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朱棣在历史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可以和朱元璋相提并论 章久光的女儿嫁给朱棣了吗

导语:朱棣在历史中的地位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可以和朱元璋相提并论,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章久光的女儿嫁给朱棣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也为两人的关系增添了一层纷争。

目录导航:

  1. 朱棣在历史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可以和朱元璋相提并论
  2. 章久光的女儿嫁给朱棣了吗
  3. 历史上朱棣三儿子结局
朱棣在历史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可以和朱元璋相提并论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伟略的明君之一。


明成祖虽然以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是皇帝做得很是勤免,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君主。

明成祖当上皇帝上,对内在政治上改革了国家机构,设置内阁首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编修了中国的首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西地区的控制,疏浚可大运河。对外,开放海运商务,增加了海上贸易,派郑和七下西洋,繁荣了外交贸易,与苏禄国、日本,印尼等国增加了友好往来。为了打击元朝残余势力,五次亲征蒙古,在东北,西北,贵州设立行政机构,维护了国家版图完整。在他统治时期,明朝经济,政治国力达到空前的繁荣丶稳定丶富强。文治武功不输于任何一个朝代,被史称"永乐盛世"。

明成祖虽然在历史上获得很高的品价,但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为一个是开国之君,打江山的,一个是守国之君,守江山的,必竟不属于一个层次,没有可比性

诚谢邀请。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继朱元璋后最出色的皇帝,在位期间政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巩固北部边防,迁都北京。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3、亲征蒙古,蒙古大败,稳定的北方边防。4倡导修纂了《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

由于朱棣的努力,明朝百姓富足,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快速发展,被后世称为“永乐盛世”。所以朱棣是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比肩的皇帝。

明太宗文皇帝一生功过非三言两语可以言尽。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自古以来伟大帝王大多是誉满天下,又谤满天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明太宗朱棣显然也是如此。一方面,悖反朝廷,犯上篡逆。皇位得来并不正。站在儒家思想来说,其行为败乱纲常,实为大逆不道。另一方面,站在历史角度来说,朱棣可谓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伟大帝王。简单说几点明太宗朱棣的功绩。

第一,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期间,曾五次北征蒙古,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稳固了北方疆域。其本人也在第五次北征途中驾崩。

第二,迁都北京虽然有其政治考虑。但当时对大明帝国威胁最大的仍然来自北部。迁都北京有天子守国门的效果。缓解了北方边患。营造紫禁城则稳固了北京约600年的历史地位。

第三,南收安南,北设奴儿干都司。强化了东北少数民族的管理。

第四,聚天下文才,编纂永乐大典。大典包括万象,涵盖古今。堪称百科全书。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命郑和六下西洋。誉为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明朝和东南亚之间的海上贸易和政治联系。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对外宣示了大明帝国的强盛。

至于和太祖皇帝朱元璋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仍不可比。朱元璋一生传奇,纵使一天一夜也难以涵盖。我即以寥寥数语简介太祖伟业。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本淮右布衣,生逢乱世。幼年饱受磨难。颇知民间疾苦。及至起兵淮右,扫灭群雄。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再造乾坤。实乃汉人复国第一功臣。即称千古一帝亦不为过。至于太祖之过,亦是瑕不掩瑜。上述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是白壁微瑕。



章久光的女儿嫁给朱棣了吗

没有,朱棣的妻子是徐达的女儿徐氏,徐氏成为燕王妃后,确实是贤内助,管理好燕王府,甚至后来靖难之役爆发以后,徐氏发挥了自己将门虎女的本色,总能够给朱棣出不少正确的主意,往往都能被朱棣采纳。

朱棣出去打仗的时候,北平城的防守工作,全都交给了徐氏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正是靠徐氏的努力,才守住了北平城,等到了朱棣的回援,最后助朱棣夺得皇位。

没有。朱棣娶了徐达的长女。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3月5日—1407年8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徐氏自幼入宫,选在燕王朱棣之侧

历史上朱棣三儿子结局

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其实还有一个老四早夭了。

老大朱高炽是朱棣的太子,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登基,仅仅在位不到一年便去世了。

老二朱高煦的结局有点搞笑,他造反失败被他的大侄子朱瞻基给俘虏了。朱瞻基去看望他到要走的时候朱高煦伸脚绊倒了朱瞻基,大侄子大怒下令把他烤死。

老三朱高燧还算善终了,朱瞻基也没太为难他三叔。

朱高燧(suì)(1383年1月9日——1431年10月5日),祖籍凤阳。明太祖孙,明成祖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

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明成祖在位时,曾与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失败后又因伪造遗诏被抓获,两次均因太子为他求情而赦免。1426年因汉王朱高煦谋反受到牵连,但被明宣宗宽待。

宣德六年八月(1431年10月)过世,终年五十,葬于安阳县寿安山,谥号“简王”。

朱棣三子:赵王朱高燧

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朱高燧跟二哥朱高煦一样,都想着夺取他的储君之位。司礼监太监黄俨不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是朱高燧的死党,但与太子的关系却很差。

明宣宗即位之初,皇叔朱高煦在乐安举兵造反,朱高燧虽然跟二哥有所密谋,但最终却没有参加叛乱,并最后上交兵权,宣宗宽容大度,本应被处死的朱高燧幸运地保住性命和位子。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他与徐皇后共育有三子,他们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朱高炽后来继承皇位,就是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驾崩。朱高煦在宣德年间起兵造反,被废为庶人,后与其子相继被杀。朱高燧受封赵王,宣德六年薨逝,得以善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61123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建文帝是被烧死了还是逃往民间了 朱棣为什么没有陵寝下一篇:古代婚姻中,对未来媳妇的要求是否十分严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