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李刚简介 宋朝大臣李刚简介

导语:李纲,宋朝大臣,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在靖康元年击退金兵,但不久被投降派排斥。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病逝,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宋朝大臣李刚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

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

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绍兴十年病逝,追赠少师。

淳熙十六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扩展资料:

北宋后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国,攻灭契丹族建立的辽国,随即举兵南侵,腐朽的宋朝统治者节节败退,人民惨遭蹂躏。

北宋朝廷中主降派虽多,但广大汉族人民却纷纷举起抗金大旗,展开了英勇壮烈的反侵略斗争。

面临着国破家亡的险恶局面,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官员激于民族义愤与爱国之情,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金斗争行列中。

李纲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钦宗继位时,宋朝的形势危在旦夕,一方面是金兵已攻取汤阴、濬州,前锋直抵宋朝都城东京。

另一方面是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要求“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为了缓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靖康元年正月,钦宗下诏亲征,命兵部侍郎李纲兼任行营参谋官。

李纲早就怀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决心,当他获悉钦宗与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准备弃城逃跑的消息时,上殿劝说钦宗应该固守。

当钦宗问他谁可以带兵时,他回答说:白时中、李邦彦。

但是,钦宗与白时中、李邦彦等仍然准备弃城出逃。

正当他们率领禁卫六军即将离城时,李纲赶来了,他声色俱厉地对禁卫军士说:“你们愿意以死守城吗”。

军士们为李纲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异口同声地回答:“愿以死守!”于是,李纲入见钦宗,劝说道: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都城,愿以死守。

万一中途散归,谁能保护陛下?再说敌兵已逼近,他们知道你们乘舆未远,如以快马急追,又将如何抵御呢?李纲的一番话说得钦宗无言以对,不得不暂时留下。

这时,李纲就传旨:“上意已定,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卫六军闻讯欢欣鼓舞。

李纲受命后,积极进行京师的防卫迎敌工作。

每面城墙上布置守兵一万二千人,另外又设前后左右军四万人,中军八千人,分置将官统领;并备有火炮、弩、砖石、擂木、火油等各种防守器械。

三天之内,战守设施基本准备完毕。

这时,金将完颜宗望已兵临城下,李纲便亲自登城指挥作战,斩金兵小头目十余人,杀金兵数千人。

宗望见京城有备,便引兵退去。

李纲和坚持抗金的军民保卫了京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410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封神演义》姜王后为何被挖双眼?最后烧身祭天下一篇:“灾异”在魏晋南北朝对政局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灾异”可以巩固统治?

文章评论