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故宫镇馆之宝书 溥仪的历史文物介绍

导语:《故宫镇馆之宝书 溥仪的历史文物介绍》是一本详细介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历史文物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溥仪所使用过的珍贵文物,并通过这些文物展示了溥仪与中国历史的紧密联系。

目录导航:

  1. 故宫镇馆之宝书
  2. 从故宫带走了几车珍宝
故宫镇馆之宝书

王珣的行书作品《伯远帖》,前后有乾隆皇帝和历代各大书法家的题跋,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价值10个亿。

作为王羲之的侄子,是魏晋南北朝笔法的传承人,他所作《伯远帖》水平之高,启功先生和张锡康先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故宫深藏库房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索靖《出师颂》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四大镇馆之宝,

《平复帖》果真是陆机的真迹?

据目前我们可以掌握的证据显示,西晋《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迹实物,也是西晋名士陆机惟一留存的字迹,其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据著名专家王世襄先生考证,《平复帖》自唐宋元明清,一直珍藏在历代皇室。抗日战争中,著名大收藏家张伯驹逃难时,将这件名宝缝在随身穿的棉袄里,愿与之同生死。1956年张先生将《平复帖》捐献国家,后归故宫收藏。

《中秋帖》的作者到底是谁?

清代乾隆皇帝酷爱书法艺术,曾将故宫内藏有三件珍贵书法的宫殿称为“三希堂”。《中秋帖》、《伯远帖》即名列这三件至宝法书之中。

清亡后,溥仪携带大批文物出宫,其中就有《中秋帖》和《伯远帖》,后来溥仪将它们抵押给了一家日本银行,因期满未赎,为一古董商人所得,此后流入香港。解放初期,由国家购回。

经过专家鉴定,这幅书法连绵跌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末”,古称“一笔书”的《中秋帖》,肯定不是东晋王献之的真迹,但是令人惊喜的是,此乃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临写王献之《十二月帖》的不全节临本。虽然此帖不足以反映王献之书法的真实风貌,但仍然是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不可多得的真迹。

《兰亭序》摹自谁手?

《兰亭序》为王羲之的著名书迹。经专家考证,相传是冯承素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帖》,其实并不是冯承素本人写的,而是唐太宗内廷供奉拓书人的勾填本。尽管如此,该本依旧是现存最精美最能体现《兰亭序》原貌的旷世绝品。

《出师颂》出自何人手迹?

据史书记载,索靖(公元前239-303年),字幼安,晋敦煌人,官至征南司马,是“敦煌五能”之一。

前时,经过一番论争与辩白之后,所谓索靖的《出师颂》,如雾中庐山,渐露真容。现在《出师颂》的年代和艺术品质己经得到了专家的鉴定,确为隋人书,章草体,极难得,并且有米芾的儿子米友仁题跋,为不可多得的珍宝。但作者到底是谁,仍为悬案。

郭尚先《黄庭内景经》纵36cm,横268.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馆的镇店之宝,

从故宫带走了几车珍宝

溥仪从故宫带走了76箱珍宝。

溥仪从故宫里偷了足足76箱文物。这些文物件件价值连城,如《历代帝王像》、《步辇图》和《阆苑女仙图卷》等,更是国宝级的文物。

溥仪在天津的生活依然奢华,还要打赏前来巴结他的晚清遗老。

溥仪不断变卖这些文物,使得这些文物流失到外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724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人间词话:唐代诗曰下一篇:刘邦楚汉之争时居住地 刘邦历史的遗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