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朱棣的历史地位 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夺位

导语:明成祖朱棣夺位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朱棣的夺位过程及其对明朝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朱棣的历史地位
  2. 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夺位
  3. 朱棣算不算千古一帝
  4. 李世民,朱棣这两个哪个好
朱棣的历史地位

朱棣的主要政绩

修书:《永乐大典》

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迁都:永乐九年迁都北京,加强了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

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

军事上: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夺位

朱棣生于战乱年代,小时候曾居住在老家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就藩后又多次率部出征塞外,与部下同甘共苦,在政治、军事方面已经有相当复杂的历练,在朱元璋活着的几个儿子中是最富有政治经验的一个了,所以削藩之初,朱棣不断装病卖傻,以此迷惑朱允炆,这样的人和朱允炆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他的对手朱允炆继位时刚刚二十岁出头,从小长于深宫,史书记载他是“性至孝”,父亲朱标养病期间寸步不离,尽心服侍,父死后,悲痛欲绝,一度身形憔悴,朱元璋看到后劝慰道:“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仅以孝闻名,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仁君之道,身边全是明初有名的博学鸿儒,其中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1835年)探花,齐泰也是同年进士,是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方孝孺就更不用说了,是一代大儒,这样的一个看起来完全像是搞学术研究的团队,完全不具备对付朱棣这样的成熟政治家的能力。

在朱元璋死后,根本不具备政治素养的朱允炆,在动议削藩之初就先废了燕王东、西、南边的诸王,还有更南边的周王朱橚也一并废除,使朱元璋的层层设防失去缓冲,所以朱棣在骗取宁王朱权的军事力量后,北方地区除几个战略要地有中央军抵抗外,尽数落入朱棣的控制范围内。

之后朱棣身边的一个谋士道衍给朱棣出了一个主意,打着“靖难”的名义造反。所谓“靖难”就是“清君侧”,帮助皇帝铲除身边的奸恶。

成功不是一步之遥,从开始造反,朱棣就知道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朱棣仍是有自信的,因为他是整个大明朝最厉害的骑兵将领,并且自小就跟朱元璋打战,深得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兵法。如果说朱允炆从小就开始学习如果治理国家,那么朱棣自幼就知道怎么抢占国家。因此在造反开始的时候,朱棣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给自己打足了气。

最后这一年,朱棣自动忽视了平安、徐祖辉等人,甚至绕过山东,直接从宿州到扬州直奔南京。而南京城内有李景隆接应,等他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师的时候,大门自动打开。建文帝烧掉宫殿,从此失踪。“靖难”之战结束。朱棣登基——即:明成祖。

大明皇帝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伟大帝王。《明史》记载:貌奇伟,美髯髯。永乐大帝在位期间,修大典、下西洋、平漠北、疏浚大运河、收复安南。大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大明王朝海纳百川完成了几个朝代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其文治武功可比秦皇汉武。

可以说还是命运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皇帝。




纵观先秦文化之后,中国历史中南方政权一直处于弱势,北方依托丰富的牧场和平原地域,积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战马肥硕军粮充裕。大明政权虽是为数不多的南方征服北方后的大一统帝国,但再次遇到北方铁骑冲击时显得异常羸弱,最终华夏的政治中心转移向北方就不可避免了。

从朱明王朝的家事上来看,太子朱标的突然死亡为建文帝最终失去皇权埋下了巨大伏笔。而巧合的是太子朱标正是刚刚从长安考察迁都之事归来就去世的,说明朱家创业者已经发现南方政权的不稳定性。个人觉得,最终朱棣饮马长江并入主南京是历史的大概率事件。以后来人的视角去评价明成祖朱棣还是较为积极的,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和军事稳定,从国家建制来看也相对开明,名相辈出,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皇权的过渡集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存在。数百年后对中国的影响依然深远,当资本主义革命势力走向历史前台时满清政权土崩瓦解。

对朱棣夺位不知是大明幸还是不幸。

积极意义上说,朱棣继承皇位,造就大明万国来朝的局面。

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北击蒙古,打击残元势力。

南讨安南,开疆拓土。

七下西洋,扬大明国威。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说点个人看法。

首先朱棣比朱允文有政治眼光的地方。

朱棣也继承了朱允炆的政策。削蕃。但朱棣的效果明显比朱允炆要好的多。彻底把王爷当猪养。

朱棣不断的军事行动,使大明朝在英宗之前,名将倍出,武官是不小的政治力量,避免文官一家独大,保证了对周边各国的绝对压制。

但缺点他的后代都以他为榜样,时不时就起来反一下中央政府。次子朱高煦反长子朱高炽、宁王反武宗,都是他开的好头。



朱棣算不算千古一帝

朱棣配得上千古一帝。

中国近代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对朱棣有这样的评价:明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使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

之世也。这是对明成祖赞扬的一方面。

对于明成祖的问题他也可以客观的评价:明成祖朱棣

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明成祖朱棣是“千古一帝”。

朱棣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

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因此明成祖朱棣堪称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朱棣这两个哪个好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皇帝。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了唐朝的繁荣和稳定。他重视人才选拔,注重法治,开放对外贸易,对内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建立了科举制度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被称为永乐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明朝重新恢复了繁荣和强盛。他重视文化事业,大力推动海外航海和外交,使得明朝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地位。他还下令修建了故宫,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

从历史影响和贡献来看,李世民和朱棣都有很高的地位。选择谁更好取决于个人对不同时期历史的价值观和偏好。

关于这个问题,李世民和朱棣是两位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下面是对他们的评价:

1. 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后世尊称为“唐太宗”。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得唐朝达到了极盛的繁荣时期。他重视法治,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开放对外交往,使得唐朝的统治更加稳定、繁荣。他还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被誉为“开元盛世”。因此,李世民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

2. 朱棣(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被称为“永乐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得明朝达到了繁盛的时期。他重视军事力量,进行了多次北伐战争,扩大了明朝的疆域。他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例如北京的紫禁城。他还重视海外航海和对外贸易,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因此,朱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

综上所述,李世民和朱棣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评价哪个更好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和个人标准,因此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61061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世界上十个没有独立的国家 十个在非洲的阿拉伯国家下一篇:欧洲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指什么?各列举一位人物 罗马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富的历史遗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