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封神中的天庭第一大神 封神中的天庭第一大神 难怪是柏鉴 您看他为人皇轩辕做了什么

导语:文章讲述了封神演义中的天庭第一大神柏鉴,其为轩辕帝效力并获得尊位的故事。柏鉴虽在其他神话作品中名不见经传,但在封神中却担任着三界首领的职位,统领着天庭365位正神。他之所以获得这一尊位,源于他的忠诚和品德。

怪不得是白剑。他为轩辕帝做了什么?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封神中的天庭第一大神,难怪是柏鉴,您看他为人皇轩辕做了什么? 封神大战中,阐截两教各事其主,分别保着周朝和商朝。 大战结束时,阐教以黄飞虎父子、杨任、土行孙等弟子为代表,榜上有名,加上后来肉身成圣的李靖父子、杨戬、韦护、雷震子等7人,壮大了阐教在天庭的实力。 截教则以闻仲、赵公明、火灵圣母、金灵圣母、吕岳等弟子,成为截教在天庭实力的代表。 传统文化《周易》中讲阴阳平衡和合,是为和谐大道。 世间大道大抵如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却有自然阴阳循环更替, 由此来看,由鸿钧老祖、女娲娘娘、昊天上帝等上神,共同签订的封神榜,似乎也暗含此道,颇为合理。 但用心的读者,却会注意到:《封神演义》中,统领三界天庭八部的365位神仙中,除了三界的共主——玉皇大帝外,中间还隔了一位叫做柏鉴的大神。 封神台上,柏鉴的名字位于封神榜首,受封的神职职务为”清福神「 ”。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柏鉴属于名不见经传的神仙,在其他的神话作品里,鲜有出现。 初看柏鉴的神职也似乎一般,没有什么实权。但姜子牙在封神时,在其神职前加了一行”三界首领八部365位清福正神「 ”之职。 看到没,柏鉴的神职是”三界首领「 ”,统领着天庭365位正神,这就厉害了。 打个比方,如果将天庭比做个朝庭,那么玉皇大帝就是三界的九五之尊皇帝,而柏鉴的职位,则犹如宰辅般的地位。 封神中,柏鉴有这样的实权,称他为天庭第一大神,一点也不过分吧。 那么,这样的尊位,是归了阐教的弟子,还是归了截教的弟子呢? 通读《封神演义》原着,”源易缘「 ”留心到:还都不是!实至名归的柏鉴,其实两派都不是。 昆仑山学道40年后,元始天尊交给弟子姜子牙两件法宝:打神鞭和封神榜,让其下山辅佐明君,分封诸神。 下山之际,天尊淳淳教导了他一番,就他的人生境界,不仅送给他一首偈子诗,还特意交待他要留心一个人。 很有禅意的偈子诗这样写的: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比照下姜子牙的人生经历和下山后的遭遇,天尊真不愧为天尊,姜太公后来的境遇,与这首偈诗中写的一模一样。 元始天尊让子牙下山注意留心的北海一人,正是柏鉴。那么柏鉴,为何会获此尊位呢? 柏鉴的游魂,在北海上飘来飘去很久了。当年他追随轩辕黄帝大战蚩尤,立下战功,被打中,命丧北海,却忠魂不散不灭。 他的游魂飘零千年,终于等到了姜子牙。然后柏鉴恳切地自我介绍后,道出了自己的心愿:万望法师救我出离苦海,过此一劫,此恩此情重如泰山。 初次相见,姜太公对柏鉴没有印象,更别谈熟悉,但有师父元始天尊的交待,那就试用试用吧。 柏鉴是个有能力、心态好,肯于从现在做起,从实际做起的人。他抓住姜子牙给他的机会,执着百灵幡,始终坚守封神台。 柏鉴的法术神通到底有多厉害,封神中并没有见过他直接出手。但从他能成为轩辕黄帝的麾下总兵,本事一定不小。 上古神话中,轩辕黄帝”三皇「 ”之一,被人尊称为”人皇「 ”。历史上,轩辕黄帝也是华夏民族的共主,位列五帝之首、又被尊为”人文始祖「 ”。 封神大战后,身为”三皇「 ”中的一员,圣人伏羲和炎帝神农,曾几次出手相救西周军民,以及阐教的仙人。黄帝却多处于沉默之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沉默不代表没有想法。或许,人皇黄帝在封神榜开启之际,这位圣人级别的大神,也会找到鸿钧老祖或女娲娘娘等尊神,推荐了柏鉴这位昔日名将。 据说,当年黄帝与蚩尤作战时,柏鉴不但勇猛靠前,还拼死护住,保护黄帝。仅凭这一点忠心,黄帝就忘不了他。 有时,能力和才干很重要。但更多时候,领导看重的,并不只是能力,还有品德。当然,更多看重的是,是否有颗忠心,对领导是不是忠诚。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老故事》、《周易》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886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妹喜 历史上第一个女间谍妹喜 最后结局如何下一篇: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闭关锁国 老百姓有多愚昧无知 看到这两点我强忍住没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