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通明宫的故事 明成祖的历史传说

导语:通明宫是明成祖朱棣的宫殿,传说中有许多历史故事与传说。这座宫殿承载了明成祖的权力与荣耀,也见证了他的苦心经营与智慧决策。明成祖在通明宫下令修建了许多重要建筑,包括福寿门、乾清宫等,展现了他对宫殿建筑的独特眼光。通明宫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人们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目录导航:

  1. 通明宫的故事
  2. 北京城传说
  3. 太王陵有故事吗
  4. 朱棣是蒙古人吗
  5. 永罗扫北的典故
  6. 关于松鼠的传说
通明宫故事

传说,明朝初期,永乐皇帝朱棣与师爷刘伯温北上寻找修建国都地址时,最初寻找到这里。看到果村一片龙脉,风水甚好。但是,掘了一锨土,再放进去却盛不下。看出这一代富有,人群中七分坐轿的,三分抬轿的。怕在此建都后坐轿的更多了,没有抬轿的怎么行?便又向北寻去。

北行七十里,走到了乌由县东北角上的崇教寺上,看到那里比这里更富,光有坐轿的没有抬轿的。就想返回到果村。这时,果村的龙脉已被玉皇爷占了。只得又北行七百里,建了现在的北京城。此传说虽无考据,但果村的玉皇庙却是实实在在的建筑

通明宫位于赵虎镇辛庄,占地20多亩,建有孙公殿与玉皇阁。前殿孙公殿是单层结构,供的是孙武、孙膑与鬼谷子的神像;主殿玉皇阁是两层结构,供的分别是,一层:观音菩萨、王母娘娘、九天玄女、碧霞元君(泰山奶奶)的神像;二层是:玉皇大帝、南斗、北斗、太白金星、赤脚大仙,以及千里眼、顺风耳、哼哈二将的神像。

历史背景

道观通明宫,在宫观的后面有一座古代大墓——孙膑墓,据说《孙膑兵法》的作者、军事家孙膑就葬在这里,这座古墓,现已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孙膑原籍山东鄄城,少时孤苦,年长后与庞涓从师于鬼谷子,后来就产生了我们熟知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假痴不癫、田忌骞马、以逸待劳、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减灶计、马陵之战。据德州当地相传孙膑晚年隐居鲁北,即现在德州以东的地方,因此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墓属于孙膑不是空穴来风。在这里留有的部分资料中,关于孙膑墓和孙公祠的记载,其中一句话就提到“衣冠冢”,证实这是一座孙膑的衣冠冢。

自古以来,孙膑墓附近建有孙公祠,建筑群规模庞大,之初占地有上千亩,因为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属道家,因此庙宇由道家接管。清代时这里占地仍有200余亩,有主殿、配殿、钟楼、鼓楼等,建筑气势恢弘,香火相当旺盛,观内住有道士100多人。孙公祠周围设有庙会,场面盛大,赶会者众多,当时这一带相当热闹。据记载,孙公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遭侵华日军肆虐,庙内庙外面目全非。六十年代又受文革破坏,石碑被砸,大殿被拆,只剩古墓和少量的文物,其中包括一座青色的独角石牛,据说这匹青牛是孙膑当年的“坐骑”,石像真品如今保存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当时此地隶属于河北省管辖)。

2009年5月,通明宫在原孙公祠附近新建,2009年11月份一期工程竣工。11月5日通明宫举行了隆重的法会,为诸神进行开光,孙武、孙膑、鬼谷子等神像在此受到人们的谒拜,二期工程修建了后殿、山门和斋房,孙膑墓也将得到修葺,总投资达到1000万元。在这里人们可以敬仰孙膑的才华与功绩,也可以崇尚和了解道教文化,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北京城传说

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后,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与1406年开始修筑北京城,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不仅与朱元璋没多大关系,跟刘伯温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实为姚广孝参照潭柘寺的格局,升格、放大、充实后修建的北京城,所以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

北京城如何成了“哪吒城”?

北京在元代就已经有了哪吒城的雏形:南三北二,东西各三。张昱写道:“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进城三门是“三头”,北城二门是“双足”,东西各三门是“六臂”。

而众所周知,后来的北京是“八臂哪吒城”。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瓮城东西开门是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就是哪吒的眼睛;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的八臂;北面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皇城是哪吒的五脏,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五脏口,从五脏口到正阳门哪吒脑袋,中间这条长长的平道,是哪吒的食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明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迁都,命工部人员来建北京城时,众官员都非常恐慌,不敢领下这个圣旨。因为那里是一片苦海幽州,有孽龙作怪,他们不能降服苦海幽州底下的孽龙。大军师刘伯温和二军师姚广孝自告奋勇,联手担当起建城之责。两人协议:一个去东边,一个去西边,各想主意;十天后再背对背绘出建城的图画,看谁的主意先拿出来。他们在路上分别都遇见了一个穿红袄的小孩,小孩跟他们说“照着我画”,那小孩就是哪吒。十天以后,这二位背对背地画出了同样的一个图画,都是这“八臂哪吒城”。

太王陵有故事吗

是的,太王陵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太王陵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境内,是中国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皇家陵墓群之一,被誉为“东北第一陵”。

太王陵的建造始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历时近40年才完成。整个陵墓群包括太王陵、妃子陵、王子陵、公主陵等,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据传说,太王陵是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父亲朱元璋而建造的。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太王陵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在太王陵中,朱元璋的神位被安置在主殿中央,周围摆放着各种珍贵的器物和文物。

此外,太王陵还有许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太王金匮之谜”,相传在太王陵中有一个金匮,里面藏有太王留下的秘密。这个金匮一直被人们所追寻,但至今仍未被找到。

总之,太王陵是一座充满历史和神秘色彩的陵墓群,其建造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都让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郭忠福,安溪县金谷镇人,据传于五代后晋时化佛,宋绍兴以降累封至“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其父母因荫封,俗称“太王”,坟俗称“太王陵”,亦称“圣王公墓”。

朱棣是蒙古人吗

明成祖朱棣是蒙古人

作者:任爱杰蒙古《黄金史纲》中说大都城破时,顺帝的妃子弘吉剌氏(弘吉剌部盛产美女,自成吉思汗起,弘吉剌部即为孛儿只斤氏的世代姻亲。)已经怀孕三个月,没有来得及逃出,躲在一个大瓮中避难。被明军搜出后为朱元璋纳为妃子,称为翁(瓮)氏。(按:弘吉剌又称翁吉剌,译音不同而已。翁氏之称或许来自于此。)

弘吉剌氏当时心想:“如果七个月后产子,则必然会被(朱元璋)当作敌人的儿子所杀。如果分娩在十个月后则会被(朱元璋)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于是向天祈祷再添三月孕期。果然怀孕十三个月才分娩,产下一子,就是朱棣。

当时朱元璋梦到东西二龙相斗,西龙被东龙打败。解梦的巫师告诉他这代表他的两个儿子争位。西龙是汉后的子孙,而东龙是翁妃的子孙。朱元璋听后认为翁妃来自蒙古,本属自己的敌人,让她的儿子继承大统不好,于是就把朱棣贬去边疆镇守。

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叛乱,率领自己的亲兵和山阳的六千兀者人,水滨的三万女真人(按:六千兀者,三万女真都是虚指。一如卫拉特一贯称四万卫拉特,蒙古本部一贯称四十万蒙古。),以及黑城的汉人讨伐建文帝。照这部史书的记载,建文帝被朱棣擒获。朱棣在他的脖子上用银印烙上记号后将其放逐。朱棣自立为大明皇帝,汉人都认为他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了酬谢兀者人和女真人的功劳,朱棣遂割让土地给他们。

下面对这个记载作一分析:

《明史》上的说法,朱棣是朱元璋的正妻马氏所生,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但是朱棣是蒙古妃所出的说法见于各类汉人的野史如《南京太常寺志》,《南京奉先殿序》。在明朝司礼监宦官中也流传甚广。我个人的看法是朱棣的确为朱元璋的蒙古妃所出。明初朱家皇室取蒙古人为妃在所多有。例如朱元璋就给自己的儿子秦王朱樉取扩廓铁木尔的女儿为妻。可能朱棣的母亲早死,遂为马氏抚养成人。至于这个蒙古皇妃是否以前属于顺帝则大可存疑。不过,怀孕十三个月而生出皇帝并非蒙古人的专利。不用说汉族的那些上古帝王了。《史记》里面一方面说吕不韦把自己怀孕的老婆献给赢异人,一方面又说秦始皇“孕期年而生”也就是怀了至少十二月才生下来。

朱元璋梦到二龙相斗的故事在汉文野史中也是有广泛记载的。例如《随志》就记载“高皇梦二龙绕于庭,—奋而张.—倪而顿;既觉,实懿文、燕邸同游,而文皇厌飞龙焉。”

而朱棣向北元和女真借兵一事则是千真万确。明成祖虽然有守边之责,但是他起兵时根本没有多少兵力也是事实。只好向北元和女真借兵。事后明成祖割让大宁卫给冗良哈三卫。此事正史当然不写。但是私家多有著述。如《皇明四夷考》,《三卫志》,《建文朝野汇编》等等。而《国榷》则说成祖“义旗初建,首下大宁,简兀良哈三千骑为奇兵,立三千营,不忘其德,尽指大宁地与之,割雄镇以资伏莽”。

又据《朝鲜太宗恭定大王实录》二年壬午(公元1402年)三月己丑纪事:贺圣节便参赞议政府事崔有庆回自京师(南京)启曰:“燕兵势强,乘胜远斗,帝兵虽多,势弱,战则必败。又有鞑靼兵乘间侵掠燕、辽之间,中国骚然。”又四年中申(公元1404年)十二月庚午纪事,称帝为燕王时纳於虚出女,及即位,除建州卫参政,欲使招谈野人。

这位於虚出就是建州女真的首领阿哈出。朱棣取了他的女儿当王妃。而《明实录》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八月乙卯纪事条则说:升释家奴官,“释家奴者,指挥阿哈出之子,皆以从征有功也”这位释家奴的御赐汉名叫李显忠。

朱棣既是篡位,对汉人来说当然要把自己的出身说成是朱元璋的嫡系。在宗法制度下,朱棣如果承认自己的母亲是蒙古人,则他就不是朱元璋嫡出而是旁系中的旁系。以朱元璋嫡系身份夺了自己侄子的帝位在一般人眼里还算是可以。但是以旁系夺权则很可能遭到其他握有兵权的嫡系的打击。

而对于蒙古和女真方面来说,朱棣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半个蒙古人的身份来搞好和他们的关系。朱棣负责镇守北疆,一旦起兵,他必须考虑是否会两面受敌的问题。所以要造反成功,他必须安定自己的后方。所以他很有可能自己添油加醋,把自己说成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对北方各少数民族来说,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朱棣当然不但有权成为汉人的皇帝,也有权成为蒙古和女真人的大汗。元朝的大汗多不由继承而来。所以朱棣起兵争夺皇位对兀良哈诸部和女真诸部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后来朱棣五次扫荡漠北,军中更有单独编制的蒙古骑兵(即达军)供其驱使。而其中的三千营还是皇帝的近卫军(京营)。这些蒙古骑兵甘于为他卖命,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应该是原因之一。

元朝在退回北方的时候,留守在各地的蒙古人并没有一起退出。蒙古史籍上对蒙古人一般称为“四十万蒙古”。这里指的不是只有四十万人,而是指在元朝统治全国时共有四十个万户。在元顺帝撤退时,只有六万户逃了出来,而剩下的三十四万户都留在了明朝统治地区。(否则一般人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四十万户的蒙古本部却斗不过只有四万户的卫拉特)

这些留在了明朝统治地区的蒙古人有些被杀,有些则被编入了明朝的户籍和军队。如何稳定这些降人,一直是明朝初期的一个重大课题。朱棣是黄金家族后裔的传说不但对他自己获得这些蒙古降人的效忠有利,甚至对他的后代获得这些蒙古降人的效忠也有利。终有明一代,蒙古军对朱皇帝们忠心耿耿。从下级军官到一品的五军都督府都督到皇帝的秘密警察兼贴身保镖锦衣卫指挥使都可以看到蒙古人的身影。

至于朱棣是不是真的有蒙古血统,是不是真的是黄金家族的后裔。我只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自己评判。中国各个大一统的朝代,除了开国皇帝之外而亲征的皇帝少而又少。而皇帝动不动为了鸡毛蒜皮的一点事就亲征,甚至没有必要亲征也要找借口跑出去亲征的只有元朝和明朝。而皇帝喜欢亲征的朝代如隋,唐,元,清要么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要么皇帝有少数民族血统。明朝有五位皇帝亲征。包括那位“总督军务镇国公”。只不过,不知为何,好动的明朝皇帝们到了嘉靖之后突然变了缩头乌龟,躲在北京的大院子里不出窝了。我看了看明朝历代君王的画像,发现头几位皇帝都是满脸虬髯,越到后来,皇帝的胡子越少,成了小白脸。所以,基因突变也是有的。或许这是一个原因?一笑。

永罗扫北的典故

应该是永乐扫北。流传在胶东一带的民间传说,指的是明朝时期的唐赛儿起义。“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扫”在民间说白了就是杀的意思,当时京城在南京(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扫北”就是指的京城以北的广大地域,即墨民间传说留村就是官兵杀到村口时,接到皇上圣旨不许再杀而幸免于难的村子。这场浩劫发生在明初,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维护其正统面目,正、野史都很少留下记载,所以后人很少知道这场起义的详细经过。

关于松鼠的传说

野三坡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打北,行至野三坡,看到这里的松鼠在捧食松果,仿佛在讨赏一般,燕王心情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我,何况是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

野三坡人民对于松鼠的感情便由此而来,一直流传至今,而松鼠也成为野三坡的吉祥物。

老伴在旁边说:“阿弥陀佛。松鼠们虽然痛恨你,也只想教训你一下,并不想置你于死地,所以才替你挡了一死。”

裴员外愣住了,想不到松鼠们竟然以德报怨,救了他一命。从此后,裴员外再也不吃松鼠肉了。不过,让他遗憾的是,无论他怎么向松鼠们示好,松鼠们都不敢接近他。一直到他死,他和松鼠之间的这个疙瘩,也没有解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80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下一篇:1665年康熙多少岁 历史上年龄最长的皇帝康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