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明英宗被俘时 明英宗被俘时 有皇太后 有皇太子 为何于谦要立朱祁钰为帝

导语: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孙太后同意于谦等人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以避免明朝灭亡。其原因包括让朱祁镇贬值、弱母幼子难当大任、忠孝难两全等。

明英宗被俘时,有皇太后和皇太子。于谦为什么要立朱祁钰皇帝?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公元1435年春,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当时,有传言说明宣宗钦定继承人为襄王,太后张氏大怒,召集群臣,指着年仅9岁的朱祁镇道:「 ”这便是新君!”,朱祁镇这才顺利登基,史称明英宗。 朱祁镇登基后,尊张氏为太皇太后,母亲孙氏为皇太后,因为年纪太小,朝堂被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把持,在这四人的努力下,大明王朝欣欣向荣。 然而,这四人年纪毕竟大了,到1446年,接连病逝,而此时的朱祁镇,也已经20岁,完全有了亲政能力,皇权重归朱祁镇之手。 早在太皇太后张氏活着之时,便对太监王振很是不喜,经常敲打王振,但朱祁镇却对王振喜爱异常,张氏和三杨一死,再无人可以管束朱祁镇,朱祁镇开始重用王振,尊王振为「 ”先生”,公卿大臣更是称之为「 ”翁父”,权倾朝野! 公元1449年,在王振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因为王振胡乱指挥,土木堡惨败,50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皆尽战死,消息传回北京,朝堂震惊。 而瓦剌,奇货居奇,以朱祁镇为人质,一路招摇撞骗,直逼北京城,便在这危难时刻,以于谦为首的明朝大臣,得到孙太后同意后,迅速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率北京军民抵御瓦剌入侵,明朝这才消除灭国之危。 那么问题来了,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时,明明已立朱见深为太子,让孙太后监国,朱见深称帝不是更顺理成章吗?为何于谦等人,非要拥立朱祁钰为帝呢?原因有三,最后一点很无奈! 原因一:要让朱祁镇「 ”贬值” 土木堡之变,虽然明朝损失惨重,但受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何瓦刺能够轻易攻到北京城下?原因很简单,就是有明英宗这张王牌。 挟持明英宗,所到之处,明朝将领无不束手束脚,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如果瓦刺到了北京城下,还是这么嚣张,那土木堡之变,决定会演变成明朝版「 ”靖康之耻”,这是于谦等人不愿看到的。 如何避免这种局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朱祁镇变得一文不值,朱见深是朱祁镇的亲儿子,孙太后是朱祁镇亲妈,要让这两个人掌权,如何会不管朱祁镇安危? 所以必须立一个有资格做皇帝,又盼着朱祁镇赶紧死的人,而郕王朱祁钰,便是最好的人选,只要当上皇帝,肯定希望朱祁镇死在瓦刺手中,只有这样,才能向瓦刺表明,誓死保卫北京的决心。 原因二:弱母幼子难当大任 明宣宗死后,一直都是太皇太后张氏主持朝政,孙太后根本没有执政经验,敌军都攻到首都了,让这样一个老太太主持朝政,如何能够服众?而明英宗皇后钱氏,更是懦弱性子,明英宗被俘后,只顾求神拜佛,甚至把眼睛哭瞎,把腿跪瘸,更加指望不上。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朱见深年仅2岁,更指望不上,无奈之下,只能让郕王朱祁钰当担大任。 原因三:忠孝难两全 于谦之所以不拥立朱见深为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朱见深的一种保护,想想,假如当时于谦真的立朱见深当了皇帝,父母被俘,朱见深见死不救,那在历史上会是个怎样的评价? 古人讲究忠孝,但很多时候,孝是排在忠前面的,一个不孝之人,如何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后来,朱祁钰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结果朱见深不幸夭折,便有人上奏说:「 ”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足见,大部分朝臣,还是想让朱见深作为皇帝继承人的。 为何土木堡之后,于谦没有拥立朱见深为帝,您还有那些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184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若魏忠贤魏公公在 若魏忠贤魏公公在 他真的能带领大明朝 击败强大的后金吗下一篇:「 ”蜻蜓眼”是什么 这种战国就有的玻璃珠你了解多少 「 ”蜻蜓眼”是什么 这种战国就有的玻璃珠你了解多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