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历史上康熙究竟传位给谁了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导语:康熙传位给了自己的四子雍正,这是因为康熙深知雍正的才干和治理能力,相信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并且雍正也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康熙究竟传位给谁了
  2.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3. 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谁
  4. 康熙怎么传位
历史上康熙究竟传位给谁了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关于康熙传位诏书的真实性,历来都有不少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看客都提出质疑,而其中最有名的说法是雍正是通过修改了康熙的诏书才拿到皇位的。但是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在古代,尤其是事关传位诏书这样严肃国家大事,篡改诏书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四阿哥雍正。

雍正皇帝名胤禛,爱新觉罗氏。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于紫禁城。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并未因其性格弱点而远离朝政,反而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严冬,父皇爱新觉罗·玄烨驾崩,爱新觉罗·胤禛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传位给四子胤禛,就是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雍正

据台湾史语所所藏遗诏显示,康熙留下的遗诏是传位给雍正,上面这样写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可知,康熙的本意是要将皇位传给雍正的,因为雍正各个方面都很像康熙,而数百年的关于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康熙传位雍正,根本还是看中了后者的办事能力。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水灾,当时还是贝勒爷的胤禛奉旨筹集灾款、救济灾民,后出色完成任务,此举不能不说为雍正后来即位增添重要砝码。加之康熙晚年,诸皇子为皇位你争我斗,唯有雍正(当时是雍亲王)韬光养晦,不动声色,更增添了康熙对其的信任。尽管康熙知道他这个儿子喜怒无常、刻薄寡恩,但比起其他诸子,胤禛心有国家,办事历练,是较为合适的接班人。当然,对弘历的喜爱更坚定了他传位雍正的想法,但这仅仅是康熙传位雍正的一个小小“给力”,绝非像人们所说那样,康熙为了这个宝贝孙子才将皇位传给了雍正。当然,后来雍正也选中了弘历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从而成就了“康乾盛世”。

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谁

胤禛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1698年封贝勒;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去世,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关于康熙传位诏书的真实性,历来都有不少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看客都提出质疑,而其中最有名的说法是雍正是通过修改了康熙的诏书才拿到皇位的。但是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在古代,尤其是事关传位诏书这样严肃国家大事,篡改诏书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因此,康熙将皇位留给胤禛的可能性很大

康熙传位给谁了四皇子雍正。

雍正继位后,非常的勤劳,事必躬亲,坚持每天亲自批阅每一份奏折,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在数万年件奏折上写下的批语多达一千多万字,在他执政的十三年里,雍正只在自己的生日的那一天才会休息。正是有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的勤政做基础,才有清朝后来的“康乾盛世”。

康熙怎么传位

康熙皇帝驾崩,皇位传给了四皇子允祯,年号雍正。但许多人认为雍正不是继位而是篡位。说法有三:一、胤禛(雍正)利用献药的机会毒死父亲;二、康熙原定十四皇子继位,但隆科多假传谕旨,传位给胤禛;三、多尔衮偏袒胤禛,将谕旨“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

按正史观点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胤禛。 内容介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

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旧账。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野史来讲不是传位,是被夺位的。

正史说的话主要是由于亲情的作用: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多位的斗争十分严重,甚至有骨肉相残的兆头。但是胤祯一直表现的十分友爱,孝顺;其他皇子犯错时总是替其求情,康熙有病时也十分关心(也许并非出自真心,但他的表现确实是这样的),这对与年老多病,且在其他皇子身上感觉不到亲情的康熙影响很大。

第一点,当时这个“于”字写繁体字,我们今天写简体字,以前的于是繁体的于,繁体字的于应是"於",那这个“十”字改成“于”字就不大容易了,这是一。第二,清朝当时的行文的习惯,它称做皇十四子,皇四子,前头有个皇字,如果改的话,那就变成“传位于皇于四子”,就不通了,还有第三,当时传位的诏书是满汉两种,满文和汉文两种,汉文你说把“十”字改成“于”字也还有一点意思,那你把满文改了就没法改了。根据这三点理由呢,就说康熙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不成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6115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日本关东军时怎么覆灭的啊 日本历史广岛纪实下一篇:阿曼帝国最大疆域面积 中东国家的历史渊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