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中国上古三大山 乾隆三百年历史青砖屋

导语:中国上古三大山 乾隆三百年历史青砖屋是一篇介绍中国上古三大山和乾隆三百年历史青砖屋的文章。

目录导航:

  1. 中国上古三大山
  2. 南宁最古老的建筑物是什么?有哪些历史背景
  3. 乔家大院的历史
  4. 芦家大院来历
  5. 呼和浩特鼓楼历史
  6. 荆山桥介绍
中国上古三大山

不周山、昆仑山、青丘山为上古三大山。

1.不周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这样写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

意思就是说在西北海的外边,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合不扰的山,就叫不周山。

2.昆仑山

《山海经,西山经》中写道,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山,神陆吾之,其神身躯如虎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

意思是说,在西南的四百里,有一座山叫昆仑山,这里其实是天神在下界的都邑。有一个叫陆吾的神撑管着这里,长的老虎的身体,有九条尾巴。

自古以来,昆仑山被称为,“众山之祖,《山海经》里更是把昆仑山称为,“众神聚集的地方,上有天梯,可达九天。不过要具备仁德才智的人才能攀爬。

3.青丘山

《山海经,南山经》中写道“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就是说,再往东三百里,就是“青丘山“山上有一种长的像狐狸的神兽,长着九条尾巴,这就是九尾狐。

青丘山,是上古神话中,聚集着“众多神兽的地方,其中最闻名的就是九尾孤。非常神秘,山中更是遍布其珍异宝。

三山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这三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后来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被称为东海蓬莱、方丈、瀛洲,这三个传说中的道教仙山。但龙脉、仙山虽好,毕竟只是出现在传说中,不可期待。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后代为了继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具体化了传说中的三山,拥有今天广为流传的三大旅游名山,即黄山、雁山

1、简介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是《山海经》中的第一神山,被称为中华“龙脉之祖”。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天神的花园也在附近,由神兽英招负责看守。除此以外,昆仑山还有不死树和不死果,以及众帝之台。

2、神奇

许多先秦古籍都记载了昆仑山:《禹本纪》说昆仑山高万仞,能遮住日月之光;《淮南子》说昆仑山的稻谷有四五丈粗,还生长着玉石一样的神树;《神异经》说昆仑山是圆柱形的山体,四面有九道石门。历史上许多帝王都在寻找昆仑山,可惜一无所获。

二、灵山

1、简介

《山海经》中的灵山是上古十巫的居所,这里还有一条天梯,连通着天庭与人间。《大荒西经》记载,上古十巫分别是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和巫罗。

2、神奇

灵山是上古十巫的居所,他们从灵山降临人间,传达天神的命令,并在这里采集草药,救治黎民百姓。在上古时期,“巫”并不单指巫师和巫医,也指那些沟通神灵、智慧超群、功勋卓著的部落首领。轩辕黄帝,蚩尤和伏羲等华夏先祖,都属于上古时期的“大巫”。

三、洞庭山

1、简介

《山海经》记载的洞庭山,就是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古时期也被称为湘山,巴人首领廪君葬于此。《山海经》的《中山经》记载,尧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居住在洞庭山,每次出入都伴随着狂风骤雨。

2、传说

这座神山附近还有许多神人、奇鸟和异兽,是巴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淮南子》记载,异兽巴蛇在洞庭山附近被后羿斩杀。这个神话故事的背后,可能是东夷族群和苗蛮族群的一场远古战争。

昆仑山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中国三山

天山

天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东部南、北木扎尔特河谷,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线。西汉时,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下嫁乌孙王,即通过此道。驰名中外的唐代佛僧玄奘,公元629年去印度取经也经过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记》中对托木尔峰分水岭一带的惊险环境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据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达峰,并在此会见当时西来传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唐太宗时还在博格达峰下设过“瑶池都护府”,管理天山地区。

清朝乾隆年间,新疆都统明亮曾登博格达峰和天池一带,勘察地形,开山引水,并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纪念此举。在天池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过去这里曾经建立过十几座古刹,清乾隆年间曾在此修建过福寿寺,因用青砖铁瓦建造,又称“铁瓦寺”。天池西面还有东岳庙遗址,池下有无极观。这些名胜古迹,又为天山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中国三山

长白山

长白山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长白山(狭义),是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和朝鲜两江道三池渊郡。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公里的一系列山脉,横亘于中国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东部及朝鲜两江道交界处,狭义上的长白山则单指其主峰长白山,长白山脉的最高峰为朝鲜界内的“将军峰”(原名白头峰),海拔2750米,为长白山脉最高峰;在中国一侧最高的则是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中国东北第一高峰。长白山天池,现已作为重要景观,成为长白山旅游的一大看点。

南宁最古老的建筑物是什么?有哪些历史背景

南宁民居的源流与归宿----蛮者李南蛮的思想家园

新会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南宁市保存较完整的、规模最大、最能体现出岭南建筑艺术特色古建筑,尽管现在的新会书院已修缮多次,但它的主体仍是完整的。位于南宁市中尧南路的黄氏家族民居,建于清朝康熙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建筑群共4排6番九进,大小共118间房,占地约3300平方米,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青砖青瓦和梁木历经300年风雨与战火的洗礼依然坚固结实,屋檐和墙壁上有龙凤花鸟雕刻和绘画,人文景观价值颇高。如果您留心,在南宁的许多村落,如友爱村,津头村等,都有不少清朝时期甚至更古老的民居,

乔家大院的历史

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晋中盆地。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占地10642平方米,共由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成,呈双喜型。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边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结构合理,工艺精细,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有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芦家大院来历

芦家大院主要创建者是卢周监之子卢师颜,字圣一,生于清乾隆四十年,殁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享年74岁。他是国学生,一生司农经商,颇有家资。卢师颜在世时便自请工匠雕刻木像,如今两百多年过去了,木像的面容皮色仍像活人一样。

人们都认为木像有灵气,每到逢年过节,卢氏家族各院的人,便用八抬大轿将木像迎进送出,一路鞭炮,一路锣鼓,好不热闹。

清乾隆年间,卢氏家族世祖卢周监携家眷从武昌到竹溪为官,闲暇之余考察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最终被云雾山麓一个叫做“仙人撒网”的地方所吸引。

据老人们讲,“仙人撒网”源出云雾山。云雾山,乃昔日竹溪古八景之一,山上有个寨叫保合寨,登上山寨向东北方向远眺,西从楚长城、东至中峰观,环山绕水,视野开阔,恰似仙人撒网。卢周监当即下定决心,就在仙人撒网的核心地带建造房舍,安家落户。

卢周监和儿子卢师颜、卢师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按照源于武昌府的图纸设计,开始兴建房舍。历时三年,一座三台阶八字门楼,三进五出,石板铺路,五口天井相连,青砖灰瓦,坐东朝西,庄严雄伟,气势恢弘的庄园建成了。

庄园正门是典型的八字门楼,门楼外面八字分开,像古代官府小衙门。门楼上层是木架瓦覆的“雨檐”,两檐飞翘。其下正中是一块方形门匾,上书“水绕山环”四个鎏金大字。门楼外,照壁彩绘双凤,照壁前各有一头石狮,形象逼真,喻为“金狮解带,双凤朝阳”。

走进门楼是40米长的青石条甬道,甬道两边是耳房,耳房之外有两个小天井,甬道尽头便是厅房。厅房的石门也十分壮观,据说是鲁班传人一夜建造,它的石门顶板、石门站方、石门坎、石板墩合起来达万余斤。

左右两边是厢房,东西厢房的外面各有一个天井,正前方就是高出厢房很多的正厅。正厅的精墙由六扇镂空雕花的山木门组成,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有手持笏板的朝臣、打虎的武松、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仕女奴婢等不一而足。

国字形大宅院占地约几千平方米,可举办500多人的庆典活动,四周还有高大而坚固的围墙。清末到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兵匪不断,但是因为有这座庄园,卢家和当地的人才得以保全。卢家大院当年的富庶与繁华,可想而知。

呼和浩特鼓楼历史

呼和浩特鼓楼,如果你还在,今年也接近300岁了。

可惜,现在只能作为地名和地标一直顺延在呼和浩特的市民的脑海里。

300年前的月亮,如今如旧地照着。300年后的绥远城,历尽时光的打磨,也沉淀下无数的梦与故事。

300年间,绥远城像一个庞大的计时器,见证着风雨晴晦、日升月落,也刻录着历史烟云,指涉着当下与往昔,它们缓缓地,流过每一个平静似水的日常,又汹涌着,酝酿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巨浪。

呼和浩特鼓楼,如果你还在:城墙会在,角楼会在,护城河会在,翘檐上的神兽会在,天上的明月也在……


听老人说, 呼和浩特鼓楼,将近有300年的历史了。300多年前,那时呼和浩特叫绥远,鼓楼位于将军衙署东侧,清乾隆二年(1737)筑城时建成,是绥远城最高的建筑。

不过,1959年被拆除,鼓楼现在只有一面紫墙做为标识,告诉人们曾经的故事。 “大漠孤烟直”、“风吹草低,现牛羊”,各种关于边塞游牧民族的词藻已是一种惆怅与记忆了。“狼烟四起”、“战马潇潇”的场景,就连本地人也只是翻阅书本才能了解一些当年支离破碎战事。

呼和浩特鼓楼,造型宏大,角楼设计突出, 翘檐 上 设有神兽,红墙黄瓦,体现了中国古朴的建筑风格。 鼓楼称钟鼓楼,呼和浩特的钟鼓楼三重五楹砖木建筑,由台基、楼阁组成,高32米。鼓楼的钟声洪亮悦耳,回声清脆,在人迹稀少的年月,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也敲响了岁月的战歌。所以说呼和浩特的鼓楼 更有一种抹不去的历史使命感 。 现在的呼和浩特以是繁花似景,人文、建筑紧追时代节奏,得天独厚的草原文化继续发挥着她的魅力,鼓楼文化的钟声继续奏响新时代的凯歌。

呼和浩特市的鼓楼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新城区也就将军衙暑的东面,鼓楼分三层,三层上面有大钟作为过去的时钟,每到一个梗次,就有邦夫敲响一次,,解放以后,把鼓楼当成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发展鼓楼早已拆除了,现在以变成了一坐宏伟的立交桥,但那里一直以鼓楼命名,现在立交桥还叫鼓楼立交桥。

这是一座拥有呼和浩特的半壁历史的鼓楼。

绥远城钟鼓楼位于将军衙署东,清乾隆二年(1737)筑城时建成,是绥远城最高的建筑。

钟鼓楼三重五楹砖木建筑,由台基、楼阁组成,高32米。

台基开设东南西北四券门,门边镶汉白玉石条,四门内形成十字形通东南西北四条街。台基北墙外筑青砖梯阶登台基顶,台基顶筑女儿墙,并筑楼阁一座。

平台东南角设一红漆油的大木架,木架吊一口生铁铸钟,称“左钟”;

平台西南架一大鼓,清制,直径五尺有余,称“右鼓”;

每日早鸣钟,初更五更钟声深沉音传城外;每日晚擂鼓,为城内兵丁作息号令;平台上筑楼二层,楼纵横各五楹,檐下挂一木匾,上书“帝城云里”巨匾一块,为绥远都统马福祥“定安手书”。

三楼外筑木栏杆绕楼一周,檐下四周每面挂榆木巨匾刻字:东曰“绥德静远”,南曰“帝城云里”,西曰“镇鼓惊钟”,北曰“玉宇澄清”。楼内设玉皇阁,是一木制宫殿式神龛,内坐紫檀木雕玉皇大帝偶像一尊,像高尺余。

荆山桥介绍

荆山桥,谐音金山桥,原位于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桥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3年)开工建造,四十二年(公元1704年)竣工,历时21年,费银26800两。桥身原长362.5丈,顶宽1.9丈,为159孔石拱板桥。其中石板桥南头95孔,北头45孔,中间有19个大孔。桥体有栏杆,中孔雕有12条蛟龙于拱顶,龙头朝向上游,桥中间刻一对石狮子。此桥结构坚固,全桥用花岗石料砌成,接缝处除加糯米汁浇灌外,另有元宝形铸铁扣接相连,桥面上铺有青砖。乾隆亲笔题写的“万世津梁”四个大字横匾,镌刻在桥顶一对石狮子之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879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韩国政体的历史 韩国不认知历史下一篇:五代十国时期的屈辱史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