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大明风华朱棣朱允炆最后一次见面 历史里朱棣见到了朱允文

导语:大明风华朱棣朱允炆最后一次见面,历史里朱棣见到了朱允文。这次相见是两位皇子的最后一次交锋,也是大明王朝的分水岭。

目录导航:

  1. 大明风华朱棣朱允炆最后一次见面
  2. 朱棣后代对朱允炆的评价
  3. 朱元璋见到朱棣会怎样
  4. 朱瞻基历史上有没见过建文帝
  5. 山河月明晋王为啥跟燕王私下相见
大明风华朱棣朱允炆最后一次见面

1、见面了。《大明风华》中朱棣找到了朱允炆,叔侄两人见面了。朱允炆去了哪里?一直流传了好几种说法,有的说他去了海外,也有的他死于那场大火中,更有说他出了家当了和尚。显然《大明风华》选择朱允炆出家的这种说话。

2、朱棣和朱允炆见面这个剧情,被很多观众们批判不符合历史。如果朱棣真的和朱允炆见面了,那朱允炆的下落就不会是一桩疑案。更准确的说朱棣一直以为朱允炆死于大火中,但是现场的各种证据来看,葬身火海的这个死因就连朱棣自己都有点疑惑。如果历史上朱允炆和朱棣见面了,那朱允炆的下落应该有记录才对。

3、如果朱允炆和朱棣见面了,以朱棣谋反上位事实,朱允炆能活下的机会不大。那如果朱允炆没有葬身火海,那么他去了哪里?朱棣为了找到朱允炆,让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出发点是让他帮忙找到侄子。水路一条,陆路一条,这两条线路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朱允炆。

4、《大明风华》给出了一个新线,就是靖难遗孤这条线,剧中他们确实是通过这条线找到了朱允炆。这个是故事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所以历史是历史,电视剧是电视剧,两者不要混淆。

朱棣后代对朱允炆的评价

空有帝王之心没有帝王的手段,虽然可以消藩但是不必赶尽杀绝,如果不是太听信他人的谗言,我是不会成功的,不懂得知人善用

评价不一
因为受到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
部分人认为朱允炆是明朝的一位英明君主,善于治理国家,改善百姓生活,做出诸多重大贡献;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朱允炆任内贪污腐化,荒淫无度,加剧了明朝财政危机,导致了对抗外敌的战争的失败。
需要指出的是,对朱允炆的评价还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利益和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朱棣后代对朱允炆评价不高,对朱允炆的评价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朱允炆不孝,二点是朱允炆昏庸无能。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56],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其统治期间被称为靖难之役,发生了经济衰退、内外交困以及文化倒退等多种问题,同时在靖难之役中失去了皇位,并被朱棣所继承。朱棣虽然是朱允炆的侄子,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皇帝,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改善了明朝的各种问题,被认为是一个有远见并且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优秀统治者。

朱棣后代对朱允炆的评价因人而异,一些人可能对他持批评态度,认为他缺乏领导能力,忽视百姓疾苦,导致了明朝的各种问题,而另一些人可能认为他是被朱棣夺位的受害者,是个有才华但是不幸的皇帝。总的来说,针对朱允炆的评价是有争议的,需要在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下进行客观评价。

1、评价不一。
2、因为朱允炆在位期间,不仅失去了明朝的北方大片领土,还大量运用刑罚,导致许多人的不满。
有些朱棣后代认为,朱允炆是个暴君,对明朝负面影响很大。
但也有一些朱棣后代认为,朱允炆虽然治理不善,但他也有改革的意图,比如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
3、针对第一个评价,朱允炆也有许多支持者和认可者,他们认为,朱允炆只是承担了明朝内忧外患的历史责任,难免会犯错。
对于第二个评价,朱允炆的科举制度推行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肯定,认为他为明朝做出了贡献。
因此,并不一致,存在争议。

朱棣后代对朱允炆评价不高,对朱允炆的评价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朱允炆不孝,二点是朱允炆昏庸无能。

因为朱允炆当年想杀了朱棣,导致朱棣被迫无奈起兵造反,最终在绝境下成功逆袭夺取帝位。因此朱棣和朱棣后代对朱允炆的评价注定不会太高。

朱元璋见到朱棣会怎样

朱元璋看到朱棣肯定会说,不肖子朱棣,谋权篡位,来人给我拉出去砍了。毕竟朱元璋心中,朱标是农民朱元璋的儿子,其他的是皇帝朱元璋的儿子。一个是家人一个是家臣。所以他是不会容忍朱棣篡位的,肯定会铲除的,不然他也不可能让朱允炆继位,可见朱元璋对儿子有多么喜欢

朱瞻基历史上有没见过建文帝

朱瞻基没有建过建文帝。1402年后建文帝就下落不明,而朱瞻基生于1399年,当时应该在北京城,建文帝在南京,二人没有见过。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2]—1435年1月31日),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书画家,年号“宣德”。

山河月明晋王为啥跟燕王私下相见

躲避眼线。

躲避眼线。在山河月明第33集中晋王和燕王为了躲避秦王的眼线选择在夜间私下会面谈论国家发展大事。

战后朱棣返回北平,却收到削去自己节制沿边兵马之权的一纸诏书。晋王和燕王罔顾祖训私下会面,朱元璋大发雷霆下诏训诫晋王,他正欲拟旨削燕王王位时突然传来晋王病逝的噩耗。六年连丧三子,深受打击的朱元璋烧掉诏书,只是削去朱棣过问藩国政事的权力,将燕山三卫收归北平都指挥使司,却留下了朱棣的王爵。公元1398年,71岁的朱元璋驾崩,随后朱允炆继位。朱棣星夜进京吊唁却在淮安被阻拦,徐辉祖奉旨传先帝遗诏国丧之时诸王不必进京,但是朱棣的三子却被以吊唁之名扣在京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8154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雍正继位之谜大揭秘 圆桌派讲历史雍正下一篇:世界公认十大极光胜地 冰岛历史天气预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