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环首刀是如何取代汉剑的 刘备的老祖宗是第一个汉代环首刀使用者 环首刀是如何取代汉剑的 刘备的老祖宗是第一个汉代环首刀使用者

导语:本文介绍了环首刀的起源、特点与发展,以及它在汉代的使用情况,对汉代舆服制度也产生了影响。关键词包括环首刀、汉代、舆服制度。

环首刀是如何取代韩健的?刘备的祖先是汉朝第一个环首刀使用者?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秦代及其以前,刀主要都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到了汉代,随着铁制兵器的兴起,环首刀的尺寸变的长大,刀才逐渐成为军队的制式兵器。环首刀可能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环首青铜短刀,刀身包括刀刃、刀茎、刀环三部分,三者为一体打造而成。环首刀的刀刃狭长平直,刀背厚实,刀锋较钝。部分刀的刀刃微有内凹与早期的青铜短刀类似。刀茎的宽度与刀刃基本相当,多数环首刀没有装刀镡,但也有例外者,刀环位于刀茎末端,一般为扁圆形。 >▲徐州博物馆收藏的环首刀 >环首刀常见的装柄方法是用两根木条夹住刀茎,然后缠绕丝绳,如果为了节约成本,也可以不使用木条,直接缠绕丝绳。西汉早期的墓葬中,如临淄窝托村齐王墓、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墓、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墓等墓葬,均未发现环首刀出土。目前最早的环首刀发现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刘胜墓开启时,墓主刘胜身着金缕玉衣,左侧腰部顺置环首铁刀一把,该刀刀尖残断,总体残长62.7cm。 >▲满城汉墓 >刘胜墓出土铁刀的刀茎被两片木条夹住,木片外缠有麻绳,麻绳外髹褐漆,漆层外缠丝绳。刀柄末端为环形刀首,直径6.4cm,环首上包缠有长条形金片。该刀出土时,刀刃外部套有残尾的刀鞘。刀鞘为两片木条挖槽合拢而成,鞘外缠麻,麻外缠丝绸,丝绸外髹朱漆。距鞘口11.5cm的位置有凸起的底座,底座上有金质带扣,用于安装佩带。 >▲刘胜墓内景 >刘胜墓出土了不少武器,其中有九件铁剑,三件铜剑,从刀剑比例来看,当时环首刀还不是主流武器。晁错也说过,汉军步兵有四种标配装备,分别是长矛、长戟、弓弩、剑盾。可见在西汉早期,剑盾才是步兵的主要装备。从西汉早期到末期,环首刀的装备量一直在增大,相对而言,剑的装备量在逐渐减少。但直到西汉末年,剑盾的装备量还很大。连云港东海出土的竹简中记录有西汉末期东海郡武库的武备情况,按照竹简的记载,武库中储存了99901件长剑和99901件盾牌。 >▲嘉兴博物馆收藏的青铜环首刀 >从出土文物来看,直到东汉末期,环首刀才基本代替长剑。长沙地区的东汉墓葬中出土过较多数量的环首刀,长度都在100cm以上。其中长沙金盆岭汉墓曾出土一把环首刀,长128.5cm,为这批环首刀中最长者。环首刀一般为铁制,铜制的很少,到了东汉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利用百炼钢技术制成的环首刀。 >▲为国家博物馆所藏东汉钢刀,刀脊上有错金隶书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 >1974年,山东苍山东汉墓出土一把环首刀,通长111.5cm,刀身铭刻“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冻大刀宜羊宜子孙”错金字样。在当时,“冻”字与“练”字可以互换,因此铭文中的卅冻就是三十练,这说明该刀在打造时,曾经反复折叠锻打三十次。经现代仪器测量,该刀刀身中的硅酸盐夹杂物大约有30层,可见确实经过相应次数的锻打。 >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使用环首刀作战时都会携带盾牌,骑兵使用环首刀时,还会携带一条绳索,一端缠绕在手腕上,另一端系住刀环,目的在于避免环首刀在骑战时从手中脱落。 >▲国家博物馆收藏汉桓帝佩刀 环首刀的出现对汉代的舆服制度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环首刀出现前,官员和贵族习惯随身佩带长剑;环首刀出现后,虽然朝廷仍然要求官员必须佩剑上朝,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开始改佩剑为佩刀。如李广战败后便是用刀自刎的,苏武被匈奴扣押时,也有过以刀自刺的经历,可见在西汉中前期,文武官员已经普遍佩刀了。到了东汉时期,佩刀已经成为制式礼仪用具,《后汉书·舆服志》中对王侯公卿和各级官僚的佩刀形制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835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马谡是个怎样的人 他到底该不该杀 马谡是个怎样的人 他到底该不该杀下一篇:多尔衮都已经去世了 多尔衮都已经去世了 顺治为何还要毁墓 他这样做有何深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