熙痛斥,足见康熙对胤礽的维护。

但是,皇帝与储君之间矛盾几千年来都无法避免。

康熙与胤礽第一次间隙出现在康熙西征准格尔的时候,当时康熙生病,太子胤礽前往探视,面对着生病的父亲,胤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康熙认为这是不忠不孝,当时就没给他好脸色,把他赶回了京城,此时的胤礽16岁。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直接影响胤礽的太子之位,后来康熙亲征准格尔,胤礽奉旨监国。

随着胤礽的太子身份太耀眼,给他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有很多朝臣聚集在太子麾下,形成了太子党,而另一个影响就是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等对皇位有想法的人就会在明里或者暗中给胤礽设卡。

在巨大的压力下,胤礽的表现越来越脱离康熙的期望,大阿哥等人是不是给康熙上眼药,日积月累终于在康熙北巡中爆发。这期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7岁的皇十八子生病,胤礽无动于衷,不禁让康熙想起了当年自己生病时胤礽的表现,另一件事情康熙发现晚上胤礽在他的帐篷外逡巡,而且肆意窥探帐篷里面的情况,康熙认为胤礽是想行悖逆之事,大怒,回到京城之后便第一次废黜了胤礽。此时胤礽34岁。

被废黜后的胤礽举止疯癫,每次康熙看到都会痛惜不已,而且晚上做梦还会梦到孝庄太后、孝诚皇后,她们在责怪康熙废黜了胤礽,可见缓和之后的康熙又恢复了对胤礽的爱惜。长时间的自责下,康熙竟然病了,他召见了胤礽,看见胤礽他竟然感觉心情舒畅,病也就好了。

后来皇三子举报皇长子魇镇胤礽才导致胤礽行为乖张,康熙很自然地相信了,原本胤礽表现不佳都是皇长子在后面搞鬼,他便逐步恢复了对胤礽的信任,最后复立为太子。此时胤礽35岁。

然而胤礽没有珍惜这次机会,反而要铤而走险,想逼康熙提前退位,事情失败,康熙大怒,再次废黜了胤礽,并且圈禁。

按理说经过这次不轨,康熙已经对胤礽失望透顶了,但是他在临终时还交代皇四子胤禛善待胤礽,可见他心中对胤礽还是有特殊感情的。

所以康熙最疼爱、最珍惜、也是最给予厚望的皇子正是不争气的废太子胤礽。

康熙最喜欢的儿子就是他的二阿哥,也就是嫡子,并且他的嫡子也没有辜负康熙的重望,他是康熙最出色的儿子,他的聪明伶俐,从小就通晓满汉经文,对于四书五经,也都是倒背如流,不尽如此,他的武艺也是卓而不群。

康熙曾经和辅政大臣的孙女赫舍里有过政治联姻,但是在两人婚后,也是情投意合。在赫舍里嫁给康熙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赫舍里只有十三岁,可以说是豆蔻年华。赫舍里氏陪着康熙走完了他的整个青少年时光,她是康熙的发妻,在康熙的一生之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可不幸的是,赫舍里难产而死,她的死对康熙的打击可以说是很大的,曾经对她罢朝五日,以示哀悼。

康熙对他这位发妻的更多的爱,则是分给了他们共同的儿子,那就是胤礽。不仅如此,他还立即决定将襁褓中的胤礽立为太子。康熙对胤礽的重视,超过了其他的任何一位皇子。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大统,一直对胤礽寄予厚望。自从胤礽,刚刚长到,能够拿了起笔时,康熙就亲自为他挑选老师,开始教他学习。其他阿哥的老师都是一对多,而胤礽的老师却是多对一。其他阿哥的骑射都是老师们教的,但是只有二阿哥胤礽的骑射,是康熙亲自手把手的教。由此就可见康熙对胤礽的重视性。康熙自己政务繁忙,天天日理万机,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但是不管他有多忙,他一定会抽出时间来亲自检查胤礽的功课。而且很多时候康熙都会让胤礽,和他一起上朝,在朝堂之上,检查胤礽的功课。当胤礽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康熙有时还要问他一些,关于政治上的远见,和他自己的看法。胤礽都能够侃侃而谈,对答如流,让康熙也是非常的满意和高兴。



我觉得康熙没有最爱的儿子,也没有不爱的儿子。因为康熙作为一代帝王八岁登基16岁亲政从小丧服丧母一生活在勾心斗角的环境里,他的目标是能让大清繁荣富强国太民安,几个儿子都能保大清他的爱是大爱,不是普通家庭的小爱,他希望他的儿子能力主太子,做保卫边疆的大将军或是给后世皇上出谋献策的谋士,或是编辑历史传递后世的才子,或是治理漕运一心为民的人才,他都是按儿子的性格喜好能力来各自培养,比如,太子接触朝政,又如大阿哥喜好武力,则康熙亲征都是用大阿哥,但是人都是有私欲的最后几个啊哥都为了一个皇位而互相残杀,大清处在了真的内忧外患中所以为了使大清永保平安,处罚儿子。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还有太子撤而用,用而再撤,也是恨铁不成钢。

只是自己想法

要说最喜欢的皇子绝对是太子胤礽和十四皇子。

一、首先康熙皇帝对太子寄托了先皇后的情谊,这份情谊绝对是真诚的,其次是对太子很宠溺,太子多次犯错,康熙皇帝表现就如同平常父母一样,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可惜太子从小被人一直作为储君对待,缺少历练和成长,难堪大用。

二、康熙十四皇子是真心喜欢,首先十四皇子最像康熙年轻的样子,征战沙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率性而为,可以说在武略上深得其心,其次老皇帝晚年缺少斗志,中庸平和,对幼子的喜欢,远超出年长的皇子。

康熙的一生可以说是政绩非凡,是历史上被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可敬之人。他一生有着非常多的儿女,而其中儿子生育35位,去掉在小时候夭折的11位,还有24位。其中最喜爱的儿子是胤扔。为什么要要起𧘌这个子呢?𧘌这个子代表富贵,福气,康熙想让这个儿子一生充满荣华富贵,而他的小名叫保成。康熙希望他这个喜爱的儿子能健康的成长,而不要夭折在未成年。

康熙帝为什么喜欢这个儿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别说还真有,胤𧘌,是皇次子也是嫡子。他的母亲是康熙最宠爱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而这位母亲出身高贵,家族显赫。赫舍里皇后生产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由于受到惊吓难产而死。当时康熙皇帝与赫舍里是青梅足马恋人并且之后成为康熙的结发妻子。而此时的后宫美女如云,康熙和赫舍里皇后依然恩爱无比,感情特别深厚纯真。而就当时的帝王之家,这种感情真的是难能可贵。

赫舍里皇后难产逝世之后,留下看都没有来的及看一眼的儿子,对于胤礽而言是可怜,而对于康熙来说骤然失去心爱的女子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在痛不欲生之下,把心中满腔对赫舍里皇后的爱,转移到刚出生不久就失去生母的胤𧘌身上。他对这个儿子百般怜爱,亲自照顾他学习骑射,把他当作心中的接班人来教导。不久后,册封胤𧘌为皇太子,其中不光有对赫舍里的爱,更主要的是皇太子有着母亲家族的庞大势力。而赫舍里做为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女儿,这庞大家族的势力,怎么说胤礽在今后的皇位上应该有着继承的希望,最后却落得永远囚禁的地步,不得不说这落差太大了。

另一点让人可疑的是康熙是一个真正伟大有作为的帝王,为何在选择继承人上这样犹豫不决呢?在历代帝王面前,康熙无论是文韬武略,治国平天下,可称为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从八岁登基到十四岁正式管理朝政,在位长达六十余年。在这六十余年的统治生涯中,康熙在少年时期就显示出来有勇有智的才能。挫败当时无人压制的鳌拜,政治大全在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路开挂。之后平定三藩,驱逐侵略中国的沙俄,亲征准噶尔,他的成功无可复制。我们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就曾了解他的故事。可以说康熙是一位英明果断,有着非凡的领袖和管理的头脑,在大清基业的兴盛上,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这些功劳也赋予他无限的荣耀。而历代的皇帝没有任何一位帝王有康熙这样的成就,这样一个明君却在他晚年人生中遭遇无比惨烈的痛苦,在立储上的犹豫不决竟酿成九子夺嫡的悲剧。

做为鼎盛时期的康熙为什么没有早早地想到立储呢?非等着儿子你争我夺的局面?就当时而言,立储是一件头等大事,大清的基业交于谁来管理?谁来统治,有着相当难的抉择。也许立储的难处有三大要素,一,为了避免政治分裂,原本在开国年间就没有立储之位的说法,而是奉行没有入关以前的满洲八旗所推崇的有德者即位。而对于当时登基的皇太极,即位是传统的父死子即位,这其中有着重要的人为因素。可是康熙帝在众多的儿子当中无法抉择,也许有着不为人知的因素。

其二,是有利于民族团结,而康熙饱读历史,对历代朝廷灭亡,他心里的定位是历代君主不学无术,沉迷酒色,即无能无才,又误国误民。而康熙作为清朝入关以来,有着想要统一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而既要纵观全局,放眼天下,让全天下的民族从皇权的统治归一而得到规范治理。而首要的一点是满汉蒙统一大业,这是有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其难可想而之。

三,保证皇权的思想能延续到子孙后代,能为自己的宏远计划找到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接班。而在长远的战略上保证大清朝的统治更加规范与安居乐业。康熙是一个完美的政治家,而再完美的人也有着缺失的一面。而这种可悲的现象当时作为老年的康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反而比他想象的更加丑恶与残忍。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当时最得康熙宠爱的胤𧘌,已被康熙再度被废关进大牢,而当时并被不看好的四皇子却巧夺先机,夺下继承大统的皇位。在登基之后大刀阔斧对于反对他的兄弟,来一个大屠杀。最惨的是八爷党,基本上在雍正确立皇朝的时候消灭的差不多。而当时拥护雍正的几位兄弟也确实得到不少的好处,该封王的封王该赏赐的赏赐,基本上都在晚年得到了幸福生活。经过九子夺嫡之后,二皇子胤𧘌在没有得到皇位的时候,康熙死后曾留有遗诏,要求继承皇位的人,封他最喜爱的儿子胤𧘌为亲王。

虽然在康熙的生命中最注重和偏爱这个儿子,连在死后都要安排好他最后人生,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个儿子的爱确实是出于真心。可是对于继承大统的雍正并没有采取康熙留下的遗诏,自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对于当年没有得到父爱的雍正来说,怎么能饶恕这个占尽天时地利的皇兄。历史中曾记载康熙在位时就曾把这个废太子囚禁起来,其原因是第一次废太子后,重新获得太子之位的胤𧘌,心里有种病态的偏激,终日惶恐不安,想要早些取代皇上的位置,可是这种行为严重的威胁到康熙的政权,康熙在万般无奈之下在度把心爱的儿子关入大狱。而有另一种说法是囚禁胤𧘌,康熙为了保护他的性命,历史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无法证实,而胤𧘌最后的结局是非常悲催的。

而作为康熙大帝,谁也不能撼动他的江山,最爱的儿子也不可以。所以康熙为稳定皇子之间的争夺,再次的把胤礽废掉。而理由是当时非常迷信的康熙认为胤𧘌得了不治之症。其实终归结底,康熙最在意的是他的皇权和江山,他不希望任何人憾动他的权力和欲望,而正是因为他这种专横霸道,目无一切才会在皇权的继承上犹疑不定。其实九子夺嫡的事件就是康熙霸权产生的后果,如果他在早几年时候,扶值自己的儿子上位自己做一个太上皇,也许九子夺嫡的局面就不会发生。他在幕后指挥,一样可以让大清走得更远和昌盛,也不会在自己死后留下痛心的诟病。而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兄弟互相残杀,却上演的越发激烈。康熙皇帝在他辉煌的人生轨迹上由于对选择继承人上的犹豫不决造成九子夺嫡的惨剧,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

康熙功绩口诀顺序

主要功绩顺序:削三藩,收台湾;逐沙俄,签合约;征朔漠,治蒙古;重农桑,兴水利;重教育,编词典。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康熙生于哪一年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5月4日。玄烨七岁时,遭到天花的侵袭,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并没有危及性命,仅在脸部留下几个细小的麻点。

1654年。康熙出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曾自号体元主人。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1、康熙生于1654年5月4日。

2、人物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3、人物成就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1654-05-04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1年)。 玄烨8岁登基,16岁即除权臣鳌拜夺回大权。军事上削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创“多伦会盟”联盟蒙古。政治上中央集权,注重休养生息。但晚年吏治败坏,对继承人选择的举棋不定酿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1722年崩于畅春园,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

顺治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即1654年5月4日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康熙的生平简介

康熙(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在位时间是(1661-1722)。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景仁宫,为表世祖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时年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遇必隆、鳌拜四大臣共辅政,年号康熙。

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亲政后,宣历水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益蜀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设立南书房掌标票拟圣旨,加强皇权;又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了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的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平事实上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又巡行东北,两面三刀次发起东准克萨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侵略边境问题,得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签定《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永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同时,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于畅春园,葬于清东陵之景陵。享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庙号清圣祖。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包括入关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中子女最多,子35人、女20人,共计55人。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康熙帝还一位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康熙(1654年-1722年),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景仁宫,为清世祖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时年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遇必隆、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年号康熙。

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亲政后,宣历水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益蜀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设立南书房掌标票拟圣旨,加强皇权;又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又巡行东北,发起对雅克萨的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签定《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他一生苦研儒学,提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词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同时,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于畅春园,葬于清东陵之景陵。享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庙号清圣祖。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在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包括入关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中子女最多,子35人、女20人,共计55人。和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康熙帝还算一位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699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自成和张献忠哪个更残忍 古代科举有多残酷下一篇:春秋三大显学 古代三大占卜是哪三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